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盈大吃一惊,双眼圆睁:“大父这话是什么意思?”
刘太公捋了一下头发,反问道:“怎么?你不知道吗?”
刘盈越发莫名其妙:“我知道什么?大父有话不妨明说。”
刘太公笑着解释说道:“那郑国渠是引泾水注入洛水的人工灌渠,东起中山,西到瓠口,用注填淤之水,溉泽卤之地,长六百余里(汉制),灌溉农田四万多顷。”
刘盈上下点头,这些东西他是知道的,郑国渠是一个利用两地高差取水的人工河道,水流量不大,仅仅够用而已。
所以他挑选建设水利纺织工坊的地方,就放在了渭水以南的‘蛮荒之地’。
毕竟要想获得稳定的水流来推动水车,为纺织机提供动力,需要先修建堤坝,这样一来就会和农田争水,后世里淘汰水利磨坊和水车的原因也是这样。
毕竟枯水期,正是农作物需要大量浇灌的时候。
附近村落为了这个通常人脑子都打成狗脑子了,如果这时候再有筑坝截水的事情,只怕刘盈就真的会被挂在路灯上了……
在刘盈脑海中出现了许多奇奇怪怪场景的时候,刘太公继续说道:“郑国渠虽好,但关中的土层太松,泾水从山里冲出来的时候携带有大量泥沙……”
“泾水一石,其泥数斗,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所以当淤积的泥沙抬高或者彻底堵死瓠口的进水点之后,整条郑国渠就算是废了。”
刘盈点了点头,脸上浮现出凝重的神色。
他最初的时候是以为进水口被水流冲击而损毁,这样的话还能够在河堤铺设砖头混凝土,以延长进水口的寿命,但现在是因为泥沙堆积,这就意味着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了。
毕竟泾水上游是黄土高原,虽然现在降水量充足,那里的植被覆盖面积比后世要多很多,然而黄土高原那厚度超过五十米的酥松土层,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
也就是说在第四纪冰期时,来自中亚的风携带着泥沙尘土滚滚而来,受到了秦岭山脉和太行山脉的阻击后风力减弱,泥沙从空中掉落,层层堆叠成了黄土高原。
所以泾水携带泥沙的问题,不是人力,或者说汉朝这个时间点上的人力所能解决的。
刘盈挠了挠头后说道:“那这么说来,重新修建一条平行于郑国渠取水点的干渠,就到了提上日程的时候咯?”
刘太公愣了一下:“平行于……取水点……干渠?什么意思?”
刘盈解释道:“既然瓠口的取水点快要不行了,那么为了保障那几万顷田地有水灌溉,郑国渠是万万舍弃不得,那么就只能再修一个取水点啦。”
“水是从高到低流淌的,既然瓠口这个地方的海拔高度高于东山,那么换一个和它海拔高差相等的取水点,一样可以引泾水入洛水。”
“只要泾水的流速够快,冲出一条通畅的河道不是什么难事……”
“嗯,工程……嘿嘿,小钱钱!”
刘盈拔腿向外跑去,边跑边说:“大父,我去找将作少府借两个懂测量的工师办正事去了,就不和你玩了……”
第65章 刘盈:事情大条了……
阴山以北,龙城(今外蒙古鄂尔浑河西侧的和硕柴达木湖附近)。
茫茫的戈壁草原上,此刻遍布着从四面八方赶来的马队。
和印象中草原人都住在蒙古包样式的帐篷不同,匈奴人掌握着简单的筑城之法,比如每年召开祭天大会的龙城,就是三座连成一排,均设有城墙、环壕、角台的小型城市。
三城相连,分别代表着匈奴人进行的三种祭祀,既祖先、天地,以及鬼神(注一)。
只是往年间这片水草丰美,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好地方,如今到处可见裸露的土黄色地表,狂风吹过,沙尘乱舞,湛蓝的天空瞬间变得昏黄一片,颇有几分末日废土的感觉。
开春以来,草原一场像样的雨水都没有下过!
