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功宴的规模很大,皇室成员与文武百官都得出席,晁璃勉强自己微笑,虽然因为脸部僵硬,但至少没有显得太奇怪。
在庆功宴上,傅夏南跟皇帝说,他想要驻守边关。
为何想要驻守边关?因为是用闲聊一般的跟皇帝提起,皇帝自然也就闲聊一般的询问。
总觉得边关的事情简单,儿子喜欢那里。傅夏南说。
可难道你忘记了,自己不只是一个皇子,你还是太子。皇帝说:身为储君,你有很多必须要尽的责任。
父皇,我看以您的身体,还能活蹦乱跳三五十年呢。傅夏南说:我年纪还小呢,出去过两天松快日子都不行吗?
皇帝嗤了一声:还活蹦乱跳?你当朕是跳蚤?
听我的没错,您之前看上去是有些亏虚,但御医在呢,亏虚这么多年,天大的破洞也该补好了。傅夏南说:以后您的身体只会愈来愈好,最好是活到两百岁,也让我享受一下我爹是皇帝的逍遥。
胡闹!皇帝笑骂。不过他的确感觉到自己的身体一天比一天好了,曾经他还担心他跟太子之间的感情生变,现在太子表明了自己想要去边关,那好像最大的问题就解决了。
而且皇帝一直认为:真正要坐稳皇位,军权是不可少的。
如果自己还能多撑几年,让太子有这个机会能够掌握军队,那也不是坏事。
只是你已过弱冠,选妃之事不能再拖了。你要去边关也行,要不就成亲以后再走?如果太子妃愿意,那就一起走,父皇也不做那恶人,硬要你们夫妻分离。
练兵打仗那么有趣,谁想要娶个人在家里管着我呀?傅夏南说:您身边倒是许多女人,但麻烦事一样接一样的我去练兵呢,不想管那些个。
皇帝似乎对太子这次回来后洒脱了许多的性格很喜欢,所以也没有制止傅夏南用这种语气说话,不但没有,还觉得很新鲜,觉得这跟普通人家的父子相处相像。
所以他对傅夏南说不想成婚的想法也没生气,耐性的说:女人多了麻烦,那你不要找那么多不就行了?况且就算你对娶个太子妃不感兴趣,你也总要有后的阿。
如果有了后,我就送回来给您养着,太子妃还是算了吧等需要的时候再娶?傅夏南无赖的说。
身为太子,身边通房当然不会少的,即使他一个都没有带去边关,但如果他想要找个暖床之人,那还怕找不着吗?所以皇帝对于他如果有后的假设一点也不奇怪。
那你也不担心孩子娘出身太低吗?皇帝说。
父皇,皇爷爷那时候什么出身呢?还不是开创了晁国?傅夏南说:谁生的根本不要紧,最重要还是谁养的。女人真的麻烦,如果你嫌我孩子娘出身低,那就别让她们生了,大不了以后过继三妹或者四弟的孩子也行阿。
太子的三妹就是三公主,四弟就是四皇子,他跟三公主是龙凤胎,跟太子只差了两岁。
都是我孙子,我当然是无所谓的,难道你也无所谓?皇帝认真的看着傅夏南。
父皇,我是真对这些没什么兴趣,您也看到了,我第一次上战场呢,还以为平常学的武艺没有作用,谁知道我上去就是横扫千军呢!可见我在这方面是有天赋的!傅夏南说:况且我只是现在不想娶,等哪天想娶再娶也不晚,别说我现在刚过二十,就算我刚过五十,想娶谁还不是一句话的事儿?
皇帝摇摇头说:你跟你祖父一样,面对女人就烦。当初他从一介草根杀出一条血路,硬生生的当上了皇帝以后,也没有广纳妃嫔,一辈子跟着你祖母过。朕也问过他为什么不多收几个妃嫔?他就跟我说:女人太麻烦了,我有你娘已经麻烦了一辈子,谁耐烦再多来几个?
是吧?您是不知道,女人真的烦!轻不得,重不得。每天关在屋子里就瞎琢磨!傅夏南摇头:谁有空去想那些个蚂蚁大的小事?
也罢。皇帝说:暂时随你。朕感觉自己还能撑几年,但要是哪天真的必须要你回来,你可不许推托!
