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氏并不在意。
所以他们两人也特别没有负担,如果有机会就做些好事,管一管江湖闲事。反正他们不差钱,也不怎么需要为了什么势力低头。
可惜一直到老的时候,他也没有真正的找到过自家师父。倒是他成亲的时候,有收到过来自师父的礼物。他想:也许这样也挺好的。
师父或许因为什么事情不肯见他,但他知道师父一直都在暗暗的照顾着他。
说到底,师父应该就是母亲的师兄吧?
所以他勉强还能叫一声舅舅?
师父不想认他?他偏偏就要话里话外的喊他舅舅。不管对谁说,他都说安文宣是他舅舅。
叫你不出来见我,看我噎死你。
==========
傅夏南算是不功不过的活了一辈子,本来以为功德不会很多,没想到离开世界的时候竟然得到了很良好的反馈。如果真的要说他做了什么改变,大概就是因为他没有一大早就把安氏医典给交出去。于是定远伯世子便没有在那一场战役中死亡。
一个好的主帅如果没有意外,的确可以拯救不少性命。
此外,他一直在各种疫区救人,或许中间救了什么重要的人也不一定?
他一直到后来都没让潘宸找到他。
本来他还想着如果潘宸真的跑江南去了,他就跟他见个面也没什么,可是后来想想,多见面就多了曝光的风险,况且他也不想跟商宁再扯上什么关系。要是让商宁以为自己教导她儿子是因为对她还有什么感情,那还不够糟心的?
只是潘宸那崽子不知道哪来的想法,明明知道父母都不爱提他,偏偏不管到哪,话里化外的就把他拉出来当舅舅。
这让傅夏南更不想出去见他了。
不过经过多年考核,他已经确定潘宸本性善良,所以后来也对他放心了很多。年老了以后,就把丹阁传给了潘宸。潘宸看上去前途远大,其实不会有子嗣,家里权位跟他毫无关系,如果再没些傍身的东西,谁晓得以后会怎样呢?
这个孩子在上辈子可是健健康康的,傅夏南多少对牵扯到了无辜的孩子有一些愧咎。
不过只要多行好事,下辈子潘宸应该不会再一出生就遭受这些无妄之灾了。
第五十四章 進士元配(81)
眼睛一睁, 傅夏南很不淡定了。
之前他不是没有降临在女子身上过。有一些体质特别的女子也能承受神魂,只是之前他好歹是单身女子,这一次他直接成了某人在职的正妻。
不但在职,而且外人都说他们感情深厚, 伉俪情深这不可能, 没有冤屈的人是不会吸引傅夏南降临的。
再一次翻找记忆才发现原来这又是一个坑。
杨幼微出身于富商之家, 家里共有两个哥哥跟一个姐姐,她是最小的一个孩子。当年父亲给她选择了一个已经考上秀才功名的书生,陪嫁了大笔钱财,为的就是以后如果书生出人头地以后, 可以给娘家一些帮扶。
书生名叫李仲文,家中排行第二, 上面一个哥哥,两个姐姐。
李家当年能够娶到富商家的姑娘, 当然是全家都很开心的。杨家本来也不只是为了成亲, 而是为了拉拢未来的官老爷,所以杨幼微的嫁妆什么都有, 宅子铺子各一间, 其他各种日用品、上好家具跟大笔银两就更不用说了。
总之李家自从跟杨家成亲以后,那真的是从糙缸跳入了米缸, 本来以前一家人节衣缩食的过日子,为了要供一个读书人,两个姐姐都被嫁给了殷实人家做继室,这些年也没少给家里送钱。
自从娶了杨幼微以后,一家人搬进了杨幼微的陪嫁宅子, 李父李母也不下地了, 直接把地租给了人, 杨大哥则是在杨幼微的陪嫁铺子里头当了管事领月钱,一家人搬到城里生活,彻底甩脱了身上的泥点子。
而两个姐姐因为杨家的关系,在夫家的状况也好了很多,至少不用拿钱回去,夫家人脸色都好了不少。
