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女生频道 > 探花郎 > 探花郎——陌北(21)

探花郎——陌北(21)(1 / 2)

听起来是不错。小有在旁问道,可是多少粮食换多少盐引,这个须得仔细考虑考虑。

不错。沈静点头道,这个算法也有几种。比如走海上航道,运粮的成本须得核算出来,然后跟购买盐引的价格比较。如果走陆上,运粮成本多少,能换得盐引几年。但不论怎么定这个价格,总归要比朝廷自己运送的成本低才合算。如果真的施行,这个须得好好计算计算。

沈静说完,有些惴惴不安的看着赵衡脸色,又道:我也只是随便想到的若有不当,殿下海涵。

赵衡蹙眉沉思片刻,然后抬头道:妙安不必过谦,孤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卫铮,你现在去请丁宝来。妙安,待会你将此事,详细与丁宝说一说,让他添补添补,拿出一个实际的计划来。

是。

孙平,赵衡起身,大步往外走去,你现在就去京郊大营去点兵。

七月七日,赵衡寿诞当日,晌午时分,织造署的园子里筵席处处,南京六部乃至近前几个州府的长官都齐聚一堂,特意为豫亲王赵衡贺寿。临近开席,几个风尘仆仆的京城太监由锦衣卫护送,携八百里加急而来的圣旨,当众宣读了皇帝为豫王御笔亲书的祝寿之辞。

赵衡这个寿辰,过得不可谓不风光。

与此同时,孙平亲自率五万人马,悄悄往北方而去,为迎战汉王叛军做好了准备。

而沈静,则正在书房里与丁宝商量着如何施行盐引换粮。

丁宝听他说完,眯眼捻着手指半天:小沈啊。你这主意,的确是个好主意。朝廷不花一分钱,就能将粮食运到北边去。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丁宝叹口气,要真做起来,却不简单。此事说难,难在两点。就在于你说的,朝廷把住的这两头。

沈静道:我知道。就是隔得太远,北边收到了多少粮食,户部这边是无法核实的。

这是其一。其实这个也好说。丁宝道,最难的,是其二。你知道现如今盐引是哪里把持的?

自然是户部。

那如果将来开始用盐引换粮了,盐引是谁说了算了?

沈静顿了顿:自然还是户部。

不是,是兵部和北边。丁宝笑着摇头,户部从前卖盐引,每年获利难以计数。如今叫他们把这么大一块肥肉割下来,分给北边和兵部说了算。你说,户部尚书能高兴吗?

沈静听了,不由得又顿了顿:可是如今朝廷有难,户部,终归是朝廷的户部啊。

朝廷有难,户部本该大局为重,慷慨解囊。这个道理也是对的。可是,做起来就未必这样简单了。丁宝语重心长道,你到底还年轻,以后得记着这个道理:户部是朝廷的户部,是皇上的户部,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却未必是了。你这个主意,对朝廷对百姓的确是好的。可是一旦施行起来,谁来施行,谁就把户部和户部尚书以及从前那些靠财势拿盐引的富商,给彻彻底底得罪了。

沈静愣了。

谁来施行?如今这个情况,自然就是豫王赵衡来施行了。

他本来胸有成竹,自以为想出这个主意,可以算是为赵衡解了燃眉之急,也为平叛的士兵提供了缓兵之计。谁知丁宝这三两句话,如一盆冷水兜头盖脸浇过来,给他浇了个透心凉。他前思后想一番,如若果然是丁宝说的这个道理,那他反倒是给赵衡找了个天大的麻烦,不由得低声喃喃道:怎么会这样。

丁宝看他脸色急转直下,忙开口劝慰道:哎哎,你不必如此。我只是给你说说这个道理让你知道,也未必然没有法子化解。

沈静问道:怎么化解?

