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不过毕竟血浓于水,刘信是长子长孙,老老刘气消了之后,还是旁敲侧击的说了几句。
于是,刘盈就将刘信强征入伍,安排在自己身边担任郎将,这样既不用上前线作战,而且战后还可以分到一点功劳。
虽然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改封一个和自家有血缘关系的彻候不算什么难事。
但毕竟羹颉侯这个名号的意义特殊,朝令夕改的话刘邦也会有些下不来台。
有了战功之后,一切就都好说了。
……
同一天。
雁门郡,马邑城。
鼓角轰鸣,蹄声急骤。
利箭穿云,人如潮涌。
偷袭马邑城的行动被韩军识破后,匈奴人开始全军压上,试图以人数优势将马邑城直接淹没。
此刻在马邑城周边的河谷中或驻扎或攻城的匈奴人,保守估计有十万骑之多!
不过韩王信躲在一面塔盾之后,脸上却丝毫没有担忧的神色。
尽管马邑城中只有一万出头的守军,总人口也不超过六万,但凭借这眼前这套今非昔比的城防工事,韩王信有信心,他能守着这道城墙直到老死!
最重要的是,他通过城下那些做匈奴人打扮的秦军射到城头的箭矢判断,对方这样的攻势,最多持续一个上午!
毕竟,打仗就是打钱。
第一天的时候,城下的匈奴人射上城头的箭矢,箭杆坚硬,箭镞锋锐,箭羽笔挺,一看就是从秦国武库中取出来的上品。
而现在射上来的羽箭,箭镞尽管依然锋锐,但箭杆的质量下降的不是一星半点,一看就是失去了秦国的考工律而自行制作的。
但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箭羽。
这种东西类似于后世的火箭尾舵,飞机的垂直和水平尾翼,起到稳定横向、纵向的作用。
有钱人或是贵族通常会选择诸如老鹰等猛禽的羽毛充当箭羽,但军队或是普通人使用的话,还是会选择相对廉价的大雁或是其他家禽身上长而笔挺的羽毛。
猛禽的羽毛获取不易,再加上匈奴人并没有成熟的家禽养殖业,所以羽箭必然是射一支少一支。
但这是没办法的事情,虽然匈奴人招募的秦国降兵掌握着攻城的方法,但那是针对战国时期的老式城墙。
强如项羽,尚且折戟在了荥阳城下,如今这些故步自封的老秦军队,又如何能够攻破马邑城的城防工事?
最要命的是他们之中并没有善于打造攻城器械的工师,这就导致了他们在攻城的时候,只有一种战法。
蚁附。
也就是踩在临时组装的云梯上,顶着城头流星般砸下来的滚木礌石强行登城。
在这种战术下,羽箭压制城头韩军的行为就一刻都不能停下!
城头上,守城的韩军心里乐开了花。
敌人射上来的其实不是箭矢,而是钱!
匈奴人此时使用的箭矢,是从秦国武库中收集来的存货,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四棱圆身铁镞箭头、三棱铁铤铜镞箭头、四棱铁铤铜镞箭头。
第一种铁箭头的数量并不多,最多的是后两种,也就是用青铜浇筑而成的箭头。
毕竟战国末期,秦国的青铜铸造工艺早就是炉火纯青,且青铜相较于铁器不易生锈,更耐于存放在武库之中,再加上秦律所硬性规定的标准化生产模式,这就导致了武库中的青铜箭头要比铁质的箭头多得多。
这就是让韩军士兵觉得发财了的原因。
青铜箭头的重量,大约是两枚秦半两的重量,也就是接近二十四铢,每铢大约重0.8克,箭头的重量接近二十克。
这里面哪怕杂质有一半,每根箭头中也可以提取出十克的纯铜!
而十克的纯铜,如果拿到官府的铸币厂,则至少能换回三枚五铢钱!
按照一百二十钱一石小麦计算,每捡到一枚箭头,就相当于获得了一斤半的粮食!
所以,让箭雨来的更猛烈些吧!
