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轻轻推开房门,而后轻功一动,揽着瑾安的腰跃上屋檐。
正要离开萧府,瑾安却轻按住我。
“陛下,同我去换身衣服吧。”
也是,我穿着这身衣服去灯会的确不妥。
他的居所在萧府的一个角落里,简直比我以前东宫里的一个杂室还小。
门前的院子杂草丛生,看来长期无人打理。
萧家是望族,每年我赏他们不少东西,竟不舍得对瑾安好一些。
我同他走进房门,便是一股墨香袭来。
为避人耳目,我们进房后没有点灯,我借着月色大概扫了一眼。
一张床,一张案几,几个柜子,便是这间房的全部。
他若无其事从衣柜里取出一套衣物,我接过后,他便转过身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件衣服料子比我平时穿的衣服粗糙太多,但为了应急,我勉强套上。
平日里都有人伺候,这还是我第一次自己穿衣服。
等瑾安转过身来,看我正和衣带打架,他轻笑一声,而后走上前来。
我被人伺候惯了,本来不觉得有什么,但当他微凉的手来到我颈间为我整理衣领时,竟给我一丝坐立难安之感。
他专注地看着我的衣领,手无意识地触碰到我的肌肤,带给我一丝凉意。
我在看他。
夜色晦暗,月光斑驳地洒在他如玉面容之上。我看到他的睫毛投射下一片小小的阴影,他一眨眼,阴影也就翕动起来。
好近。
除了霍临渊之外,我从不允许有人能靠我这么近。
当然,虽然我不喜,但小白也常不管不顾地贴着我。
出神之间,他已为我理好衣衫,抬眼却对上我的视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被他发现我在看他让我觉得有点别扭,于是堪堪移开眼,发号施令道:“走吧。”
人群熙攘,虽然路上没有人认出我二人身份,但我还是买了两个面具。
没仔细挑样式,我付了钱便随手塞了个面具给瑾安,而后拿起剩下的那个。
他戴上我才发现那是个老虎图案的面具,我低头一看,手里的面具是个小猫图案的。
我想要他的面具,但我不说。
于是就这样看着他,也不走。
他会过意来,摘下面具,笑着说:“陛下,臣喜欢您手里的样式,可否同我交换?”
我心满意足地拿到了老虎面具。
他陪我走在熙攘人群之中,我让他牵着我的衣袖,免得在人潮中走散了。
瑾安只是安静地跟在我身后,并不多话,只是路过一个挂着兔子灯的店铺时,他停下了脚步。
一回头,便见他安安静静地看着那些小孩子的玩意,让我说不出感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突然想到,是不是从来没有人为他买过这些东西。
店门口不仅有兔子灯,还有其他动物样式的灯笼,看着的确可爱。
我正想让他挑个喜欢的,掌柜便从店里走了出来。
“两位客官,是否愿意参加小店的灯谜会?”
店家见又有人上钩,搓了搓手,连忙开口,脸上挂着奸商的谄媚笑容:“一次仅需五文钱,猜对便能挑一个灯笼带走。客官试一试吧?”
我本想先拔得头筹,为瑾安赢个兔子灯,结果一连好几个灯谜都没猜中。
冤大头上门,店家笑得合不拢嘴,最后见我实在猜不中,便让我挑一个带走。
我不服输,忿忿地看向瑾安,他眼中带着笑意摇了摇头。
见他不想玩,我正要放下银钱离开,却瞥见铺面上还放着把弓。
于是诧异道:“这是做什么的?”
