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复北战,连豆子贼孙宣雅、石秪阇、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昭遣舟师断其津济,亲率马步二万余邀击,大破之,贼徒散走。
“贼师逃遁,复为周法尚舟师所拒,前后狼狈,获其家累辎重不可胜计。”
“好!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人!”杨广看着手中奏报,连说了数个好来。山东局势他不是不清楚,可他此时已完全抽不出精力加以顾及。
现在,高丽是他的心魔、辽东城是他的梦魇。
不拔了这心魔梦魇,他就没有心思去顾虑其他。
百官、诸将本应顺着他的心意,为皇帝分忧、扫平诸地乱事的。可绝大部分人却总如那杨玄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好在,他麾下的臣子、将领不总是废物,自有贤才是能替他分忧的。
两万余人大破十万贼兵,这一战所得缴获倒是其次,但官军的声势却已翻了过来,一扫冯孝慈身死的颓败。
张须陀随附的奏疏上说:李昭,已然威震东夏了。
信报中写的战事经过很详细,包括李昭麾下家将如何抵挡敌军骑兵冲阵,唤作罗士信、秦叔宝的将官如何包抄敌后,轻骑破阵。
也包括张须陀如何悍勇无双,率领主力撕裂敌方中军……整个战事被描绘的活灵活现。
杨广左手不断抖着奏疏,赞叹连连。脸上的喜意已是毫无遮掩。
连日来坏消息接二连三,攻城进度始终停滞。终于,有好消息了。
皇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前往山东后图李昭、张须陀等人画像来做奏报。
但是,李昭也给皇帝出了个难题。
李昭这番立功,褒扬自是简单,可还要再给他升官么?杨广手指点着桌案,一时犹豫不定,他本是想压李昭十年的。
难不成,这十七岁的年纪,给李昭一个仪同三司?
正思索间,虞世基越众禀报道:“陛下,这李昭虽立有战功,但……他阵前斩杀朝廷将官,此事也该当有个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