马邑城外,和兴高采烈准备发一笔猛财的韩军士兵不同,站在黑狼旗之下的冒顿,眉头紧锁,目光凝重至极。
偷袭失败,汉人的烽火台已经将他大军压境的消息传到了汉国皇帝的耳中,那么接下来,汉国的皇帝必然要率领大军前来救援!
他本以为可以很轻松的拿下马邑城,逼迫韩王成对他俯首称臣,然后在熟稔汉军的韩军带领下,长驱直入,攻下并洗劫雁门郡以及更加富庶的太原郡。
匈奴遭灾,草原上各部的牛羊损失极大。
但单于本部的实力却没有受到影响,归其原因,则在于他当日颁布了止杀令,收降了秦国九原郡和北地郡残余的秦人。
这些人为他农耕种田,所缴纳的粮食,让单于本部的牧人安稳的度过了春天的灾难。
所以,他需要更多善于种田的汉人来给他耕种土地。
冒顿相信,那些被他掳掠走的汉人在了解了他之后,将会和那些秦人一样,成为他的顺民。
毕竟草原部落没有征收苛捐杂税以及徭役的习惯,除了极低的田租之外,剩下的粮食全是对方的……
只可惜现在出师不捷,如果不能攻克马邑城,那么他所有的宏图大志都将不复存在!
尤其是现在,马邑城上高高挑出的那个旗杆上,悬挂着他派入城中,试图劝降韩王信的使者的头颅!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此地的韩人太没有礼貌了!”
冒顿低声咒骂,拳头紧紧攥着马鞭。
强攻不成,劝降不成,所以此刻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了。
那就是从正面,击败那个领兵来援的汉国皇帝!
第79章 刘盈:抄家去了!
代国,代县(今山西省忻州市)。
不怎么宏伟的代王宫中,新任代王刘喜正在忙活着收拾细软。
他,准备跑了!
战报已经传来,西边的韩王信被匈奴人围的铁桶一样,说不定甚么时候就会城破兵败,或杀或虏!
所以,他准备趁着那帮该杀的匈奴狗没有打到代国来之前,提前跑路回栎阳。
虽说弃国而逃是死罪,但他和刘邦毕竟一奶同胞,想来死是肯定死不了的!
大不了这个代王不要了,反正这破地方又冷又穷,他早就待的够够的了!
王宫外,担任国尉的丁复气冲冲策马而来。
所谓国尉,类比于帝国中央的太尉,负责掌管全部的兵马,其实这个职位本应该叫做邦尉,但为了避刘邦的讳,所以改称国尉了。
嗯,同理还有改成了相国的相邦。
丁复在前线忙的四脚朝天,没想到自家大王居然已经惦记着开溜了,心中怒火可想而知。
一母同胞,差的也太大了!
他边向王宫内走去,边呵斥那些收拾着细软的宫人们把东西搬回去。
代国处于边疆,国相由赵相张苍兼任,张苍不在的这段时间里,丁复一直是军政一把抓,威望极高!
而且丁复本人也是参加过楚汉战争的功臣,在军中的威信也不是刘喜这个凭借血缘关系而封王的幸运儿所能比拟的。
在他的指令下,宫女內侍们纷纷俯首听命,将收拾出来的家什又摆了回去。
“哎、哎、哎?谁让你们把东西搬回来了?”
后宫一角,换上了一身短打扮的刘濞匆匆而来,满脸怒气的看着眼前这帮宫女內侍。
在得知是丁复下令之后,刘濞越发怒不可遏。
丁复算个什么东西,不就是抱上了他那个目中无人的堂弟的大腿,居然也敢违抗起他父王的命令了!
于是他怒气冲冲地说道:“把搬进去的东西全给孤搬出来!孤告诉你们,谁再敢违抗大王的诏命,立即打死喂狗!”
刘濞说这话绝对不是口头威胁,刘喜是个老实人,平日里对待宫人十分和善,轻易不会打骂,但刘濞随着身份渐长,越发暴虐,再加上他母亲的溺爱,往日里打伤打死过好几个倒霉的宫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