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邦脸上一囧:“对哦,乃公怎么把这个给忘了!都是你这竖子,为何不提前提醒乃公,定然是在存心看乃公的笑话了!”
我真是哔了狗了……刘盈很想吐槽,但他今天是来找甲方爸爸打钱的,所以和气生财,于是一脸谄媚地说道:“是是是,都是我的错。”
张良愣了一下,低下头一言不发,本能的觉得对面的老家伙今天要遭……
刘邦则很满意的点点头,儿子长大了,懂得在他人面前给老子留脸,这让他很是欣慰。
于是他看着刘盈,一脸慈祥地说道:“那你说,你有什么好办法?只要能解决煤矿运输的问题,让长安城的黔首用上和从前一样低价的煤炭,所有的一切困难都由乃公帮你解决!”
刘盈将手伸到刘邦面前:“很简单,打钱!”
注1:壶口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尚书·禹贡》,‘既载壶口,治梁及歧’,‘壶口、雷首,至于太岳’。
唐代《元和郡县志》将壶口称为石槽,说河中有山,凿中如槽,束流悬注七十余尺。
嗯,之所以有很多壶口,主要是古代文人财力有限,不足以亲临壶口瀑布,因而就有了很多处壶口,甚至还有将壶口和龙门混淆的……
其实不只是记载地理的文人,比如《天工开物》,里面的很多‘奇淫巧技’都是宋应星囿于财力无法复原,道听途说而来,然后凭借想象力现场创作……
和《天工开物》类似的,还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毕竟李时珍不是神农,不尝百草,药性药理很多都是要臆测……
第155章 刘盈:好耶!
“很简单,打钱!”
刘邦看看刘盈,有心反悔,但又看了看张良,心中又有些骑虎难下。
但下一秒钟,他心中又泛起了狐疑。
张良一贯喜欢装病到处游山玩水,但为何今天不装了,到长乐宫陪他对弈聊天?
就偏偏是在这个时候,他家的讨债鬼就上门要钱了?
阴谋!
一定有阴谋!
刘盈则准备趁热打铁:“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孟子还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如今父亲为大汉的皇帝,代天牧民,统御万方,不说如墨子那般把毛发都拔光了,哪怕是为了让长安城的百姓用上廉价的能源,也应该慷慨解囊才是!”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父亲又何必吝啬?”
刘邦虽然有些不舍,但现如今氛围已经烘托到了这里,于是起身走到偏殿,少顷后拎着一串钥匙走了出来。
“拿去、拿去,乃公最讨厌别人在乃公面前掉书袋了……另一把的钥匙在少府棘丘侯那里,等下你自己去找他要!”
刘盈美滋滋的接过钥匙,别在腰上,正要起身离去,却突然被张良一把抓住,眯着眼睛问道:“多日不见,也不知太子的功课做得如何,臣向你推荐的书有没有好好读?”
于是,刘盈的笑容消失不见,顶着一张苦瓜脸,有些弱弱地说道:“读、读了……”
张良点点头,问道:“你方才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又说,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那么我问你,你觉得二者的区别在哪里?”
我要是说他俩一个道家,一个墨家,应该会被当场打死的吧……刘盈挠挠头,沉思片刻说道:“二者思想的最核心都是天下,但墨子强调整个天下的利益,所以墨家言,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因此摩顶放踵利天下。”
“而扬子则重视天底下每一个人的利益,着重强调整个天下的利益是由无数个黎民的利益组成的,因此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张良看看刘邦,笑着点点头,再度问道:“那太子觉得,二者谁可大行于天下?”
啊这……刘盈愣了一下,强行忍住了翻张良白眼的冲动。
毕竟墨家如今大猫小猫三两只,从之前的世之显学,彻底变成了一家之言,只在父子兄弟之间传承。
至于另一个被吹逼成‘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杨朱学说,如今除了在故纸堆中可以找到只言片语之外,再也没有了传承。
所以,别说是大行天下了,这两家的言论能不失传,全靠着刘盈从天下搜集并编纂成册的《大汉百科全书·诸子百家篇》……
刘盈继续挠了挠头,带着几分撒娇地说道:“老师,别闹了……”
张良脸一黑,在刘邦呵呵呵呵的笑声中,犹自不甘心地问道:“就问你,假如这两家都传到了现在,谁能够成为和儒家黄老并驾齐驱的学派?”
刘盈摇了摇头,非常肯定地说:“谁也不行!”
张良侧目问道:“何以见得?”
刘盈字斟句酌回答道:“春秋以降,礼崩乐坏,列国纷争频频,相互侵略、损以利亡,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轻死!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内,发生了483次战争,于是古之先贤,就在思索一个问题。”
“嗯,准确的说,是三个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也就是现如今的列国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以及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前两个问题,先贤们早就做出了解读,那就是周天子势弱而诸侯强盛,周人建立且维持的秩序在逐步瓦解。”
“就像墨子说的那样,无君臣长幼之节。”
“然而对于第三个问题,也就是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各家学派却并没有达成共识。诸子百家就是在这些分歧的矛盾上产生的。”
“杨子曰,古之人,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内者,物未必乱。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暂行于一国,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内,可推之于天下。”
“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损,人人自重自爱,不就各安其所,天下治理了吗?”
“无独有偶,我听闻西方有一个姓柏名为拉图的贤者曾言,正义就是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即各守本分,各司其职,所以正义的落脚点是一种秩序……每一个人都按照他的禀赋,安于他所属的位置。”
在张良轻轻颔首,准备回去后就去市场或是弘文馆找找这个‘柏子’的著作时,刘盈接着说道:“可这其实都是空想罢了,正如孔夫子所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刘盈看了看有些懵逼的刘邦,举起手中的茶盏看了看,发现这就是几文钱一个的大路货,于是啪的一声摔碎在地上。
然后,不等刘邦发怒,继续说道:“杨子的说法,就相当于面对着这个已经碎掉的茶盏,让每一个碎片都做好自己,然后期待着有一天,茶盏能够将自己修补好……”
“这很明显是不可能的。所以杨朱之学可兴盛于一时,却不可兴盛于万世。”
“至于墨家,同样是人民的选择。”
“墨子之言初闻悦耳动听,让人热血沸腾,但人人都说墨家好,可人人都不愿去做墨者。”
“庄子云,今墨子独生不歌,死不服,桐棺三寸而无椁,以为法式。以此教人,恐不爱人;以此自行,固不爱己。……虽然,歌而非歌,哭而非哭,乐而非乐,是果类乎?其生也勤,其死也薄,其道大觳。使人忧,使人悲,其行难为也。恐其不可以为圣人之道,反天下之心。天下不堪。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离于天下,其去王也远矣!”
“也就是说墨家反对娱乐,实用至上,不求物质享受,只求一心奉献,穿破衣服,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生不歌,死不服,不为他人操劳到把腿磨细了、小腿毛都磨光了(腓无胈,胫无毛)的人,不配称为墨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