那自然,但在这之前,您容我逍遥过活吧。傅夏南笑着。
皇帝其实也算是半个普通人家出身,开国皇帝打天下的时候,他只是个半大少年,他爹被贪官逼得活不下去,带领了一堆流民起义,大概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吧,不过八年就让他打进了京城。
大概是因为拼命太过,当了三年皇帝就病死了,现任皇帝是唯一的儿子,完全没有竞争的就直接当上皇帝,当到现在正好十六年。
不过或许是因为遗传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近年来,皇帝也觉得自己內里亏虚,如果不退位,可能就要跟他那个只当了三年皇帝的老爹一样,好容易过点好日子,结果却没了命。
其实也是因为皇帝最近感觉到自己身体大好了。不然太子说出这种任性的话,皇帝只会生气而已。现在感觉到自己状况没有那么糟,国之重器握在太子手中也是必要的,况且就如太子所说l真的需要一个老婆,现娶就是了,只要军队握在自己手中,太子也完全没必要卖身安抚朝臣。如果他能够让自己的太子活得恣意,那也代表了他自己的本事。
于是傅夏南对婚事的推托虽然跟皇帝本人的观念一点都不合,但皇帝是个豁达的人,他小时候是平民,少年时在战场上见多了生离死别,人到中年,反而对人事物都开明许多。不然像晁璃那样的儿子,换了别的皇帝早就挂他五次,哪还能让他躲在府邸想东想西呢?
皇帝放开了,默认太子想要上战场的决心,虽然皇帝也不认为以后还有仗要打,不过儿子喜欢就去吧,二十岁其实也还很年轻嘛。
两人聊到这里,庆功宴也差不多到了尾声,通常皇帝都会先离席,以免底下百官玩得不尽兴,于是皇帝点点头,起身离开了座位,傅夏南则带领一众皇子恭送。
那个屋蒙公主,朕看长得挺不错的,能骑马射箭的女子身段都好,你要不要皇帝像是突然想到似的,回过头来低声的问。
我才刚把她拖死狗似得拖来京城,您转头把她赐给我,不怕她半夜提了匕首抹我脖子?傅夏南顾忌着身后一整排的弟弟们,咬牙低声回答。
哈哈哈不要算了,朕看她够劲儿!皇帝一边说,嘴角一边擒着猥琐的微笑走了。
傅夏南无语的目送皇帝远去,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皇帝!
第二十九章 太子(76)
自从跟皇帝说开了以后, 傅夏南对皇帝的态度就更自在了。皇帝也很喜欢没事找傅夏南在一旁聊天吐槽。
批奏折的时候说这个大臣平常屁事没有,最爱找存在感;那个大臣自己家里女人一堆就算了,还宠妾灭妻,嫡妻被逼到郊外庄子上诵经理佛, 家里一个受宠的二夫人当家, 就这样的货色, 也敢一天到晚拿着礼法对皇帝说教。
偶尔还会跟傅夏南说当初皇后生了他以后,就没让底下妾室喝避子汤,结果五年内生了六个儿子三个女儿,他说皇后那时候气到晚上不让他进房, 还是他机伶买通了皇后跟前侍女给他留了窗,才能有三公主跟四皇子出生
傅夏南:没有很要想听这些:)
外人以为太子是跟皇帝一起批奏折, 其实傅夏南是在空旷的御书房打拳,皇帝则在一边跟他吐槽一边批奏折。奏折批累了还跟傅夏南学了一套五禽戏。因为是跟太子在一起, 所以内官都被撵出了门, 因此也没人知道傅夏南有多不务正业,只知道太子献俘以后, 更受皇帝的看重了。
屋蒙公主最后还是入了后宫, 傅夏南没少听皇帝说常常在骑马的女人腰肢就是柔韧(傅夏南:你住口!)。
屋蒙王叔让屋蒙王以巨量的金银珠宝给赎了回去,可惜王叔本来就在战场上受了伤, 一路上虽然好医好药的照顾,但肩膀处还是留了后遗症,上马拉弓、提刀砍人这种粗活以后都别想了。
这次打仗,晁国大赚,可惜不是常常有没脑的邻国拿打仗来当夺嫡赌注(皇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