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探花郎 > 探花郎——陌北(71)

探花郎——陌北(71)(2 / 2)

赵铭停顿了一会,再开口便压低了声音,像是怕被躺在床上的赵衡听到一样:其实我觉得要是能让皇叔好好地,就算让我娶商大学士的孙女做皇后,也没什么的。商大学士的孙女,以后总归要嫁人的。就算不嫁给我,也会嫁给别人。既然别人能娶了她做媳妇,我自然也能娶。娶了她,有商大人帮忙,皇叔也不用受伤了。

赵铭打量着沈静神色:沈大人,你觉得我说的不对吗?

又是一个叫沈静不知该怎么回答的问题。

他先将搭在赵衡额头的毛巾换了,揩净了手,走近脚凳:陛下,我能坐下吗?

坐吧。

沈静在脚凳上坐下,本想像对潘小舟那样摸摸赵铭的头,犹豫了下,还是收回了手:豫王殿下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觉得殿下不能娶商大人的孙女。而是希望殿下将来能自己做主,娶个自己喜欢的女子做妻子。

赵铭听完沉默了一会,又回头看看赵衡,小声道:说不定,皇叔也不想娶商大人的女儿做王妃。

君臣还没有聊完,苏佑安已经匆匆赶来。向赵铭行了礼,试了试赵衡体温,又将他肩头伤处纱布撕开,细看了看,回头道:请陛下回避。

赵铭乖乖的转身,沈静将他送出去,交给卫铮,又回到房中,听苏佑安道:叫三个卫兵进来。

沈静依言到门口叫了几个护卫进来。苏佑安对三人安排道:你举好烛台。你们两个,按住殿下肩膀,别叫殿下乱动。

又抬头向沈静解释道:殿下伤处颜色有些不对。得把血挤出来,看看里头是不是流脓了沈先生,你也回避吧。

沈静道:我就在这里。

苏佑安不再说什么,倾倒烈酒洗了手,晾干了手,向左右嘱咐道:压住殿下手臂。

他两手压在赵衡右肩伤处,随即沈静听到赵衡猛然发出一声低呻。

血顺着赵衡脊背汩汩流下,濡湿了床上雪白的棉布褥子。苏佑安站起身来,看着沈静,忧虑道:出来脓血。可见伤口里头还没好。天气太热,再拖下去,怕是要变脓疮。

沈静一下一下抹着赵衡背上的血迹,声音微颤:依你看,该怎么办?

苏佑安迟疑片刻:这个

苏大夫尽管说。

我前两天跟丁爷爷说过,丁爷爷不同意,说太受罪了苏佑安犹豫道,依我说,最好的法子,是将殿下伤处皮肉割开,露出里头的腐肉,尽数剜除。

沈静手上动作顿住。

苏佑安道:这法子是促狭了些不过沈先生,殿下伤口迟迟不能愈合,再拖下去,怕是要误了大事!依我之见,该快快决断了。

还没等沈静说话,床帐下传来赵衡沙哑的声音:就按苏佑安说的办。

当日夜里,织造府中灯火通明。

后院赵衡宿处,人来人往如梭,却一直悄无声息,不时有人端着满是鲜血淋漓的铜盆,从房中出来。

子时过了一半,卫铮才送走了苏佑安。

房中血腥气仍然浓郁,沈静半跪在床头,一直握着赵衡的手,时不时探探他额头的温度。

直到天明时分,一直呻、吟发热的赵衡,终于渐渐褪了高热,在熹微的晨光中安稳睡了过去。

赵衡这一觉直到黄昏才醒,虽仍十分虚弱,但退了热,精神明显较之前好了些。

苏佑安帮他换了药,又试了试额温,起身转头对小有、卫铮道:没有再烧,应当是没事了,剩下的就得慢慢将养将养了。

小有长舒一口气,这才把心放进了肚子,端着粥碗凑近了:殿下,用两口吧。

赵衡皱了皱眉,低头尝了一口,便别开头,有气无力道:妙安呢?

