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时间正正好!”
“这样一来,不仅长安百姓多了几头可以观赏的老年公象,我等今日免去一场杀戮,皇帝仪仗也可解决将来缺少大象为前导的问题!”
“一举多得,岂不美哉?”
他说完,卢绾转过头沉默不语。
刘邦则笑眯眯说道:“既然是国事,那就别争了,到时候我陪你去东西二市逛逛,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象牙……”
卢绾叹息:“也只能如此了。不过,倒是便宜了那厮!”
刘邦好奇道:“便宜谁?”
“自然是那头公象!”卢绾满脸猥琐的笑:“你宝贝儿子不是说了吗,要把它抓到上林苑配种!那里可养着好几十头母象呢!到时候那厮可别被榨干了!”
“这就是幸福的烦恼!”刘邦也笑了起来,不过他这种笑容中既有对自身遭遇的苦涩,也有对卢绾的同情。
毕竟,这里除了尚未成年的刘启之外,就只有卢绾只有一个媳妇……
卢绾脸上的笑容顿时凝固。
他有些气急败坏:“你这厮笑个屁?”
刘邦转头就走。
卢绾在后面紧紧跟随:“你把话给乃公说清楚……再告诉你,乃公这是爱!你不懂!”
刘盈唇角扬起。
什么配种不配种的,那全是他编出来骗老卢头的谎话!
嗯,半真半假。
那几头用来配种的公象确实是出了问题,但就像是刘盈说的那样,大象一年发X四次,因此完全可以再去别处抓一头公象回来配种!
所以,他的谎言在于怜悯之心,或者说是想要给后人留下些不是标本的珍禽异兽!
亚洲象,尤其是生活在汉国境内的亚洲象需要保护起来,至于贵族们有赏玩牙雕的需求,可以去购买身毒或是非洲的象牙啊!
刘盈看了看被用铁链五花大绑起来的公象,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
他扭头看向中行説,尚未说话,中行説却躬身行礼,随即慢慢退下高台急趋而去。
吔?我刚才想说啥来着……刘盈满脸懵逼。
片刻之后,中行説再度急趋而来,衣摆近乎纹丝不动,如同贴地飞行。
刘盈啧啧称奇。
不过他并非对中行説这种‘贴地飞行’的走路方式感到惊叹,而是对中行説以及他身后那几个小内侍抱在怀中的黑匣子感到惊讶。
这是照相机。
刘盈刚才的想法,就是和那头被抓住的公象合影留念一下……
不同于最初那一版需要持续曝光好几分钟的初代款照相机,这种照相机是大汉的能工巧匠‘研发’出的最新款,只需要曝光灯‘砰’的一下,照相就算是完成的那一种!
毕竟刘盈有全套图纸,只要舍得起试错成本,那些本就对精加工不陌生的工匠自然能弄出来一套成品!
无非就是慢一点。
不过现在看来却是刚刚好!
刘盈笑道:“我们一起去拍张照片吧!”
吴臣皱皱眉头:“什么是照片?”
角落中,和张不疑窃窃私语许久的刘乐转过头:“就是一种画画的方式,无非就是机器取代人工!嗯,很好玩的!”
她之所以给吴臣解释,就是为了避免吴臣再被某人坑了!
比如说什么照相机是摄魂法器……
因此,坑,她一个人掉进去就够了!
刘盈问道:“阿姊一起吗?”
刘乐摇摇头:“我不去,拍张照片累死个人!我决定等你们拍完照之后,再请高手画师把我画上去!”
嗯,她每次拍照的时候都jiojio立来着……
刘盈笑了起来:“咱们现在用的是最新款!基本上两三个呼吸就可以完成整个拍照流程,阿姊你确定不来尝试一下?”
刘乐立刻来了兴致:“不骗人?”
刘盈点头:“骗人是小狗!”
刘暄却觉得自己躺着也中枪,顿时不乐意了,噘着嘴开始撒娇:“爹爹!人家都已经学了小狗叫了,你怎么还不依不饶的?难怪别人都说爹爹小气又记仇!”
