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江澈才有此一问。
“我们对这些倒是没太大的讲究,只要是好日子人多热闹点就成。”
“孩子结婚嘛,不图他们能大富大贵,只要以后两人和和美美的生活在一起就好。”
沈立春对这些事情早就看开了,自己当初结婚的时候,老父亲带着八字找了多少个算命先生给算日子,可日子不还是过成了这副穷酸样?
好在妻子虽然对生活的清贫时常会唠叨几句,但是终归他们夫妻俩还算是融洽,并没有因为柴米油盐的事情闹得离心离德。
因此,在结婚日子上他倒没有过多的追求所谓的圆满,只要是好日子人多热闹点就成。
“我现在还一个项目没有完成,过几天新华就要和我一起南下,估摸着最快也得三两个月才能完成。”
“后面的日子五一算一个,今年八一正好赶在周末也算一个,后面还一个十一。”
“这三个日子都好。”
“但是五一我估计是不赶趟了,八一的话正是最热的时候,到时候办婚礼,亲戚朋友来吃席也遭罪。”
“要不咱十一怎么样?”江澈一边看着挂历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一边和沈立春商量道。
“十一可以啊,他们这一代生活在新华夏,用建国的日子作为结婚日,好!”
听到十一,沈立春也同意。
再好的日子能有国家生日这一天好?
正好那会秋高气爽,不管是闺女他们还是往来的宾客都舒服些。
最后两家人经过商量,马新华和沈晓秀谈了这么久,不管是左右邻居还是工作单位的同事都知道了,为了避免年轻人犯错误,也为了堵住那些爱嚼老婆舌之人的嘴,正好趁着这段休整的日子还在家,就让他们俩先把结婚证领了。
“日子选好了,接下来就没我们老爷们什么事儿了。”
“媳妇,你带着亲家和晓秀去看看孩子以后的新家。”
“对了,别忘了把家具本儿给带上,正好让他们看着房间的布局,把家具的样式给定下来。”
“成,我们过去看看房子,你们在家好好喝。”
白玉冰答应了一声,起身回书房取了画册便带着一群娘子军向着大金丝胡同而去。
“这边刚刚归置完还没来得及打扫,大家多看看脚下,别被绊着了。”
当白玉冰带着众人来到大金丝胡同打开一扇小院儿的大门时,不管是马新华和沈晓秀俩年轻人,还是沈母等几位都有些惊着了。
现在房子多难找,大家不是不清楚。
原以为江澈说的房子,就是在大杂院儿里给他们俩找了三间、两间房,没成想居然是一个独门独院儿的房子。
就连一直深信江澈不会亏待了自己徒弟的沈立香也有点难以置信,这可是独立的小院啊,拿着钱都没地儿买的!
“都站着干啥啊?都过来看看。”
“看看哪里有不合适的地方吗?趁现在大白还没开始做,咱们挪动起来也方便。”白玉冰没听到后面没有人回应她,转头一看个个都傻站着。
“妹子,你和江澈平时对我们家的照顾,对新华已经够好了,这要是普普通通的两间房,给了也就给了。”
“可这一下整了一个小院儿,太贵重了。”
“白妹妹,你和江澈说说,这个就算了吧。”
“回头新华的婚房,我给他想办法。”
自打江澈收了马新华为徒,马家的大事小事但凡江澈知道了,就没有不伸手的时候。
三孩子虽然只收了马新华一个,可剩下的俩江澈也没少帮助。
不管是二丫头的工作,还是三小子当兵,江澈可出了不少力。
为了马新华的婚事,江澈忙前忙后都多少回了,年前送他们小情侣那块表虽然她不懂什么牌子,但是能从江澈手里送出去的肯定便宜不了。
就那件事,宁芳英都觉得太让江澈这个师父破费了,现在居然又送了一个小院儿给儿子结婚,哪怕是当着马新华未来的丈母娘面儿,宁芳英都觉得不能收,太贵重。
“师娘,这太贵重了,还是留给小师弟吧。”马新华也在一旁说着推脱的话。
“方英嫂子,您今儿这是怎么了,早上那会儿说着客气话,这会又说不能要。”
“咋了,这是不想让新华认江澈这个师父了?”
“常言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拿新华当儿子不行啊?”
白玉冰也不喜欢一遍遍的拿着‘师徒关系’的事情说话,但是她知道宁芳英的脾气,要是好声好气的和她商量,最后这个小院儿肯定不会接受。
倒不如直接这么说,省的费口舌。
说完宁芳英,白玉冰又转头对马新华说道:“傻孩子,你师弟才多大点儿啊,等他长大结婚还得小二十年呢。”
“新华,别听你妈妈的,这事儿啊,听你师父和我的!这个小院儿以后就是你和晓秀住了。”
“你要是不听话啊,回头我就让你师父罚你抄写整本书。”
和这娘俩磨完牙,白玉冰紧忙招呼沈晓秀娘仨和秦京茹娘仨。
“这边的房子有些少,我就没布置那些没有的房间。”
“三间主屋,右边暂时给新华当作书房用,要是以后孩子大了要单独睡,这间房简单的收拾一下就成。”
“你们的卧室是靠左的那一间,咱们以前不都是以左为尊嘛,我就延续了。”
“因为房间的尺寸太小,卧室我就没给隔卫生间,以后冬天起夜会蛮烦点,不过我在东边的墙角让人给起了个旱厕,不用出门应该还好一些。”
“中间就打算给你们当作客厅用。”
“两间偏房,一间给改成了洗漱间,一间给改成了厨房。”
“靠左墙角盖了一间锅炉房,这样冬天就不用冻手冻脚了。”
“如果你们以后要是觉得房子不够用也没事儿,我找人看了,院子靠右这边还能再该两间偏房,就是以后的院子会小点,其他没什么毛病。”
“晓秀,这是新华他师父以前画的家具图你来看看,要选哪种样式。”
白玉冰走马观花似的带着众人一间房一间房的过……
第430章 他乡遇故人
待马新华领了证,江澈也早已把江铃铃婆媳俩接到家里安顿好了,众人便踏上了南下之路。
出发之前,江澈还预估三两个月就能把南方剩下的几个省份都走完。
毕竟这是七十年代可不是经济繁荣的后世,莫说那些GDP数千亿上万亿的城市现在的城市规模都比不上东三省,改开标兵现在也还只是一个小渔村呢。
可他却忘了好些南方或者沿海的城市早就因为这两年的对外经济已经发生了转变,比如岛城这座鲁省的港口城市,以前因为建设三线和对外经济疲软的原因,港口的工作任务,除了装卸粮食和原材料,基本都没别的活。
现在却不一样,每周不仅有福特汽车装船的任务,每天还有玩具、服装和百货的装船任务,不仅港口一片繁忙,铁路的货运区常年都在招聘装卸的临时工。
若是说岛城在港口的表现还算勉强及格的话,那么在城市的规划和道路的升级规划方面给个不及格都算是江澈手下留情了。
岛城的城市布局和京城、津城如出一辙,工厂的规划那叫一个惨不忍睹!
江澈都不知道用什么词来形容,简直就是瞎胡闹。
用一句话来说:萝卜是萝卜,青菜是青菜。
服装厂不放在纺织厂周边却要从四沧区把原材料拉到城北区。
明明有汽车产业园,就因为要把本地经营低效的包袱抛出去,硬生生在百十公里外的地方弄了个分厂。
城市道路更是犹如一团乱麻,虽然有当地地貌因素的影响,但是江澈居然在交通部门看到的规划居然还是沿用1970年的,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彭城的整体情况比白玉石告诉他的还要严重的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