那店家解释道:“这原是小店为春节准备的另一个游戏,射中图案便得对应的灯笼,但难度太高,没什么客人愿玩,便弃用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来了兴致,拿起那把弓,而后拉开。
很轻,比我平时练着玩的轻多了。
靶子倒是挺大,上面的图案却很小,怪不得其他客人不爱玩。
宫里的教习师傅说我于箭术极有天分,自十岁起,我便箭无虚发,这种游戏正中我下怀。
本想找个兔子图案,却发现这店家抠门得很,居然不把卖得最好的样式画上去。
于是我退而求其次,把箭尖对准一只小猫,而后箭离弦。
箭锋正好落在小猫脖颈下一寸,像是心脏的位置。
我又是嗖嗖几支箭,射向靶上图案,无一例外地精准命中。
掌柜这下笑不出来了,但也只能苦哈哈地去拿灯笼。
我叫住他,只让他给我们一个兔子的还有一个小猫的便可,毕竟我们二人也拿不了那么多。
等我拿到灯笼,转头看向瑾安,却发现他怔怔地看着我,不知在想些什么。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发什么呆。
我把兔子灯塞给他,想来他会喜欢。
小猫的灯则留给自己。
出去之后,每路过一家卖小孩玩意的店铺,我都停下来,然后叫他挑一样。
瑾安无奈地看着我,低声求饶一样:“......陛下”
做皇帝的好处就是显现出来,我才不管那么多,只发号施令:“挑。”
于是他又拿起一个小拨浪鼓。
我并不是想做什么,只是不想再看见他驻足时寂寥的神情。
等路过一家糕点铺,我静静站了一会,而后走了过去。
以前我偷溜出来逛灯会,霍临渊也会抱着小白同我一起。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最爱这家的糕点。
可恶的是我还不能买太多,每次我买了一大堆,他就在后面幽幽地看着我。
傻子,怎么会觉得我一个人吃得完那么多。
我买了一盒他家的招牌糕点,而后塞到瑾安怀里,低头不去看他,有些僵硬地说:“这个好吃。”
想来等他去了河东道,是吃不到这些点心的。
我们一起走了很久的路,等到街上人渐渐少了,我们也该离开。
我把瑾安送回萧家,开门的小厮见是我,连忙惶恐下跪。我允他起身后,他便小跑着去请萧家老爷。
对瑾安这样不好的人,我懒得见。
索性转身离去,走了没几步,便听到瑾安唤我。
“陛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我停下脚步,回头看他。
莫名其妙,怎么一直看着我笑又不说话。
他脸上带着笑,我说不出和往日的分别,但隐隐察觉到一些不同。
在他的视线下,我只能狼狈地转身,低头看着石板,闷闷地说:“三日后启程,自己做好准备。”
我提着一大堆东西回宫,当值的侍卫和太监见他们的陛下终于回来了,一个个都松了口气。
给他们派了赏后,我便走进甘露殿。
喝了酒又逛了这么久灯会,我困得不行,把东西随便往案几一扔,倒头睡了过去。
这一觉并不太平,总觉得有人在床边看我,但数次睁眼又不见有人影。
第二天清晨,枕头边多了一盒采芝斋的点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坐着看http://m.zuozhekan1.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三天后,瑾安便奉旨启程去了河东道。
听说萧家内部很是闹了一阵,但木已成舟,他们也无可奈何,只能把瑾安当作一枚弃子舍了。
我秘密授意吏部把他安排在平阳郡,并派影卫一路相护。
那之后我也会偶尔听说他的消息。
他一开始被同僚排挤,后来借力打力,才抓稳了平阳郡的权柄。
之后又被河东太守看中提拔,便彻底打开了局面。
如今河东道大大小小的官员,都要给他几分薄面,他已俨然成了河东道仅次于太守的人物。
其实太守是我从前提的人,不出意外的话,之后也要一路往上升的。
他对瑾安的提拔,自然也经我授意。
这一番筹谋,既是为他的锦绣前程,也是为了他满腹才华不被萧家蹉跎。
萧家这两年不安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心里清楚,只不过一直没摸清萧家的目的,且没抓到他们的把柄。
父皇是开国之君,当初萧家却等到天下初定才来投诚,显然有些形势所迫的意味,因而也并未得到什么好处。
他当然不会在乎萧家那点不忿,但还没来得及拔掉这根刺,天下便到了我手里。
我倒要看看他们能翻出什么浪来。
如今周国式微,外忧已平,也是时候着手清理内患了。
瑾安留在河东道,便可避开届时萧家倒台的满城风雨。
我没有把这些事告诉过他。
他若当得起我的栽培,也是他的造化。
我正苦恼于如何不动声色地撬动看似铁板一块的萧家,就收到一封急报,说是突厥恐要来犯。
父皇在位时连年征战,早就让突厥国力大减。他们当初不趁着大曜幼主登基时开战,如今又是哪来的胆子?
