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计策拙劣,可也是她能想到的办法。
陛下想重用你吗?时笙说出口又觉得不对劲,皇帝只有半年时间了,这个时候重用赵郸做什么。
中山王想了想,默默摇首,自己也不明白皇兄的用意。
晏如听着两个菜鸡的讨论,不觉笑了,装作随口道:陛下想让中山王辅助新君罢了。
时笙提出质疑:殿下素来不管事,如今入朝,是不是晚了些。
皇帝都快要死了,选择赵郸,还不如在两位丞相中选择一位。
中山王与时笙对视一眼,在对方眼中看到了疑惑,其实,自己也很不解,皇兄此举,无异于将自己将她推入风口浪尖上。
平常也就罢了,偏偏传出废太子的消息。
三人都沉默下来,时笙托腮想了会儿,中山王拿起桌上的橘子,剥了一瓣给她吃,何必想太多,走一步算一步。我无心朝政,不愿管问太多。倒是你,如今入宫,可还好?
中山王剥橘子,时笙想去接,冷不防被晏如冷眼看着,伸出去的手又缩了回来,及时道:我不吃,有些酸。对了,时辰不早,你要出宫去吗?
剥橘子的中山王抬首看着她,眼底涌现失望,你不是留我吃午膳吗?
时笙讪笑,我不过玩笑罢了,陛下令你过来,是有试探之意的。
我知晓,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要亲近你。阿笙,这么多年来,我游历山川,见过无数美景,本以为我会流连山水,可是我见到你后,便再也放不下。如今,你成为皇后,我也不想与你长相厮守,只要遥遥一见,知晓你平安便足以。赵郸脸色发红,眼中漾过水泽,盈盈若凉星。
晏如眼睫轻颤,头疼不已,面前一阵发晕,她更是猛地站起身,欲斥责,却发现自己说不出话来。
一字不能言语,她慌得不行,紧紧望着时笙,盼着她能够拒绝赵郸。
时笙面上挂着笑,唇角弯了作浅淡的弧度,她看了一眼晏如,心口暖暖的,坦诚地面对中山王:不瞒你说,我不喜欢男人。
中山王迟疑了下,不喜欢男人是什么意思?
第23章 声音
中山王懵懵懂懂,时笙却要赶客了,吩咐丹青:送中山王出宫。
阿笙、皇后中山王被时笙翻脸的速度惊讶了,前一刻还拉着自己有说有笑,后一刻就能赶人。
晏如抿唇浅笑,装作没有看见,坐在椅子上静静品茶。
她看似闲暇,脑海里却在极力思考,历史上并未废太子,而是皇帝身子不适,不得不退位将皇位传给太子。
倘若真的要废太子,太子与贵妃岂会善罢甘休,只怕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眼下,应该将晏家从太子阵营中摘出来。
遐思之际,中山王被丹青请出中宫。时笙凑至她跟前,你有心事?
我做了一梦,中山王称帝。晏如掀了掀眼皮,波澜不惊的眼眸里映着时笙精致的五官。
时笙蹙眉,小脸立即白了白,你的梦怕是有鬼。
晏如仰面看她,认真道:我说的是真。
时笙却是不信,你吃醋了?
每回中山王出现,晏如或多或少都会情绪失控,方才便有些不对劲,加上现在的话,她断定是醋了。
晏如脸颊微红,也不理会她,只敛下情绪,道:中山王此时入朝,又得时相助力,你想想,陛下是何有意?
时笙听着,眼睫轻颤,确实透着些许古怪。她告诉晏如:陛下只有半年时间了。
半年?时笙心惊,史书记载还有许多时间,如何就只有半年了。
史书所记,或许也不正确。她只能这么安慰自己,不管如何,都需将晏家摘出来。
时笙自言自语,其实,陛下活得久些,对你我是有些好处的。新帝是谁,都不能是太子。如今我将陛下欲废太小的消息传给几位重臣,就想试试太子的反应。他不动,陛下废太子,他动,便是弑君之罪。
晏如沉默,时笙的话提醒她了,太子不会什么都不做。
她笑了,心中有了主意,问时笙:你方才去了何处?
