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持身不正的女子还想要教养元配嫡女?谁给她的脸?如果她有一天真的翻身了,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安家搞垮!
俞士恂的婚事敲定以后,侯夫人更感到急迫。好在安雅若家中也就普通,身为嫡兄,自己的儿子应该可以找到门第更高的对象才对。毕竟弟弟都定亲了,哥哥还没消息,那总是有点好说不好听。
傅夏南自己倒是不着急,在他眼里,这个年纪都还是孩子呢,这么着急也没必要阿!
况且他闭门造车也已经到了尽头,现在的他缺的是实践。
其实京里这么大的地方,当然不可能对排水没有一点规划,比较起穷乡僻壤,京城的条件已经是很好了。这里虽然没有方便的材料可以做水管,但却已经有了石砌的排水沟,虽说水源这个部分还是没有办法,但污水排放却已经有一套行之有年的系统。
傅夏南现在想要做的就是弄出一套系统,即使在穷乡僻壤也能让人活的干净清爽,成本不要太高,最好连带着储水跟引水,这样即使遇到旱灾也能预防一二。
想到就做,他开始规划起府里的上下水系统。排水这一块其实不需要怎么动,王府的设计已经很合理,只是如果要结合引水的话多少要有一些修改。
京中的水源来自于后山的活水河。活水河的水被引入护城河,绕城一圈然后流到京郊的碧波湖,最后再从另一头的河道流走。当然王府是有自己的井,还不只一座,不过如果可以的话,傅夏南还是想要试试看能不能有别的法子。
侯夫人对长子一向溺爱,现在孩子身体好了,但也没到能出外奔波的强度,如果在家里折腾能让他开心的话,侯夫人向来不会反对。于是傅夏南先找人订制了一个木制的蓄水桶,然后在家里隐蔽的角落搭了一个约三层楼高的木架子,那个超大的蓄水桶就放在那木架子上。
从蓄水桶当中连出了一根用毛竹制成的水管,水管贴着不起眼的地方延伸到每一间建筑的后院,出口处的竹管渐次缩小,只要使用时把上面的塞子拿走,水就会出来,塞上去水就停了。
比较麻烦的地方是那个水塔并没有办法自动蓄水,必须要靠人力储水。所以一开始在设计的时候,傅夏南就设计了辘轳。
辘轳的一边深入井内,上面的绳子绑了一连串的小水槽,有点像是小型的水车,只要有人在旁边转动把手,辘轳自然会随着转动把井内的水一点一点的送进蓄水桶。
一开始要装满水比较累人,但等装满以后,只要每天固定加水也就不会那么累了,甚至还能省掉提水的时间,毕竟只要蓄水桶有水,每个院子都能从水管接水。
这只是第一步,侯府可以有自己的蓄水桶,但像那些小村庄,可能整村才一两口井。如果有这种设施,就能方便许多。
傅夏南主要改良的是毛竹的接缝防水这个部分。他参考了几个世界所获得的知识,弄出了一种由植物提炼出来的防水胶,刚刚煮出来的时候是软的,随着温度冷却就会变硬,不但防水还能接合。只是凝固以后加热却没办法软化,所以每次需要这种胶都得现做。
这种防水胶之所以可以研发成功,是因为这个世界有一种独有的树木,此树木的树皮煮热以后会分泌出一种透明状胶质,这种胶质反覆熬煮之后就会变成防水胶。这跟傅夏南那个世界所知的橡胶树颇有一些相似之处,只是产地并不在南方,而且长相也不像橡胶树。
傅夏南订制的蓄水桶除了原本的防水技术以外,桶子内壁就图满了这种防水胶。水管的连接处以及固定处也使用了这种防水胶。
这种防水胶是傅夏南在研究排水系统的时候顺便发现的,虽然这辈子没打算要当药王,但好几辈子的习惯,让他每看见一个不太熟悉的植物时,就会忍不住分析一下用途。
这种树栽种在侯府的四周,因为它树干笔直,枝叶扶疏,而且它枝干的气味还清香又防虫,市面上早就有使用这种树木制作的香球,只是没想到它的树皮还有另外的妙用。
不只接合水管,水管出水处只要抹上这种防水胶,就能够让断口平滑,更方便水塞密合。
因为有了防水胶的关系,傅夏南的蓄水桶相当成功,虽说每日都要安排人去水塔旁边操作辘轳,但走两步就能接水,可是大大方便了所有院子的下人。