小有笑道:我伺候殿下用也是一样的。晌午见殿下退了热,沈先生才放了心。他熬了几夜也撑不住了,去房里躺下了。

赵衡闻言,勉为其难又就着他手吃了半碗,终于还是不肯就范:孤去看他一眼。

小有端着粥碗,十分为难:只怕这会还没睡醒我去喊他。

不必扰他。赵衡喊住他,一场伤病之后,人仿佛倒退了十岁,你叫人来,抬着孤过去。

天将日暮,府中才升起灯笼,稀疏的光照在廊下,朦朦胧胧。

几个卫兵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赵衡挪到一块又长又宽的门板上,前呼后拥抬着,顺着长廊,悄无声息到了院子西边。

沈静住的依旧是上回来南京时候的西厢。屋子有了些年头,久没有翻修,廊下栏杆的朱漆有些剥落了,窗框的颜色在灯下也仿佛蒙了灰尘。

小有遵照吩咐,悄无声息的推开了门,卫兵将赵衡抬了进去,一直到了沈静床前。卫铮无奈举着一盏灯,微微烛光照着沈静侧脸。

沈静睡得再熟,也难免被烛光扰动几分,眼睫颤了颤,半张开些,瞟了一眼床边的小有和横在门板上的赵衡。

他睡得迷迷糊糊,竟毫无诧异,还在朦胧中对着赵衡微微笑了一笑:殿下没事了吧。

赵衡从门板上伸出手轻握住沈静的:放心吧,孤没事了。

第104章 灯市相偕

赵衡又养了两天方才能下床走动, 期间急报如雪片般从京城飞来。

其中最急的消息便是,明德公收买了掌管宫廷和京城巡防的金吾将, 声称赵衡与赵铭已死在倭人手中, 正在密谋发号诏令,扶赵镌登基。

因此甫能下床, 赵衡便开始亲自理事。

既然他已经平安无事,沈静便想回苏州去。

第二日晚上他服侍赵衡吃了半碗粥, 便跟赵衡提到回苏州去, 却立刻被赵衡否定:眼下局势纷乱。你还是在这里最妥当。

沈静低声道:我是朝廷命官, 擅离职守是重罪。总不能一直在殿下这里。

赵衡看他一眼:皇帝在这里。孤在这里。旁的人, 谁敢问你的罪?

沈静:

赵衡口气略软了些:何况孤如今两手都不便宜, 正需要人在旁帮手。如今孤身边,也没几个能信得过的人手使唤,待忙过这阵子,回到京城平息了事端,孤便不会再拘着你。

沈静犹豫了下, 问道:殿下,这事端容易平息吗?

赵衡轻轻抬了抬受伤的右臂,冷笑着看向一旁:我如今死不了,便是天意。欧阳家的气数,看来是到头了。

接下来,沈静亲眼见识了赵衡的杀伐果决。

两天后,赵衡命丁宝仍然驻守南京,自己亲自带着赵铭一行人动身回京城。

一路北上, 曹丰从河南、方廷祥从山东,纷纷率兵来接应。临近京城时,宣府、大同守将传来讯息,说已经分别派兵往京城驰援。

此时沈静才领会到年后赵衡为何不顾苦寒,亲自带着赵铭、赵镌去北边劳军,原来他那时候就已经埋好了伏兵,只等此时一声令下。

距离京城还有三天路程,赵衡便命放缓了速度。沈静不知他在此处有何机关,直到次日凌晨,侍卫带着两个小太监进来营帐送信。

赵衡右臂伤势已经好了许多,亲自接过来人手中的信,打开看了看,便命沈静立刻代笔回信。

恋耽美

最新小说: 姐姐不说话(骨科) 只能接受这种情感深度的我们(正转炮友 H) 暗火缠颈 神之爱(西幻炖肉合集,sm) [综漫] 降谷从零开始的读档 [综英美] 试论不义联盟的可行性 [聊斋同人] 怪谈宠物情人 荔夏(1v2) 诡秘乐园的契约者 我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