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李家被人从“李宅”中赶了出来。二十多头驴子外加十多个被拥挤着赶出宅邸的人聚集在了李宅门口,场面一时有些喧闹。
正如赵德章所预料到那样,崔弘度问了一句是谁寄宿在了李宅,可最后仍然给出了赶人的命令。
毕竟一个只是有过几面之缘的商贾之家,另一个是堂堂大隋国公,两者放在一起做对比时,如何选几乎不需要用到脑子。
不过,他倒也给李家留了一丝情面,吩咐了吏员们不要苛刻待了李家。毕竟李家手上那封行文确是他亲笔写的。
李宅门前,四邻八坊外加行商小贩们聚做一大圈,对着被赶出宅院的李家一行人指指点点。
很多人气色不佳,甚至有些家境贫寒者面有菜色,可谈论起八卦闲事来依旧一个个眉飞色舞。
这些日子里,他们已经听了太多各种版本关于李家的流言。说先是这李家被赵家的赵行本坑了货物,人在异乡无依无靠。
这本就是常事,并无甚稀奇可言。但随即那李家大公子竟是攀上了琅琊王氏的关系,将这事给报复了回来,抢回货物不说还抢了赵家宅院献给了官府。这便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了。
而后那赵家自然不肯落了面子,没去理会李家背后有谁,直接动用能量将李家赶出了客栈,并且不允许任何蓟县人留宿他们。
果然,赵家在蓟县树大根深,无人敢于拒绝。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它该有的样子上。
可翻过手来,那李家公子竟就还靠着攀附的关系堂而皇之住进了李宅,而且那赵家就不敢再动。李家背后之人且还不罢休,竟是直接雇凶杀光了赵行本一家老小。狠狠地扇了赵家一个掌掴。
事情的发展已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整件事也因着这件凶案迅速在蓟县坊间不断的扩散、发酵。
等到今天,赵家的报复终于又来了。
李家又一次被赶了出来,而且看样子没人对他们再做庇护。此时李家人狼狈不堪的挤在大街上被人指点着,很明显现在又是赵家占了上风。
文似看山不喜平,这故事也得跌宕起伏才有意思不是?
这些时日里发生在赵、李两家之间的事情便好似一幕大戏,让围观民众看了个过瘾。
他们此刻甚至巴不得李家和赵家当街打起来。也算是在这物价飞涨的年月里一点微不足道的调剂吧。
赵家如何?李家如何?李家背后又如何?有今天吃什么来的重要?当然没有,那就逃不脱沦为茶余饭后谈资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