丁宝笑道:你我是做不到的,那就是殿下要操心的事了。以他的果敢魄力,只要是想定了,总归是能做到的。

第33章 寿诞寿面

沈静与丁宝从上午就在书房中斟酌盐引换粮的事,中间因为涉及北边的事情, 又专门请来卫铮, 向他请教了北边用粮的事。三人一直商议到晚上,才终于把各个方面都理顺下来。

事情有了眉目,三人都放松了些。窗外已天黑了, 沈静这才想起来还没吃晚饭, 忙吩咐下人准备饭菜。不过片刻, 小有就亲自来请了:

丁爷爷, 前头偏厅里去吧。殿下都想着呢,吩咐特意为您准备了一桌酒席,就等着你们这边忙完了正事好去吃。

一行人便到了偏厅,依次落座,小有亲自给丁宝斟满了酒,笑道:殿下特意嘱咐了, 按你的口味准备些好吃的。今日辛苦, 须得好好给您解个乏。他前头还得陪着来贺的大小官员们, 就不能亲自来陪你了。

沈静打眼一看,发现这席上菜品不多,胜在都是些软烂易嚼的食材,一看就是特意为上了年纪的人准备的。丁宝看了看菜品, 也向小有笑道:殿下有心了。

三人已熟悉了,饭桌上也比较随意。丁宝一边吃着饭, 一边道:今日来的大小官员, 一看孙平不在, 只怕心里就要嘀咕了。幸好殿下在这里坐镇,不然南京的人心,这会就稳不住了。

想了想,又向小有道:殿下过了寿辰,就二十五周岁了吧。

小有点头:是。

丁宝搁下筷子,笑道:难怪我总觉得自己老了呢,这日子过得真是快。那时候我在太后身边,看着殿下才这么高点儿,整天就知道围着太后跟前转来转去,整天叽叽喳喳的。太后还为此时常发愁,说殿下性子像只小雀儿似的,不像陛下那么稳的住。这些事想想就跟昨天似的,才眨眼的功夫,殿下已经这么一副沉稳可靠的模样了。跟小时候真是判若两人。

哪里眨眼的功夫,您老看不见,才觉得日子快,我可一直在殿下身边跟着呢。小有也笑着搁下了筷子,掰着手指道,殿下十六去的甘肃,在甘肃待了三年,又去宁夏待了两年,从宁夏又去太原待了三年。这就八年了。

丁宝点头:可不是。这八年,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才磨成了如今这样子。

说完又叹一声:二十四五,这就为陛下担起了半壁江山了。这要是放在普通人家,只怕还像个没长大的孩子呢。太后其实最疼殿下,她老人家若泉下有知,想必又得心疼了。

说着气氛便有些伤感起来,沈静听到这里,起身为丁宝斟酒,笑着劝道:今天是好日子,殿下赐酒席,正该一醉方休,丁大人多饮几杯。

三人又饮了几杯,话头又说到了汉王造反的事儿,丁宝仔细嘱咐沈静道:我们今天商议的这些,依殿下的脾气,这些将来肯定都是要先给陛下过目的。小沈,你回去须得再仔细推敲,然后写成一份规整的奏稿给殿下过目。若不放呢呢心,就先给我看看。

沈静答应着:是。今天又跟着丁大人学了不少东西。

我老了,不如你们年轻人敏捷了。丁宝说着,又蹙眉沉思了会儿,这件事,我们两个到底不是专才。还是得找个户部出来的,明白底细的,帮忙仔细推敲斟酌一下。等我斟酌个合适的人选,最迟明日上午,再来跟你说。

好。沈静点头,那我就候着丁大人的信儿来。

最新小说: 只能接受这种情感深度的我们(正转炮友 H) 暗火缠颈 神之爱(西幻炖肉合集,sm) [综漫] 降谷从零开始的读档 [综英美] 试论不义联盟的可行性 [聊斋同人] 怪谈宠物情人 荔夏(1v2) 诡秘乐园的契约者 我该怎么做? [盗笔同人] 开局系统丢了,我摆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