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现实显得讽刺又滑稽。这篇让梁承礼惴惴不安的文章发表后,日子过得一如往常。
临近放假,每个人都归心似箭,能安心坐在教室里学习的人不占多数,而心不在焉的学生们偷偷玩手机,自然是选择刷短视频和玩游戏,顶多看看微博热搜,根本没有人在意学校某个公众号发表的一篇文章。
放学的铃声一响起,学生们都像脱缰的野马似的冲出教室。桌上的书本和文具不知是何时收拾整齐的,俨然一副早已做好完全准备的样子。
梁承礼背上书包,再次点开那篇文章,时隔三个小时,这篇文章的阅读量是98,收获了37个“赞”,有2个好友读过。
发这篇文的事,梁承礼只告诉过叶锦程和欧阳惠清,感觉这俩就是这“2个好友”。梁承礼自嘲地笑了笑,不知该喜还是悲。
长假高峰期的客流量不可小觑,叶锦程提前一个星期买票,险些连站票都买不到。
晚一点的火车稍微富余一些,但等到放假这天,连当天最后一趟高铁的票也售罄了。
“幸好回去只有一个多小时,当是坐公交车吧。”梁承礼说,“其实你可以在网上买一个小马扎,折叠款,折起来只有一瓶矿泉水那么大,还轻。平时买不到坐票的时候就能坐了。”
他一边说一边比划。
地铁的车门开了,叶锦程握住他的胳膊,把他拉到自己的身边,方便让站台上的乘客上车。
这一站的人很多,基本都带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大号行李箱就有三个。车门关上时,面对面站着的二人几乎贴在一起,只差叶锦程用手臂挡在胸前,勉强拉开一些距离。
梁承礼往车门靠,回头看了一眼车厢外快速变化的广告牌。那些牌子像是浮光掠影一般,一道道,不真切。他瞄见车门上粘贴着“请勿依靠”的标识,重新站直来。
“你写的那篇文似乎没什么人看。”叶锦程说着,从口袋里找出手机,点开那篇公众号文章,“107个阅读量。”
比放学那会儿多了几个。梁承礼自我安慰道:“也好,既是交差,也不会太得罪人。”
闻言,叶锦程抬眸白了他一眼。
梁承礼憨憨地笑了笑。
没一会儿,地铁到站了。门外候车的乘客不多,车门打开的瞬间,车厢内突然有一个推着行李箱的乘客嚷嚷着要下车。
一时间,车厢内出现一阵骚动,原本纹丝不动的乘客们纷纷走动起来。叶锦程紧紧地抓住梁承礼的胳膊,以防他被移动的人流挤出车厢外。
好不容易,那个乘客下车了。
车厢门徐徐关闭,叶锦程要把梁承礼从车门那里拉回来。梁承礼刚要往前,发现动不了,回头一看,竟是T恤的一角被夹在车门缝里。
两人诧异得对视,扑哧笑出声。
梁承礼用力扯了一下,把衣服扯回来了。
“这校服质量还怪好的。”叶锦程打趣说。
他挑眉:“毕竟是‘新希望’嘛。”指的是校服的品牌。
“你该不会觉得自己很幽默吧?”叶锦程讽刺道。
梁承礼得意地笑,笑罢,若有所思地说:“你这次回去,是要和家里人说明转文的事了?”
他理所当然地点头,奇怪道:“干吗这么问?”这件事梁承礼一直都知道。
梁承礼歪着脑袋想了想,说:“我要不要也转文算了呢?”
闻言,叶锦程大吃一惊,说:“这么草率吗?”
“哪里草率?”梁承礼叹了口气,“你是认为那些你亟需知道答案的问题,要换个途径才能找到答案,对吧?我也是。”
那么,他想知道答案的问题又是什么呢?叶锦程注视着他的眼睛。奈何他们靠得太近,车厢内有些摇晃,看得久了,叶锦程有些许晕眩。
“先前我不是说,之后要好好搞学习吗?”叶锦程解释,“一来,我确实认为学习才是我们的主业,二来,也是想给家人一个交代。”
“交代?”梁承礼不太明白这个说法。
他点头,说:“本来可以挺轻松地上TOP3及以上了嘛,可转念文科,相当于要放弃那些了。虽然谈不上从头开始,能不能保证有之前的成绩,却不好说。不管怎么样,还是想考好一点。他们的担心肯定有一部分是源于这个,‘本来能上析大,结果——’”他耸了耸肩膀。
叶锦程的话音刚落,梁承礼就发现周围至少有两个人朝他们看了过来。为此,梁承礼忍俊不禁。
“干吗?”叶锦程莫名其妙。
“没什么,你说的有道理。”梁承礼敛容,作正经状,“如果说,考上一个好大学,是为了毕业已经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能出国、能去更好的地方作进一步的深造,那我觉得选明面上看来的TOP3肯定没错。但是,如果本来就有更明确的信念和理想呢?像立志做国防或兵工,第一志愿就不一定是TOP3了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