而且当初水管在铺设的时候,虽说是明管,但也是贴着墙根等不起眼的地方铺,一点也不影响美观性。最令人高兴的就是水塔的建置其实也不花时间,几乎都是木作工,只要人力够,那也就是十来天的事情。防水胶让以前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可能。
傅夏南当初在规划出水口的时候就想过了,每个院子后面得要有两套出水口,每套出水口都仿造现代那样,有个洗手台,还有个脱把池。每个院子前院一套,后院一套。如果院子大一点的,还能增加。
历时三个月,这一整套横跨整个侯府的饮水系统总算竣工。并且得到了侯府上下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厨房那边都不需要再提水洗碗了,傅夏南特别给厨房旁边弄了三套出水台,总共六个出水口,不管洗碗还是烧水都非常方便。
第一〇二章 病秧子(94)
在这一套工程完成之前, 傅夏南自己也没有把握可以成功,反倒是穿越男主弄明白了傅夏南的构思以后,不但大力支持,还非常肯定他一定可以达成心目中的效果。
傅夏南自然是晓得他是因为有后世的知识可以作为借鉴, 但在其他人眼中, 就是长房兄弟齐心的模样了。连大公子都不知道成不成, 二公子就开始无脑吹,这不是兄弟齐心是什么呢?连带着侯夫人对俞士恂的脸色都慈祥许多。
侯府最高也不过就是二层,会需要三层高的水塔是担心水管铺设太长导致水压不够。但因为水塔显眼,所以整个京城都知道了, 自然也同时惊动了皇帝。
皇帝因为好奇特别召见了荣安侯。荣安侯在御前流着冷汗奏对时,他的两个儿子却正凑在一起研究抽水马桶的可行性以及排水系统的完善方法。
毕竟洗洗手接接水那没什么了不起, 真正难以规划的向来都是污水问题。如果真的有了抽水马桶,那水要怎么引, 污水要怎么排才能自成循环毫无后患呢?
污水如果集中起来, 是不是可以做出污水池沤肥?沤肥自古就有,现在农家都是用茅坑搜集沤肥, 但如果改用马桶, 那一定能够干净整齐许多,也能彻底解决许多健康问题。
面对皇帝的质询, 荣安侯可说是一问三不知,他根本不晓得大儿子是什么时候开始研究水塔,也不知道防水胶是什么时候弄出来的。对水塔的效用他只觉得很方便,然后就没了。
皇帝面对这样的老实人有点无奈。最后没办法了,干脆直接摆驾侯府, 别人说得再多, 都比不上自己亲眼一见。
皇帝亲临对整个京城都是大事。大家对荣安侯府的水塔都有耳闻, 但后来知道不过是个取水的东西以后,也没了兴致。的确听起来挺方便的,但那些贵人又用不着自己打水,方不方便的对他们其实没有差别阿。
但皇帝本人经见得多了,立刻看出来这种取水系统其实重要的不是引水,而是储水。其实这跟水库的概念相似,只是水库大坝做起来劳民伤财,但这种每家每户都能使用的水塔完全可以在突发旱灾时拯救一村性命。
就算不能每家每户都有,也能每村两三个,而且毛竹水管跟防水胶的出现其实保证的是平民百姓的性命。现在是因为在京城,所以水塔里头的水只能靠着人力装满,但如果是靠山一点的地方,只要能够直接从水源引水到储水塔,连人力调配都能省。
皇帝细细的询问了防水胶跟水塔的整体概念,傅夏南则拉着俞士恂顺便把抽水马桶、沤肥、污水池,结合城市下水道的构想给说了。
倘若这个构想真的成功,上下水规划就会更加全面,并且这对调节水量也很好。
皇帝要走了傅夏南跟俞士恂两人规划的所有图纸,打算去让工部的资深官员们细细规划。俞家老二所说的自动冲水马桶其实也不是不能做,皇帝听过一耳朵,利用水的高低差似乎就能做到差不多的效果。
如果这东西真的可行,以后浴厕都能跟室内连在一起,普通人家起夜也不用冒着掉坑的风险了。
傅夏南跟俞士恂对于皇帝收走他们的劳动成果并无异议,对他们来说,这种东西想要做好,凭着他们俩位半调子是不行的,他们都见过真正方便是什么样子,所以也没有敝帚自珍的想法。
没想到就是这样不争功的态度引起了皇帝的欣赏,其实皇帝怎么会白抢小年轻的功劳?他难道缺东西赏吗?之所以只字不提,不过是想看看这两个年轻人的性格。没想到这两个小年轻跟荣安侯一样的老实?
皇帝暗暗摇头,荣安侯一脉如果一直都这样,哪天被人拆吃入腹了都还不晓得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