突厥动作之快,让我不得不怀疑大曜出了内鬼,但为了解燃眉之急,只能先按下不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还没来得及整军备战,便又得到消息,突厥已经拿下十座城池!
好在镇国将军请战,我自然应允。
战报一封封传回京城,我在焦灼的等待中,终于在三月后看到一封捷报。
好不容易从突厥手里收复城池,却又得到消息,河东大旱,平阳尤甚。
随之而来的是一封用血写作的请罪书。
我一手提拔的河东太守,原来竟是个巨贪。往日里拨的银子都被他用来修葺府邸,以至于现在都拿不出钱粮赈灾。
他怕牵连妻小,竟写了封血书予我求情,而后上吊自尽。
我看完那封血书,只觉得脑子嗡嗡地响。
这就是我提拔的人。
若不是此次天灾让他现了原型,将来我将他擢拔入京,又会如何被天下人耻笑?
我手下的人里,又有多少这样的蛀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思及此,我只觉遍体生寒,却又忍不住想到另一个疑点。
瑾安知道多少?
他在平阳郡不可能全无察觉太守行径,又为何不告诉我。
我知他也有难处,任谁都不可能对提携自己的人恩将仇报。
但我的心却也因此泛冷。
跌坐在龙椅上好一会,我才缓过劲来,而后召近臣入殿商量拨银赈灾之事。
我同他们商讨了一夜,等第二日天明,又强撑着精神上朝。
河东大旱和太守自尽的消息应该已经在众臣间传开,他们面面相觑,往日里不少好谏言的臣子都噤了声。
我只觉滑稽,指节轻轻敲击龙椅,饶有兴致地观察他们的神态。
过了好一会,我才沉声道:“朕欲派一人统筹河东赈灾事务,众卿谁愿往?”
无一人说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的目光落在他们惶恐的脸上,心中讥讽,面上却不显。
太傅却突然从一干臣子中走了出来,朝我深深一拜。
他的确是个不错的人选,威信足够,又门生无数,河东那批人不敢不给他面子办事。
心中稍有宽慰,看来到底还是有人真心向着我的。
可我不打算用他,因为我太了解自己这位老师。
若我真派他去赈灾,他骨子里文人的风骨怕是会害得他晚节不保。
水至清则无鱼。
“平身吧。”
我看他佝偻着起身,满头的白发突然让我觉得心酸。
太傅已经很老了,虽然不打算用他,但还是给他个台阶下吧。
“陛下,臣愿主持赈灾。”太傅声音苍老而沉郁:“若陛下愿颁罪己诏,臣即刻便出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愣了一瞬,怀疑是自己听错了。
罪己诏?
我听到自己咬着牙,一字一顿地问他:“你再说一次。”
太傅注视着我,语气古井无波。
“请陛下颁罪己诏。”
我一言不发,看着臣子乌泱泱跪了一片。
我差点忘了,从前父皇在世时,他便是以直言敢谏闻名。
先前否了他乞骸骨的折子之后,太傅消停了很久,我以为他多少收敛了些。
原来是在这里等着我。
“陛下于邦交之事不明,致使先帝和先皇后命丧异国,如今国运偏戾,臣请陛下下罪己诏匡正德行。”
太傅直视着我,想来他为这场审判也等了很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父皇和母后之死是我心中最痛之处,他此番言语力度刚好,恰似周国刺客没能捅进我心脏的刀。
我从龙椅上起身,居高临下地看他。
凭什么?
他是父皇的纯臣,可以只顾念国君安危,可我是皇帝,我做不到用大曜的国土去换自己的父母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