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天命唯汉 > 第853页

第853页(1 / 1)

('

刘盈得意的晃了晃脑袋,冕旒哗哗作响:“当然是我离家西征的时候。爹你还记得许负的老师是谁吗?”

刘邦轻轻颔首:“黄石公嘛,就是故意把鞋子扔在桥下,让子房……让你老师去捡的那个!”

张良捡臭鞋,韩信钻裤裆,咱家这汉初三杰哈……刘盈在心中吐槽,笑着说道:“没错,就是黄石公。”

“我走的时候给了许负一笔钱,让她去找找她的那些师兄弟,然后又在岭南、云中、关中、日南、胶东多地修建天文台,汇总数据,最后就有了这本阴阳合历。”

“如今基本上到了最后扫尾阶段,剩下的就是大量刊印,发行全国了。”

嗯,阳历的数据是他贡献的。

只要找到日影最短以及最长的那天,基本上历法就有了,剩下的就是通过观察以及测算,再慢慢校正。

毕竟有闰年和平年之分。

听到刘盈已经将一切都基本搞定了,刘邦脸上闪过几分黯然。

这就是他想要禅让的原因。

不过他随即洋洋得意起来,捻着胡须说道:“佳儿佳妇,佳儿佳妇……”

毕竟许负是他一眼就相中,然后硬生生给刘盈定下的亲事。

至于刘盈,则是他血脉的延续。

刘盈很是恭维了刘邦两句,旋即昂起头满是骄傲:“今年就不说了,等到搞定那帮家伙之后,我就宣布更换新的历法,然后颁布年号。”

“年号?”刘邦皱皱眉头:“这是什么?”

刘盈解释道:“就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比如过去的周某王几几年,秦始皇多少年,以及现在的汉十八年,都是年号。”

刘邦点点头,笑眯眯说道:“懂了。那你准备改个什么年号?汉二世元年……哎哟!”

刘太公颌下胡须无风而动,蒲扇一般的巴掌扬起:“呸!给乃公呸呸呸!他秦国二世而亡,这么晦气,也值得咱们效法?”

刘邦赶忙从谏如流。

刘盈则满脸洋洋得意地说道:“我准备改元大圣!《老子》言,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所以称为大圣!”

一瞬间,刘邦满脸艳羡。

果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自家小崽子在出风头这件事情果然超过了自己,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刘太公也轻轻捋了捋胡子,他家孙儿天下无双,年号大圣刚刚好!

彼此沉默之间,留守东宫的中行説匆匆而来,趴在车窗上说道:“陛下,大喜!宫中传来消息,说是臧家人子产下麟儿,重七斤六两……”

第104章 张不疑:朕、朕,狗脚朕……

长乐宫。

太阳西垂,高大巍峨的宫殿笼罩在金色的残阳之中,房梁上的张牙舞爪的屋脊兽显得有些狰狞,让人不敢与之对视。

按照中国人惯有的每逢佳节吃吃吃的原则,今天自然也不例外。

所有参加庆典的功候诸王、大小官吏,以及那些须发花白的三老、乡贤,有一个算一个,尽数前往长乐宫参加国宴。

只不过宣室殿内里地方有限,因此许多人就只能沿着台阶一路向下,坐满了偌大的广场。

好在这时候是夏季,天气炎热,因此并不担心饭菜会冷。

于是象鼻豹胎、鹿唇熊掌之类的山珍,花胶鱼翅、干贝鲍鱼之类的海味流水般送了上来,种种难得一见的珍馐美味,经名家大师调理,滋味之美,让人含舌欲化。

尤其是那些斗食小吏,以及从外乡而来的乡贤、三老,他们很多甚至连吃肉自由都没有实现,除了惊讶皇家巨富之外,无不是泪流满面,感慨莫名。

不过在宣室殿中,那些观听曼妙歌舞的功候诸王,两千石以上的大佬则对此很是习以为常。

许多参加过不止一次国宴的权贵高官,甚至觉得面前的珍馐百味,比不上他家里厨子文火慢慢烹煮的一碗小米粥……

返璞归真,不外如是。

因此和宫殿外的狼吞虎咽,觥筹交错不同,宣室殿中的大佬一派优哉游哉,虽是赴宴,但心思全在社交之上。

尤其是宾客齐至,但主人却一个都没有来,只有齐王刘肥坐在丹陛最下的位置,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和几个熟人举杯共饮。

“陛下呢?”