刘盈转过头,问道:“都谁说我小气又记仇?”
刘交:“……”
刘贾:“……”
刘睿:“……”
不止他们仨,刘乐张不疑几人也是满脸无语的表情。
刘暄用力抿着嘴巴。
她又不傻,如果回答了刘盈的话,不等于把别人出卖了?
刘盈眯了眯眼睛没有说话,心中已经有几分猜测。
无他,那只漏风小棉袄的交游并不广阔,平日里在宫中厮混的比较多,因此泄密者就显而易见了!
所以,他准备等回宫之后,就挨个狠狠镇压那几个长舌妇!
一个一个镇压过去,谁也别想跑!
宁杀错五个,不放过一个!
刘盈平复了一下心情,慢悠悠带着一群人走向离开沼泽半趴在地上的大象。
刘乐则盯着中行説正在摆弄的照相机,胖胖的手掌一伸一缩,有心摸一摸这个新奇的玩意,但又担心给弄坏了。
嗯,刘盈之前那台照相机就是被她玩坏的!
片刻之后,伴随着砰的一声,浓烟滚滚,但照相结束。
刘乐有些意犹未尽,又拉着刘邦卢绾等人合影多次,就在她准备拉着刘盈再照一张的时候,刘盈却拒绝道:“我想单独照一张。”
“为何?”刘乐装作漫不经心,但竖起耳朵。
毕竟照相机是刘盈带来的,说不定会有什么她不知道,但刘盈知道的新奇玩法!
刘盈摇摇头:“不为什么,就是想要单独照一张。”
嗯,假的。
照相机从问世之初,就衍生了另一个技术。
Photoshop!
所以,刘盈准备将自己PS到大象身上,然后摆出一个降服大象的姿势,再留下一张旷世佳作。
嗯,就是《汉皇擒象图》……
不仅如此,他还准备将这一项技术应用在钓鱼上!
这样,有图有真相,钓鱼佬才能永不空军!
第163章 刘盈:乱自下起?
南郡。
石碣村。
因这里是村而不是里聚,没有什么里监门之类的小吏负责开门关门,全村随意进出,故此天甚至还没有彻底亮起来,很多半大小孩子已经睡眼惺忪的从家里离开,去田里割红薯藤之类的猪草。
等到太阳升起,露水消散时,他们有说有笑的满载而归,并且相约等下吃过早饭,一起去河边捕鱼抓虾。
这就是不用上学的快乐……
阮仲家。
阮氏如往常那般从屋子里走出,先是拐到墙边,将早就嘎嘎乱叫的鸭子放出家门。
养鸭子的好处在于鸭子既合群也认路,到了晚上基本上不用人赶,自己就会慢悠悠的排着队回村,相互告别一番后再各回各家,灵性极了……
接着,阮氏在鸭窝里转了转,挨个将里面的鸭蛋捡出来,小心翼翼放好,这是用来制作咸鸭蛋的原料。
不过不是自己吃,而是拿去县里卖掉换钱,用来给她的一群儿女攒彩礼和嫁妆钱……
最后,阮氏才来到灶台边,生火做饭。
只是在人吃饭之前,她需要先把猪食做出来,也就是将家里那两个半大小子割回来的红薯藤煮熟了喂猪。
这是县里的田典特意交代的事情,若是将采来的红薯藤直接喂猪,那么猪吃后很容易拉肚子,严重一点的甚至会直接死掉,因此哪怕费点柴火,她依旧会选择将红薯藤煮熟了之后才拿去喂猪。
猪很值钱,而且他们家还欠隔壁村吴老三家两斤猪后腿肉呢!
嗯,古人没有冰箱,农民也没有多余的钱去县里买肉吃,因此想吃肉时,就是等到临近村子里谁家的猪养大了,去帮着杀猪的时候顺便借一点回来吃,然后等到自家杀猪的时候再还回去。
借多少还多少,分毫不差!
毕竟熟人社会……
片刻之后,阮氏让那几个大点的男孩去喂猪,自己则领着几个女孩子做饭。
她们早上的饭很简单,就是大饼配咸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