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去了四五天了,感觉如何?”王老看到徒弟来了,开口询问道。
嘴上说不担心,可每次徒弟去实习结束,就会仔细看上一遍赵世军记下的笔记,看到觉得不妥之处,还会加上一些批注。
“感觉我欠缺的太多,跟师兄相比我差的也很多。”
这是赵世军的真实感触,很多病症跟他看到的书籍上的内容,会有那么一些出入。每次用药之时,对于药量的把控,会出现拿不准的情况,都要向师兄询问一番,才敢写下药方。
有一次,他明明诊断、开药,都没有任何问题。最后还是被师兄说了一通,觉得那张方子用药有问题。
心中不解,特意问了一下师兄。
冯连成笑着解释道“小师弟你的药方没有任何问题,而且对于病人的身体还有好处,起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可你的观察能力还有些欠缺,病人衣着普通,虽然干净整洁,但衣服上还有两个补丁,那就证明,病人家庭条件一般。
伱没看到病人急切的模样嘛,应该是希望能够快速痊愈。
你的药方需要吃上三四副药,而且其中还有一味药价格比较昂贵,三四副药加在一起,就需要十多块钱,药效很好但见效慢。”
听完师兄的话,赵世军立刻明白,自己只想着如何让病人身体更好,可他忘记了病人需要的是什么,也忘记了病人的经济状况。
就在这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师父会被人叫成怪老头。有的人生病了,即便带过来,也不愿意给对方看。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如果一家家庭条件不好,而他的父亲看病需要很大一笔钱,很有可能会掏空这个家。
你告诉他能治好,这个时候这家人要不要治病?
不治!
那儿子就会被邻里邻居骂成不孝子,如果儿子真不孝顺那骂也就骂了。可能将父亲抬到王老这的儿子,会不愿意给父亲看病吗?
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