所以往年很多在远方放牧的部族,此刻也派人携带着牛马骆驼赶到了龙城相会。
在这里,他们祈求天神和祖先庇佑,让旱灾早早过去,否则的话牛羊必然会大片大片的饿死,而人也同样活不下去!
龙城向南,靠近塔米尔河的地方,洁白的帐篷邻水而建,其中最显眼的自然是冒顿那占地十二个哈那的大帐。
只是让很多从没有见过单于的匈奴牧民奇怪的是,围绕在单于大帐之外的,并不是匈奴武士,而是许多虽然穿着兽皮,但头型却做中原人模样的精壮男子。
这些人,有的是冒顿颁布止杀令后幸存下来的九原郡郡兵,也有的是秦末中原大战,所以逃到草原上谋生的边军。
冒顿将他们编入自己的卫队,不仅送给他们帐篷和牛羊,而且还有匈奴女子做妻妾。
所以这些人对冒顿的忠诚度,要比许多匈奴人更高……
嗯,这一时期其实并没有什么民族主义,人们追求的不过是活着而已,一如刘盈从草原招募的娄烦骑兵和匈奴骑兵一样,活着,更好的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此刻冒顿听着各部落汇报的情况,脸上充满了哀伤的神情。
十年积累,毁于一旦!
凭借着他过往几十年的经验,此时距离草原上的雨季,还有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人可以节约用水勉强度日,但草不能,缺水,再加上毒辣辣的太阳,草叶看上去绿油油的,但其实一碰就碎!
草没了,牛羊只有死路一条,人也只有死路一条!
此刻让冒顿感到愤怒的还有一件事。
河西乌孙!
他本来以为自己击垮了月氏人的主力,凭借着乌孙人的实力,足以将残余的月氏人全部赶出河西草原。
这样一来,匈奴人就可以通过乌孙人,间接掌控着那一大片水草丰美的地方。
和依赖自然降雨的草原不同,河西之地靠的是冰川融雪,所以即便是不怎么下雨,旱情也不是太严重。
如果乌孙人掌控河西的话,匈奴人就可以靠着乌孙人的牛羊度过这次灾难。
但也不知道怎么的,如同丧家之犬的月氏人突然爆种了,和气势汹汹的乌孙人打的有来有去(菜鸡互啄)。
这不仅让乌孙人没有余粮支援匈奴,也遏制了匈奴向西延伸过去的触角,使得他们无法获取极西之地的强力武器。
冒顿虽然招募了不少的中原人,但要想冶炼金属,需要的不仅仅是冶金,还有勘探矿产以及其他的配套技术。
所以这时候匈奴人手中的武器,大多是从秦国府库中得到的战利品,坏一件少一件,支撑不起他们再一次远征月氏人。
毕竟冒顿的眼睛,此时盯着的是南边的邻居。
从南方来的中原商人说了,新兴的汉国解散了军队,给参与战争的士兵发放了大量土地。
邻居屯粮我屯枪。
此刻,正是南下的好时机!
冒顿斥退了那一张张哭丧着脸,请求支援牛羊的部族首领,让人去将萨满巫师找来。
他想要听一听对方的建议。
怎样的祭祀,可以让祖先给予他们南下攻打汉人的箴言!
……
栎阳城西,驼铃响叮当。
去年趁着大雪封山前去往西域的商团,此时趁着冰雪消融,天气不热的时候一路跋涉而回。
堆在库房里腐烂发霉的老式皮甲,如今换成了数不清的玛瑙玉石、挂毯香料,以及马匹骆驼和充满异国风情的胡姬和乐器。
当然了,在赏猫大会上满心羡慕迫切成为猫奴的人,也看到了站在骆驼头上,那一只只形态各异的猫猫……
刘盈拉着满脸大胡子的萧同蹲在阴凉地,向他询问着抗乌援月的进展。
毕竟他希望看到的是个支离破碎的河西之地,而不是铁板一块。
这,不符合他的利益,也不符合大汉帝国的利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