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岁事当长贺 > 分卷阅读417

分卷阅读417(1 / 1)

,不知将会有多少百姓丧命于此,这样的情形十分危险。

班贺上疏朝廷早做准备,拨粮救灾,但他的话只得到了少量附和,大部分官员只因他的立场,就全盘否定了他所说的一切。

尤以负责拨粮拨款的户部官员为主,当众哭诉朝廷钱粮不足,年初就做好了计划如何分配,怎么能因班贺一言就额外分拨?

这些计划外的钱粮由哪里出,又由哪里的百姓负担?地方官员自然也不肯损失自己辖地的财政,大方地往外拿钱。

“这些地方,去年秋收歉收,就已经减免了部分赋税。国库不充盈,它们欠下的,就得从别处补,今年又要拨粮款,周围的州镇百姓苦不堪言。”户部官员诉苦的模样,十足为百姓担忧,瞧不出半点私心。

况且事情还未发生,班贺便信誓旦旦会有天灾大旱,分明是妄测天意,诽谤朝廷,妖言惑众,扰乱人心。

这几个罪名压下来,哪怕是久遭非议的班贺听了也要皱眉。

班贺入宫面见华太后时,华太后也对此发了话,让他不要对其他官员的职责出言干涉。

“那些个六部官员,都将自己手里的权利看得比命还重。你一个工部尚书,这样对他人的职权指手画脚,他们能不像踩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吗?”华太后慢条斯理道,“要说什么,也不该你亲自去说。”

班贺垂首,低声道:“另寻喉舌,也不过是些翻不起水花的杂鱼。臣只是没想到,提议为百姓可能受灾做准备,也会遭到反驳。”

“你是为百姓,户部官员也是为了百姓,都是兖朝的子民,还要争上个孰重孰轻?”华太后嘴角轻蔑的笑,似乎意味着她心中所想与嘴上说的截然相反。

对班贺,她也只能说出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来。难道要她直说,只要是他们所反对的人说出来的话,对的也是错?

“自然人命都是同等重要。”班贺回道。

华太后说道:“全靠文帝在时,你率工部所制造的农耕机械,钱粮这两年才有富余。偌大个兖朝,处处都要钱粮,户部早早做了计划,不愿为还未发生的事情费心,是可以想见的。不过既然你提出了,我已记在心里,只盼能下一场好雨,不要酿成灾祸。”

班贺恭敬道:“太后恩泽,万民定会铭记。”

华太后无声叹道:“我不需要天下人记得我的恩。”

只要皇帝明白她的苦心,华家能平安延续,她方能毫无牵挂地去与丈夫、儿子相见。

苦了云荣那孩子,心善又软弱,受了气也从未在她面前说过什么,她岂能不知道皇帝对云荣的冷落?

华太后起初还不死心地做过安排,后来渐渐明白,她才是导致侄女如今处境的祸首之一,云荣根本就是被母家所连累。

越是插手,越会让皇帝不高兴。华太后索性装聋作哑,现在皇帝与她和皇后的关系反倒缓和了不少。

就算皇帝是阳奉阴违,在她面前也表现得乖顺。皇后时常去看望小公主,话题围绕着小公主,也能同皇帝说上几句话。虽然,必定会有萧妃在场就是了。

这样就够了。只要皇帝不将华家视作仇敌,就是好事一桩。

第282章 天灾

五月初,国境内灾害频发,西南一地出现地震,中旬,又有钦天监上报,两颗流星接连坠地。

到了六月,班贺的担忧应验了。西边果然闹起了饥荒,六城断粮,饿死数千人。

灾情上报到朝廷,华太后一直记着班贺上报的这件事,接到消息反应迅速,立刻下令从周边征调粮食。但干旱范围甚广,能拿去支援的仓储余粮也不多,数量远远不够,华太后又着令户部即刻拨出钱粮救灾。

有人趁机作乱,劫了本就数量不足的粮车,流民哄抢也就罢了,有集结成队的,还拿着武器,俨然成了一伙不可不除的流匪。

为免有官员在其中浑水摸鱼,朝廷不仅调派兵力护送粮食,还要派遣一位钦差监管赈灾事宜。

华明德闻风而动,自请前去赈灾,不用等其他人跳出来反对,华太后率先便否决了。她是要解决问题,而不是为自己添麻烦。

她并未考虑过文官人选,反而目光看向了宫内的人。

华太后有意派身边的大太监福禄前去,但这一想法很快打消。

她是信任身边的太监,但也仅限于这些宦官用得舒心,不会背叛她的层面上。

贪污受贿之类的事,华太后从未管过,也没想过要管。

因为她清楚这是不可避免的,宦官在宫中伺候为的就是地位与富贵,这并非一辈子的事,有朝一日年老体衰不能继续在宫中伺候,想要不落得晚景凄凉,就得要大笔大笔的银子。

平日收受些贿赂便罢了,派人前去赈灾本就是为了督查地方官员,杜绝贪墨赈灾款,绝不能将耗子放入粮仓。

考量一多,派去的钦差人选就很有限了。华太后思来想去,还是决定与皇帝商量一番。

赵青炜来到宁寿宫,毕恭毕敬向太后请安:“太后召儿臣来,所为何事?”

华太后道:“赈灾运粮、监管救灾事宜,需要派个人去,你看,派谁去合适?”

赵青炜笑着道:“太后若是有合适的人选,就按太后的意思办吧。”

华太后听见这样的回答,有些不高兴:“皇帝对身边人能力如何还不清楚么?挑一个能用的人都要我来做主?”

赵青炜见她是真要自己说,这才说道:“太后,儿臣的确有个好人选。陆将军时常领命办外差,办事能力不差,为人可靠。当年先帝派他去往邰州,既能领兵,镇得住地方,又不怕他受贿贪墨,我看派他去再合适不过。”

华太后面色稍霁,点头道:“我记得那事。既然皇帝推荐陆将军,那便派他去吧。”

赵青炜点头:“是,儿臣这就下令去办。”

华太后犹豫片刻,还是说道:“你是皇帝,既然我来问你,那便是让你拿主意,大可以说出来,不必如此支支吾吾。若有不妥,再协商便是,你若总是什么都不说,让朝臣们怎么看待?”

赵青炜面不更色,仍是笑道:“儿臣知道了。不过儿臣总觉得自己想得不够周全,不如太后深思熟虑。不管外臣如何看,能将朝政处理好,谁做决定不都一样?儿臣尊敬太后,孝道本就是我朝开国以来的治国之本,儿臣并未做错。”

听他这样说,华太后心里很是舒服,皇帝真是懂事了不少。

从仁寿宫出来,赵青炜面上笑容缓缓消失,别有深意望了眼头顶匾额。

皇帝是君,太后亦是君,等处理了威胁到他的首要问题,余下的都是可以慢慢解决的“家务事”。

七月,陆旋受命领兵从京中出发,将钱粮运往受灾严重的地区。

运送钱

最新小说: 秘闻(公媳1v1) 不要让疯子进副本!「无限」 AI 三世书 之 五百年的爱恨情仇 野生蔷薇(现言1V1 H) 夫君是狐狸假扮的(1v2) 越界(百合abo) 第3者关系【出轨合集】 没有意义的事情 你就是暗恋我(1V1) 月落归林(古代h 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