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陈安陈述,郑副厂长的神色悄然变化,从最初的严肃凝重,逐渐过渡到一种轻松释然。
直至最后,当陈安的话语落下,他嘴角微扬,轻轻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
“小安,非常不错。你能看到这些,证明你已经具备一个合格技术干部,应有的敏锐和深度了。
但是,话说回来,你现在毕竟还太年轻,太过书生意气和理想主义,斗争经验还是太少。
要知道,姚书记、杨厂长、李副厂长,都是经验丰富的革命老将。
为什么他们没有积极响应,将这些文件精神全面贯彻下去?”
看着陈安略显错楞,不服气,又有些疑惑的表情,郑副厂长微笑着教导道:
“这里面学问可大了。
当然,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身处高位,日常琐事繁多,有时难免会有所疏忽。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这两年,我们厂的首要任务是扩充产能,这让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生产上,对其他方面的关注自然就少了些。
但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这几年的风向时常变换。
各种路线、主张、想法,来回反复,让人无所适从。
记得有几次,厂里刚根据上面的指示,热火朝天地干起来。
转眼间,新的文件下来,一切又得推倒重来,甚至还要追究相关责任。
然后再过不久,又有通知下来,说没按原来指示执行,又要追究责任。
这样一来,大家发现,多做多错,不做不错。
于是,大家学会了谨慎,只抓重点,抓大放小,
甚至产生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