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安也没闲着,寻了个漂亮篮子,装了一些果子和好克化的点心,然后拎着去见木老先生。
论起对京都那些官员的熟悉,没人比他老人家更厉害了。
而科考时候,最关键的就是出题的主考官。了解他们的喜好,才能有更准确的方向。
果然,木老先生听说怡安的来意,就笑了。
“你这个小丫头,真是太聪明了,你爹还没考上举人,你就要为他考进士做准备了。”
怡安笑嘻嘻给老人家倒茶,应道,“有木爷爷指导功课,我爹考进士不是必然的吗?提前准备好,我爹到时候也能多几分胜算,不会给您老人家丢脸啊。”
木老先生听得哭笑不得,“让你这么一说,你爹还是为我读书了。”
他话是这么说,到底还是提笔写了一张名单,交给怡安。
“我还在京都时候,这些人都是礼部官员和大学士、翰林之类,不知道这两年有没有变动,但就是变动应该也不会太多。你让人去张罗吧,对你爹会有好处。”
“谢谢木爷爷,晚上给您做最喜欢的肉末蛋羹。”
怡安笑着把名单收好,又同老先生说了几句,就想回去了。
老先生倒是追问了一句,“你爹晚上回来吗?”
“回来,木头哥哥应该也能一起回来。”怡安猜的老先生想孙子了,又说道,“我爹那里忙的差不多了,上次还说要木头哥哥在家歇息两日呢。”
“这样最好,源哥儿的功课也该查问一下了。”木老先生笑眯眯点头,“那晚饭再加一碗红烧肉吧,源哥儿喜欢。”
“好,木爷爷放心,再蒸一些荷叶饼,夹红烧肉最好吃了。”
怡安哄得老先生眉开眼笑就回去了,她又忙着列药材名单,大半是伤药的材料,还有一部分是用来制作痢疾和风寒等丸药的。
京都的药材齐全,价格也便宜,先前她就一直羡慕,如今吴同过去,可是有人替她张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