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天命唯汉 > 第455页

第455页(1 / 1)

('

其实他招聘隐官之人的原因,在于很低廉的代价承包了分给他们的土地,以及支付比肢体健全之人更低的工资……

毕竟,这些已经跌落泥潭的人,没有和刘盈议价的资本,有的只是感恩戴德。

事实上,也是如此。

在工厂打工,比在家里那一亩三分地里要赚的多。

萧何收回手,看向远方微微出神:“那里,就是你说的拦水坝吗?”

他记得刘盈在最初的时候曾经说过,要想给水车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就必须要先修建拦水坝,调节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

这也是为什么纺织厂要建在这片蛮荒之地的原因。

农业无水不行,如果建在人口稠密之处,很容易会因为抢夺水源的问题和下游的农户打起来……

刘盈顺着萧何的目光看去,轻轻点头:“正是拦水坝,不过……”

他在犹豫,要不要将那项还没有验证过的新东西让萧何知道。

嗯,就是利用修水坝的时候,在另一边修个水电站。

小功率的水轮机。

这种技术其实很简答,就是挖一个向下涡轮形状的水道,让水快速通过,然后再把发电机的转轮放在水道中让水力带着转起来。

至于发电机的制作就更简单了,找个有闪电的雨夜,在地上插一根大铁棒让闪电劈一劈,将铁棒内杂乱无序的磁畴的方向梳理一下,然后铁棒就变成了磁铁。

当然了,不是永磁。

然后,就是利用电磁感应,开启电气时代……

嗯,只是开启,距离真正大规模利用电力,中间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这里,只是刘盈的一个试验场。

水力发电,然后将电流通过刷了漆的用作绝缘的电线引入厂房,点亮灯泡,创造一个不分昼夜的工作环境……

大工厂生产的雏形,就此诞生。

之所以说这里是试验场,就是因为水轮机组需要大量的工人和工程师进行维护,而隔壁大汉公学中那些只掌握了一丢丢相关知识的学生,将在这里边学习边实践。

接下来,就是将所有都交给时间,等待着他们掌握所有相关的知识,如同星星之火般散出去,点亮整个大汉!

刘盈身旁,见到刘盈不想说,萧何也不打算多问。

此行,他收获颇丰。

尽管,付出了更多……

第113章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野猪刘盈显锋芒……

泾水以东,九嵕(zōng)山。

嵕者,山梁也,因此处山脉有‘一峰突兀,九梁环拱’之势,所以得名为九嵕山。

嗯,李二的昭陵就在这里。

刘盈漫步在山脚之下,身后跟着泾渭分明的两队人。

其中一队年龄偏小,虽然肤色黝黑手脚粗大,但从满脸的稚气就可以看出,这帮人中最大的不过弱冠之年。

这是大汉公学的学生,刘盈因为个人的经历,往日里和他们很亲近,所以他们走到哪里,都是脑袋微扬,满脸骄傲的样子。

只不过从他们肩膀上扛着的器械来看,这是一群土木狗……

今天他们跟着刘盈来这里,是来做测绘,然后完成自己的毕业设计。

修渠。

准确的说,是在发源自北方山区并注入泾水的甘谷水旁,挖一条通向渭水的水渠。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周边几个县的灌溉面积,而且还可以给渭水补充一定的水量,好将积淀的泥沙冲走,方便渭水通航,转运粮食及工业产品。

而且他们不光是修渠,还要再设计若干人工水库,方便调节水量,避免洪涝灾害的发生。

当然了,如果条件合适,还会预留下水力发电站的位置。

虽然这些工程听起来很难,有一种劳民伤财的既视感。

但古人修运河水渠之所以很费劲,往往留下罪在当代的骂名,其主要因素在于不知道如何有效测量海拔高差,以至于后世编纂的一部《中国水利史》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些字,就是‘水不通’、‘不能通’……