“哪个陛下?”

“还能有哪个,当然是从前的太子,如今的皇帝陛下!”

“没见。”

“没见你插什么话?当心乃公揍你!”

“……”

“我听人说陛下喜得一子,此时和两位太上皇携手去了东宫……”

“哦!那理应先去那里。皇家子嗣绵延,吾等这富贵才能长长久久!”

“是极是极!吾兄说的不错!不过说到富贵,尔等听没听说,如今这棉花的价格一日三涨,买到既是赚到!”

“嗯?君候可有门路?说来听听,说来听听……”

……

东宫。

刘太公怒目而视,头上冕旒哗哗作响。

在他对面,刘邦缩着脑袋,满是皱纹的脸上一片委屈之色。

“让你早几天搬出来你不搬?如今皇嗣生在了东宫之中,成何体统?”

刘太公用力顿了顿手中拐杖,如果不是因为这时候窦漪房等人都在,老头早就追着他那个不省心的儿子满地乱跑了……

刘邦默默向后退了半步:“我也没想到不是?巧了、真的是巧了……”

刘太公怒视一眼,不再言语,只是等着宗正的人将玉碟送来,好将新生儿登记在册。

臧儿生的这个儿子比刘启和刘德出生的时候更重,再加上生在了刘盈说自己要改元大圣的这个时刻。

因此刘太公给这个新降生的重孙起名为刘弘。

弘,大也。

刘盈对此没有意见,甚至私以为比刘太公比刘邦起名的本事强不知道哪里去了……

毕竟刘邦给那个小胖子起名刘肥,望文生义,而刘太公给另一个小胖子起名刘弘,就显得很高大上了……

……

身毒。

散发着清冽绵长气息的河流左岸,是名义上统治着印度次大陆的孔雀王朝的都城,华氏城。

沃野平原之上,除了一块块生长着棉花、水稻的农田之外,最显眼的就是大小不一,但如森林般茂密的佛塔,林林总总,八万四千座。

当然了,只要心诚,十几块泥砖垒起来的也算……

这些,都是在有着‘护法名王’称号的阿育王敕令下所修建而成,为的是彰显王朝的强盛,以及他自身的虔诚。

如今,在阿育王留下的那座金碧辉煌的王宫中,盘膝坐在地毯之上的,是试图励精图治,重现祖辈荣耀的孔雀王。

嗯,这并非他无名,而是听从了一个总是带着花纹小帽的商人蛊惑,禁止国内之人称呼他的名讳,为他塑像,因此久而久之,就连他自己都快忘记了他的名字究竟为何。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觉得,恢复祖辈荣光的时刻到了。

孔雀王朝同样信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理念,国内所有的土地,理论上都归属于国王所有,所有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都是国王的奴仆。

因此他们不仅要缴纳土地税、商业税、手工税,甚至连出生和死亡也要交税!

不过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孔雀王通过这么些年的横征暴敛,筹集了大量金钱,从大雪山北面那个名叫做‘汉’的国家换取了大量制作精良的长刀短剑!

这,是他重现祖辈荣光,打败那些割据一方的军阀的保障!

只是这还远远不够,他还想要更多。

比如汉人那种如鱼鳞一般密密麻麻,一看就很高大上的铠甲!

有了这些亮瞎人眼的甲胄,再加上那些训练有素的摩罗(武士),恢复祖先荣光必然不会吹灰之力!

于是他叫过身边一个名叫普沙密多罗·巽伽的心腹大臣:“去问一问,汉人商贾的船队来了吗?棉布堆成了小山,需要尽快卖掉……另外,那种铠甲多多的换来!”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