('
唉!这家伙不死,终是大患。
如果他找来九指魔僧,黄泥河村亦将朝不保夕,所以态度极为凶悍顽强,不允交换人质
乃是意料中的事。”
司马英有他自己的事,才懒得管什么九指魔僧,岔开话慰问:“那座天龙禅寺是何人所
建造的?怎会建在蛮人的山谷里受冷落?”
“天龙禅寺是去年一个从中原来的老和尚所建。去年,那座山谷乃是汉人和倮罗聚居之
地,双方水火不相容,血案丛生。老和尚来了之后,凭三寸不烂之舌替双方排解,化干戈为
玉帛,和平相处了半年。
天龙禅寺落成之后,老和尚找来了两名中年僧人在庙中主持,他自己外出云游,一去不
回。
直至半年前火头朵甘来了之后,不仅汉人移民遭劫,天龙禅寺也变成了鬼域。”
“老和尚的佛名是……”
“天龙上人。”
司马英心中狂喜,急问道:“天龙上人老菩萨目下何在?”
“不知道,也许禅寺的两个中年僧人知道。两僧一叫释智远,一叫释智深。可惜,他俩
已被火头朵甘所囚,囚在何处无人得知。”。
跋涉万水千山,好不容易得到天龙上人的消息,岂可轻易错过?司马英倏然停步,说:
“昆阳兄请先走,在下告辞”。
吴昆阳一惊,扭头问:“老弟意欲何往?何不先到敝村稍住……”
“谢谢吴兄,但在下必须去找火头朵甘。”
“天啊!你去找火头朵甘?”
“是的,在下必须找他要天龙禅寺的两名僧人。”
“老弟与他们……”
“在下万里迢迢进入云南,就是要找天龙上人。”
“可是……哪……那火头朵甘目下蛮人上千,复有平秀嘉……”
“在下自信尚可应付。”
吴昆阳摇头苦笑,诚恳地说:“老弟千万不可冒险,还是先到敞村从长计议为上。敝村
不会就此罢手,有一两百名移民落在他们手中,岂能坐视不理?必将和火头朵甘公然一
决……”
“贵村能在山林峻岭中与蛮人争短长?”
“事在必行,准备派人赴越州、马隆二卫,请派大兵进剿,将火头朵甘逐出这一带山
区。”
“在下等不及,卫所是否能派兵相助?恐怕靠不住。”
吴昆阳叹口气说:“至少可以壮壮声威,蛮人还不敢和官军顽抗。想当年阿资倡乱时,
就曾经说过:‘国家有万军之勇,而我地有万山之险,岂能尽灭我辈?’有官军出动,可以
令火头朵甘有所畏惧……”
“不可能的。”司马英抢着说,又道:“火头朵甘反迹未露,卫所不会轻举妄动,必须
申报朝廷方能出兵,需时太久,在下已迫不及待。后会有期。”
“老弟请忍耐三天,敞村的人便可大举……”
“不必了,在下设法找到火头朵甘,不仅要救两位僧人,也希望能为失陷贼手的移民一
尽绵薄,再见了。”
声落,人已远出五丈外,三两闪便隐入林中不见。
司马英头脑清醒,不是糊涂蛋,自不会公然与上千蛮人拼老命。
他在一座古林中隐伏,猎了一头小羊做成烤肉脯,饱餐后便在山谷四周仔细观察动静,
准备晚间入谷,擒贼擒王,他必须擒下火头朵甘。
吴昆阳说火头朵甘练有邪门魔功刀枪不入,但飞刀却证明了邪门魔功经不起三昧真火的
考验,何所惧哉?
他在黄昏时分,已绕至山谷的北面,远眺谷中三两百座草屋,忖量着该如何闯人擒人。
夜来了,天宇黑沉沉,山风呼啸着,远处雷声隐隐,电光闪烁着,看样子,又将有暴
雨。
“天助我也。”他想。
将近二更,他开始向谷下接近。
他找了一根趁手的树棍,长有六尺,粗径有三寸,十分坚实沉重,用来对付藤盾,最妙
不过了。
到了谷底,大雨倾盆而下,在雷电的闪光中,他无畏无惧地闯向虎穴龙潭。
谷中住的全是壮年蛮人,老少已在昼间各回蛮村去了。
三百余座草屋,住了近千名蛮人,零星散布在谷中,中间有十余座稍大的草屋。
但由于暴雨光临,已无法分辨大草屋座落何处,入幕之时能看到的篝火,已经全部熄掉
了,黑沉沉难分东南西北。
加以草屋建在林木丛中,白天在山上往下看,尽现眼下,但下到谷底,便不易分辨方向
啦!
他从北面进入,藉雷电的闪光逐段迫近,暴雨倾盆,反而便利多多了,也不怕行踪会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