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这边各种喜气洋洋。 顾家那边,就没这么淡定和谐了。 由于两家离得并不太远,张先生不过一个时辰就收到了苏成的信。 苏成去了李家这段时间,两人隔三差五的均有通认,起初苏成还只是单方面的问知识点,到了后来,两人就变成讨论了。 不过,内容也不会超过苏成这个年龄段罢了,顶多会比旁人提前一点点。 就算是如此,张先生还是很慎重地将苏成的信收进小匣子里。 今日再次收到信。 不用猜也知道这小子是来报喜的。 张先生虽然舍不得苏成这么好的学生去别的地方读书。 可学生有好的出路,他还是替对方高兴。 而且,以后说出去,那个谁谁谁是我启蒙的,倍有面子是不? 张先生欢喜之余,给苏成也回了一封。 同样接到消息的,还有四太太。 以及四房的几个孩子…… 一向觉得自己很能行的顾三,在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手中的筷子都没握好,自打三岁开始自己吃饭,从未失过态的顾三面色一沉。 皇家书院,他和顾四两人不是没去考过。 可惜,成绩不好,被刷了回来。 顾家唯一考上的,还是三房的二哥儿,不过自打对方两年前中了举人之后,就去四处游历了,听说明年会回来参加春闱。 顾三是今年才中的秀才。 比起自家这位吊儿郎当,经常像绿林好汉一样的双生弟弟,自然是旁人眼里,温润如玉,学习刻苦的好孩子。 甚至,前来提亲的人家,比顾四都要高上一截。 别看他平时一幅温文而雅,云淡风清的姿态。 可了,顾三的人都知道,他心高气傲,在这个家里,除了游历的那位二哥,他谁也不看在眼里。 不看在眼里,就表示他不想与你计较。 如今听到这话,着实受了一些打击。 顾四倒是乐了道:“真的假的?那个小毛头,竟然考上了?不会是弄错了吧!” 七姑娘姑娘一边咬着豆沙包,一边轻笑道:“四哥,可真糊涂,京城还有几个顾家?再说了,就算是有同名同姓的,也没连年纪都相仿的吧!” 顾四太太夹了块鸭脯肉放到女儿的碗里。 “快吃吧,下午不是还要去老太太那边讨教女红吗?” 七姑娘点头,甜甜地谢了自家母亲。 顾四太太见自家大儿子神情凝重,知道这事,对他冲击挺大,挥了挥手道:“知道了,下去吧,这事告诉老太太了吗?” “刚才来之前,已经向老太太报过喜了。” 报喜的是外院的一个婆子,长得喜气扬扬的。 顾四太太默了一会道:“老太太怎么说?” 那婆婆明显一愣,随后道:“老太太只说知道了,便让奴婢出来了。” 顾四太太点头,让人退了下去。 顾三放下筷子起身要走。 他娘见他走出了花厅,这才抬脚踹了一下没心没肺的二儿子道:“一会,别惹你哥生气。” 顾四不明所以,跟妹妹抢着鸭肉,他手脚均长,速度也快,稳稳地将一大块塞进了嘴里,气得七姑娘在一旁直瞪眼。 直到他娘踹了他第三下,他才含糊不清道:“娘,您这也太偏心了,大家都是亲生的,什么叫我惹他生气呀!” 顾三心高气傲,两人虽然在一个肚子里待了九个月。 又从小一起长大,可偏偏,他处处比哥哥差,不过顾四这个人心大,平时又没正行,于是有什么打击旁人看不出来。 所以,顾三太太更关注于心思细腻,性格不外露的大儿子。 顾三太太被说得一噎,“你们最近都不开诗会吗?怎么不见你们两人出去。” 顾四道:“没劲,上次的回龙院赛诗会,大家一起参加了,结果整个诗社,愣是拿了两个鼓励奖,大家的打击都挺大,以后这诗社还不知道能不能办得下去呢!” 七姑娘震惊:“三哥好像是诗赛的副社长呀!” 顾四点头,顺手将最后一块鸭肉,拔进了自己嘴里,“对呀!” 母女两人眼巴巴地等他后话,结果这货只顾着往嘴里塞东西。 还像个小猪仔一样,满足地哼哼两声,表示好吃。 顾四太太气得想捶他,“你这么大年纪了,怎么跟你八弟一样呀,就知道吃!” 顾四:“……” 顾八已经离开就城二十来天了吧! 顾四爷管着家里的庶务。 当时说,顾五爷被人套了七八万两,气得当时就把手中的茶碗给砸了。 七八万两,那可不是个小数目啊! 顾家在京中经营多少年,就这,一年的进项,包括田产和铺子,也才不过两万,除去吃喝用度,能结余个五六千两就不错了。 如今家里的孩子一个个都渐长! 光是待嫁、待娶的,就有四五个,每人少说,也得五千两吧,他这么一来,几乎把孩子们的钱都掏光了。 可偏偏为了顾二爷和顾三爷的仕途,这事不能张扬。 只得用钱来压! 最后还是老太太填了两万两私房,双方各退一步,五万八千两结束了这事。 至于那位,说什么怀了五爷骨肉的,这场官司一结,还不等他们顾家上门,那一家人早就消失的无影踪。 顾家着实在这段时间火了一把。 这些事,顾四心里门清,他虽然跟五房的两兄弟关系不太亲密,可毕竟看着顾八和顾六长大的,如今两人离开京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不清楚。 顾四就觉得心头有点发闷。 于是,下筷更狠,把妹妹喜欢吃的最后一口菜都给抢走了。 七姑娘在一旁差点没哭,四太太拿着筷子敲他,顾四跑得快,一溜烟不见了踪影。 吃过饭,四太太带着七姑娘往顾老太太的静安居而去。 四太太说是来问顾老太太,苏成考上了皇家书院,咱们送些什么礼物好,其实是想来看看,苏成考上了,她这个婆婆欢不欢喜。 她以后的态度,需要怎么摆正? 不料,到门口吃了个闭门羹,只有教七姑娘女红的年轻媳妇坐在茶水间等她们,笑盈盈道:“老太太今日不舒服,七姑娘不如就跟奴婢去旁边的阁楼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