照理来说,这样一个金娃娃,李家人应该是怎么捧着都不过分,毕竟从秀才要考到进士还有好远的路要走。可就是有这么倒楣的姑娘,碰到了一家子豺狼虎豹。
杨幼微进门以后,并没有如同想像中受到婆婆刁难或者妯娌挤兑,一开始生活的确是不错的。可是两年过去,杨幼微一点怀孕的迹象都没有,李母就开始有些嘀咕了。到了第三年,李母话里话外都是杨幼微应该要快点生孩子,不然就给李仲文找个丫头之类。
杨幼微内心虽然难过,但她记得当初杨父跟她耳提面命,无论如何要拉好丈夫的心。如果丈夫真的想要丫头,就当是安婆婆的心,或者堵他人的嘴,她也打算就给吧。
没想到李仲文在这时候却很抗拒,他对杨幼微说他们两人是患难夫妻,他自己现在正要读书,连夫妻同房都少,根本不需要多找丫头。
杨幼微听了丈夫的话,一边甜蜜一边感动。
为了丈夫的许诺,她死死抵住了婆婆的威逼,无论如何不肯松口。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城里却开始有了杨幼微善妒的传言。因为不管是谁送丫头或是试探性的跟李仲文提出类似意思,李仲文都会以杨幼微当借口推却。
大家一开始还会说他们夫妻情深,但久而久之对杨幼微的态度就变得很微妙。
其实善妒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两人感情好,杨幼微根本不在乎外人说什么。她只当是人家嫉妒她。况且李仲文考上秀才的时候年仅十五,这样一个几乎可以说是天才的读书人只守着她,被嫉妒不是太正常了吗?
后来李仲文二十一岁那年,成功考上了举人,并在次年春天又考上了进士。李家从此翻身,从普通农民变成了官家,杨幼微也在家里期盼着丈夫接她上京,她才十八岁,以后丈夫不用刻苦用功,他们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官家子弟,多好阿!
可是杨幼微只等到了一封休书。理由是无子与善妒。
杨幼微不敢相信,当初坚持说不要丫头的是李仲文,结果善妒的成了她一人?当初李仲文亲口跟她说要刻苦读书,所以两人同房次数极少,现在竟然以无子休她?李仲文是不是忘了当初他还是靠着她的嫁妆才凑到了第一次去府城赶考的路费?
可是无论杨幼微怎样不甘心,一个地方上的富家女无论如何斗不过未来的官员。杨幼微想了想,最后决定还是顺了李仲文的意。当然她也可以去京城告状之类,可是就算告赢对她也没有任何好处。
她只能强硬的跟李家人要求把休弃改成和离,否则就一根绳子吊死在京城门口,她倒要问问,新科进士抛弃糟糠,皇帝到底管不管。
于是李家人同意了,李父李母说愿意代儿子签署和离书,只等召集家中长辈,就签下和离书放杨幼微归家。杨幼微听了以后相信了,杨家好歹是城里富贵人家,即使和离也不怕找不到下家。
况且李家做事情不讲究,杨家迟早咬下他们一口肉。难受倒是犯不着,她跟李仲文两人感情不深,也没有孩子,强扭的瓜也不甜阿。
到了长辈来的前一日,她按照习惯喝了一碗养身汤,然后就安心睡下,等待明日去衙门办理和离事宜。却没想到这样一睡下去就没再醒来。
故事当中,李父跟李母第二天一大早就请了乡里乡亲跟长辈等等的来见证他们签署和离书,大家本来还说李家这样不厚道,结果等了半天也没见杨幼微出现。李父跟李母遣了丫头去叫,丫头却说杨幼微上吊,已经死了。
大家惊讶之余涌到了房里,结果不知道是谁,眼尖的看到了房里一件不属于女子的外衣。李父当下下令搜房,结果搜到了许多不应该是女子拥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