随处走走。时笙见她笑,自己也跟着笑了起来,感觉浑身舒畅,她瞧见皇帝给的匣子,随手拿了起来,里面摆了一对血玉镯。她将镯子取出来,对着天光看了看,血玉质地极好,莹润不说,色泽分布均匀,是一宝贝。
时笙高兴,将一只递给裴晏如,你我一人一个。
你不怕陛下不高兴?晏如接了过来,一只血玉镯价值连城,皇帝出手很阔绰。
时笙扬眉,他不会在意这些细节,其实陛下对后宫之事素来不关切,这才助长贵妃气焰。你瞧现在,他照样不管。
言辞间,少女有些得意,眼眸甚为明亮。
晏如不觉轻笑,眼中的情意浓了几分,主动伸手去拉着她,十指紧握,她才觉心安,陛下仁德,是难得的好皇帝,你我更该谨慎,我决定先回东宫。待大事定后,你去央求陛下留下我便可。
你还是要走?时笙猛地缩回自己的手,眼中蕴着薄怒,你就那么想回到男人身边?
晏如深吸一口气,她知时笙会不高兴,未曾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应,她不想时笙不高兴,偏偏又想不出合适的办法。
时笙,长春宫虽好,可我是太子妃,你是皇后,你该知晓后果。
时笙眼底的光淡了,冷笑道:回去便回去,别再与我说话。
言罢,她走向外间,大声唤来丹青:送太子妃回东宫。
刚送中山王回来的丹青登时一怔,现在吗?
现在。时笙咬牙,吩咐过后,她不忘看向晏如,眼中的薄怒化为无力。一眼过后,她没有多看,急匆匆离开。
丹青不知所措,她悄悄观望殿内的太子妃娘娘,娘娘。
你不必害怕,我现在便回去,你去准备车帘。晏如敛下情绪,神色瞧着有几分不好。
丹青不敢违背两位主子的意思,匆匆去准备马车,又忙将长春宫内发生的事情禀报给皇帝。
小内侍急匆匆去传话,中山王还未曾离开,闻言也是一怔:长春宫的事情都在皇兄眼皮子底下?
皇帝问:二人发生不快了?
奴不知,只是听说皇后极是不高兴。
皇帝轻笑,皇后性子烈,晏如稳重不说,做事也极有分寸。既然要回,你吩咐太子去迎。说完,他顿了顿,想起些许不好的事,便又说道:太子若不愿便罢了。
中山王趁机说道:太子为何不愿?我瞧着太子妃端庄貌美,比起阿岚胜过不少,太子为何瞧不见她的好?
眼中有了人,岂会再看见旁人。皇帝嗤笑,言辞中透出几分不快。
太子有些不懂事了。中山王跟着一笑。
闻言,皇帝更加不高兴了,吩咐道:令太子去迎,倘若不愿也不必做这太子了。
中山王频频蹙眉,这么一来,太子对太子妃会更加不满,她欲解释一句,内侍便已离开了。
她长长叹气,低声说道:皇兄对太子很不满?
皇帝沉默不言语,弑父夺位的逆子,他只会厌恶。
中山王不敢再说了,心里却多了些想法:皇后言及废太子一事,十之八.九是真的。
不过有一事让人不解,太子方大婚,怎地就要废太子,难道不会顾及晏相吗?
****
陛下下旨,太子亲自来长春宫迎接太子妃,时笙眼里揉不得沙子,见到太子后,气得心口疼。
太子与太子妃并肩站在一起,太子为显恩爱,亲自扶太子妃上车辇。晏如也没有拒绝,不过也是隔着袖口扶着他。
她回头去看,时笙站在道上,神情凄楚。
风过无痕,晏如感觉一阵晕眩,心跳得极快,不知哪里的力量促使她松开太子的手臂,抬脚往她处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