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克庄没解释为何突然离开,宋慈也不过问,任由他去了。
从司理狱出来,刘克庄始终不远不近地跟着冯禄和那囚犯,见那囚犯被冯禄带至府衙侧门,放了出去。
那囚犯在府衙侧门外伸了个懒腰,沿巷子走了一段,来到一条大街上,在一间酒肆外定住了脚。酒肆门口张着幌子,上书“青梅酒肆”四字。虽是下午,酒肆里客人稀少,但酒香却是一阵阵地飘出。那囚犯用力吸了一口,嘿嘿一笑,不顾衣服肮髒和浑身血迹,径直钻进了酒肆。
在这家青梅酒肆里,掌柜正带着酒保清点酒水,以为来了叫花子,要赶那囚犯走。那囚犯不知从何处拿出一片金箔丢下,径直上了二楼。那片金箔方方正正,正中有一个小小的戳印,形似一个“工”字。掌柜得了金箔,忙吩咐酒保招呼客人。酒保赶紧跟上二楼,见那囚犯走向临窗的桌子,忙取下肩头抹布,赶过去飞快擦拭几下,请那囚犯入座。
“你们这里什麽酒最好?”
“小店以青梅为招牌,青梅酒最是好喝。”
“先筛两碗来!”
那囚犯吩咐完酒保后,没有坐下,而是双手叉腰,面窗而站。窗外极目之处,天边乌云一层层地堆上来,看来不久便要下雨。
就这麽站了片刻,背后楼梯吱呀作响,一个清朗声音忽然响起:“兄台是在等人吗?”
那囚犯转过身来,看着已经走上楼梯的刘克庄,道:“我等的人已经到了。”
刘克庄盯着那囚犯看了几眼,忽然吟道:“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
那囚犯接口道:“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
刘克庄哈哈笑了起来:“叶籁兄,当真是你!”
那囚犯也笑了起来,道:“一别八年,想不到当年整天跟在我身后的鼻涕虫,如今竟已是如此一表人才。刘灼老弟,别来无恙啊!”
两人攀住彼此的肩膀,都是喜不自胜。
刘克庄见叶籁满身是伤,关切道:“叶籁兄,要不要找个医馆看看,用一些药?”
叶籁指着桌上摆好的两碗青梅酒道:“还有比这更好的药吗?”拉了刘克庄入座,端起酒碗,一饮而尽。
“再筛两碗酒来!”叶籁笑道,“刘灼老弟,我在司理狱里初见你时,便依稀觉得有故人模样,临走时故意吹口哨,就是想看看你有没有反应,会不会跟来,没想到当真是你。”
“你以前就爱两短一长地吹口哨,还揪着我翻来覆去讲那些游侠之事,常把太史公的《游侠列传》挂在嘴边,你不知当年听得我有多烦。你随叶公离京后,我对你甚是想念啊。听说叶公如今已重返临安,不知他老人家身子可好?”
“我爹一切都好,就是重回朝堂之上,烦心事又多了起来。听说你爹也因得罪韩侂胄外放离京,他老人家如今还安好吧?”
“家父身子康健,离京四五年,反倒胖了不少。”
“那就好。还记得小时候,你爹成天逼你习文,一有空便抓你回家,给你讲官场之事,教你为官之道。”
“何止是小时候,家父至今还是这样,只不过他讲得越多,我就越不想做官。”
“可我看刘灼老弟这身学子服,想必是入了太学,将来仕途大有可为啊。”
刘克庄扯了扯青衿服的衣襟,道:“不瞒叶籁兄,我是入了太学,却志不在求官。我也早已自改名字,不称灼字,改叫克庄了。”
“我就说为何我身在武学,与太学一墙之隔,却从没听说过你,原来你早已改了名字。”
“叶籁兄在武学?”
叶籁笑道:“没想到吧!”
刘克庄哈哈一笑,道:“太学与武学素来不睦,势同水火。如此说来,你我倒成死对头了。”
两人各自大笑,举酒对饮。
“刘灼……啊不,是克庄老弟,你这新名字倒是大有深意啊。”叶籁稍作沉吟,“庄者,庄园也,高官贵族之寓所,克庄克庄,我算是明白老弟的心志了。”
刘克庄自改姓名以来,旁人都以为“克”字取自克己複礼,“庄”字取自沉稳庄重,意为谨严持重,唯有宋慈初听其名便解其义,叶籁则是第二个。“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刘克庄端起酒碗道,“叶籁兄,就沖你这番话,我先干为敬!”
又是两碗酒下肚,又是两碗酒筛来,两人慢慢聊起了别后八年来的经历。
叶籁是权工部侍郎叶适之子,年幼时与刘克庄同在一处念学,成天玩在一起。大人们奔波忙碌于世事,以为小孩子什麽都不懂,可那是立志的年纪,两个孩子身在官宦之家,耳闻目睹多了,反倒对官场越发反感。刘克庄醉心诗文,向往一饮一啄、无拘无束的日子,叶籁则心慕游侠,每日习武健身,想着有朝一日能行侠仗义,快意人生。后来韩侂胄掌权,斥理学为僞学,打击异己,叶适名列僞学逆党之籍,受牵连罢官,叶籁也随父亲离开临安,回了家乡永嘉。再后来叶适被起複为官,所任皆是地方官职,职位几乎每年一换,数年间足迹遍布江南,叶籁跟着父亲奔走,见了太多黎民百姓之苦。如今叶适应召入对,重返临安朝堂,叶籁也跟着回来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