想想吧,在农业社会,征调成千上万民夫大干了十年八年,消耗了国帑无数,再加上不人道的管理方式,以至于民夫死伤无数,关键是付出了如此惨痛的代价,最后水渠运河神马的还没有通水……

所以,莫道石人一只眼的事情自然就时有发生。

而现在,有了刘盈搞出的初级版水准仪和游标经纬仪,虽然精度还是不高,但测量高差绘制地图还是没有太大的问题。

反正关中是一块凹陷的盆地,水流天然会向盆地中心流淌,水渠的设计图纸误差个十米八米的,影响不大……

刘盈和如他当年那般骄傲的小萌新交代了几句,然后带领另一队人沿着九嵕山的山脚向东而去。

那里,矗立着一座废弃的秦国宫殿。

望夷宫。

嗯,就是留下了指鹿为马,以及胡亥被赵高干掉的那一座宫殿。

这里在秦国早期,是抵御北方义渠以及其他戎狄部落南下入侵的一座前线指挥部和堡垒。

但后来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后,秦国将北方的边境拓展到了内蒙和宁夏一线,望夷宫就从堡垒变成了专属于秦王享受的园囿。

只可惜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望夷宫逃过了被戎狄焚毁,却没有躲过南蛮(注一)的毒手,最终被洗劫一空,化为废墟。

刘盈这次来,自然是想要将这里利用起来,比如修建一片休闲度假山庄,然后高价卖给那帮贼有钱的暴发户。

比如樊哙、周勃、夏侯婴,以及自废王号的臧荼、申阳和赖在栎阳不走的代王刘喜,想要朝拜刘邦之时有个安稳住所的楚王刘交、荆王刘贾等诸侯王。

也因此,他才会亲自带队来这里搞测绘,然后给出具体的设计图。

这年头,人傻钱多事少的甲方,真的是不多了……

荒芜丛生中,刘盈和身边几个老工师小声嘀咕,商讨着如何拆除眼前的断壁残垣,重点则是宫殿主体下方那些动辄高度在十几二十米的台基。

这是沿用自周朝的建筑风格,高耸入云的宫殿能够彰显国君高高在上,凌驾于万方的威严。

当然了,另一个原因在于建筑技术的落后,无法平地起高楼,只能通过这种手段来让人心生畏惧。

所以,这也是刘盈要带着这帮老工师前来的原因。

昔日秦朝曾有律法,开工大兴土木之前,需要先由当地的工师前去现场测量规划,计算出具体需要多少劳动力以及工程量之后,才能上报申请动工。

让这些老工师参与到拆除望夷宫遗迹的项目,符合刘盈一贯的思维方式。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来完成。

绕过坍塌的廊桥走向北方宫殿群的时候,刘盈隐约在旁边的灌木丛中听到了些许奇怪的动静。

下一秒钟,一头足有小牛犊大小的野猪从灌木丛中冲出,长长的獠牙向外弯曲,让人不寒而栗。

很明显,随着望夷宫的荒废,这里成为了野生动物的天堂,刘盈一行无意中闯进了这头野猪的家。

刘盈身旁,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随扈的甲士,而是那些头发斑白的老工师。

刷刷刷几声过后,老工师们长剑出鞘,不过并没有直接冲向野猪,而是不慌不忙的将剑柄塞进剑鞘之中,形成了一根根长度接近两米的短矛。

行家啊……刘盈目瞪口呆,不仅是因为这群人的勇气,而是因为他们的临危处事不慌不忙,尤其是将长剑组合成短矛的行为,让刘盈想起了《水浒传》里好汉们常用的朴刀。

官府禁止百姓携带长兵器的情况下,将短刀和木棍分开来携带,既不违反朝廷法令,而且有战斗需求时再组合在一起,就是一把居家旅行必备的神器。

只是不等老工师迎战大野猪,刘盈身后的甲士从腰间解下蹶张弩,电光石火之间完成上弦、放置弩矢的动作,笔直指向狂飙而来的野猪。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