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昭第一次看到李世民,觉得有些别扭,因为他总是试图把这张过于年轻的脸和唐国强老师做某种关联……
就实来说,李昭对李世民的初印象谈不上多么惊艳。
因为此时的李世民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模样稚嫩的很。只不过身姿高大挺拔,气质也远比同龄人老成,粗看时总会让人下意识忽略掉他的稚嫩。
一个年纪轻轻的少年而已,更准确来说该是“青少年”。李昭并没有发现后世传说中的那一身“王霸之气”,反倒觉得很像后世追捧的小鲜肉,毕竟他确实有个不错的相貌。
但是,人的气质总是一种很难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的感觉。
虽然面容看起来稚嫩,可李昭却无法将李世民当做一个“初中生”去看待。他在李世民身上看到了自信、从容以及一种尽皆平视的超然态度。
这种气质让李昭有了某种熟悉感,他觉得自己见过这种人。因为过去在他的生活中,他与这种人打过交道。
比如他那位常春藤毕业的师父,家里有一家上市公司,毕业回国后凭着优异的成绩和履历直接面进了红圈所,而后执业的第三年就接手了一位退休叔叔的案源。
能力出众、案源又广、年少多金、温文尔雅,自此成了律所里的无冕之王,是挂着高级合伙人职称的精英律师,是无数客户、同行都愿意争相结交的对象。
李世民似乎也是如此,堂堂国公的家世、大隋贵戚,自小又该是勤于练武,受教于名师。目光如炬、腹有诗书,待人接物、举手投足间都透露着一种渊渟岳峙、从容不迫。
但这般算来,在座的这些侯门贵子们又哪个不是如此?可偏偏对比之下,这个叫李世民的年轻人又显得如此与众不同!
年少却持重、自信却内敛。
既不同于麦家、薛家几位公子的武夫豪迈随意,也不似宇文家的两位那般骄傲张扬,与于钦明、裴宣机这种偏含蓄的性子也是截然不同。
他不像谁,却也不特立独行,但位于人群之中时偏就总是很难让人忽视。
这般看也难怪,没有这样的底子,这个年轻人后面也不可能做下那么多让人瞠目结舌的壮举。
“二郎来的好迟!可是家中缺了好马?”
李世谟笑着打趣一句,自与李世民见礼。但见礼后他忽然一愣,因为李世民身后还跟着个唇红齿白的小少年,从穿着气度看这显然不是他的随从,而且他看得还颇为眼熟。
“这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