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昭有些焦急的在屋中等了半日,终于等到了打探归来的张亮。
后者关上房门,对李昭行了礼,道:“头儿,打探清楚了。蜀王有子共七人,名字分别为杨孝、杨明……等等,并无杨病已。”
“没有?”李昭有些发愣,他仔细想了想复又问道:“会不会是某人的字号?”
张亮复又摇头,道:“某使了钱去问了蜀王府的旧人,所有名、字都一一对过,却无这个字号。”
那便奇怪了。
李昭蹙着眉头,仔细思索了起来,这一想便是好半天。而这一过程中,张亮表现的极有耐心,始终不曾打扰。
终于,许久后,李昭抬起头,对张亮道:“我得再进蜀王府一次,就今晚!”
张亮略有为难,试探着问道:“难不成,用上次说过的那条路子?”
李昭却无所谓的点点头,表示就用这条路子。张亮凛然,应了一声开始去做准备。
李昭则是敲了敲桌子,喃喃嘀咕。
“病已”……难不成,是个在外的私生子?要是这样,后面的动作反倒简单了。
他相信,蜀王愿意大费周章的将这封信递给自己,一定是与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默契。
他递给蜀王的信并未署名,那封信中写的很多内容更是颇为露骨。
他在其中并未多写其余,只是一一描述了杨勇、杨谅之子的下场。杨勇之子已然全部被杨广杀死,杨谅之子还有一个杨颢在世,却是要被幽禁终生的命运。
至于他蜀王子嗣会如何,大可一望而知。
故而,李昭在信中期望蜀王能够给自己提供一些蜀地人脉、资源,而自己则会想办法为杨秀保留一点骨血。
救他本人出来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救出一个不太显眼的儿子就不算什么绝难的事了。
他相信,杨秀在蜀地为蜀王,统管巴蜀之地二十四州军政大事整整二十余年,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死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