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一日她正在家里和母亲一起归置小定的礼数呢,外头突然有人递了请帖进来,而且还是给蒋明菀的请帖。
蒋明菀都愣住了,自打她嫁给徐中行,离了京城,和之前的闺中友人的联系也就渐渐断了。
这些人不是觉得她所嫁非人不可交,就是自家也一堆事情,根本没工夫记起旁人。
时间一久,原本的那点交情也就慢慢淡了,这次她回京,几乎就没接到什么帖子。
今儿竟然有人给她送帖子,蒋明菀也很惊讶。
不过等到人将帖子送上来之后,她便顿时不惊讶了,反而露出了几分笑来。
没想到竟然会是延宁府的那位卫夫人。
多年不见,她都差点忘了,当年卫知府可是被调入了京城的,这许多年过去,也不知这家人如何了。
不过既然徐中行没有提起过,想来应该是不差的。
蒋明菀没有多迟疑,立刻应下了帖子。
等送帖子的人走了,蒋夫人倒是有些好奇:这是你在外头认识的人?
蒋明菀想着延宁府的往事,笑着点了点头:正是,这位卫夫人是个妙人,当年与我极为交好。
蒋夫人也乐于看女儿多交际,笑着点头:那正好,明儿你就出去走走吧,扬哥儿的事儿我来操心。
蒋明菀自然没有不应的,笑着谢过了母亲。
第二日一早,蒋明菀换了身衣裳便去了卫家。
卫家虽然也是官宦人家,但是到底不如蒋家这样的世家积累深厚,因此住的地方也并不在西城,而是在东城,宅子也并不十分大,只有两进的样子。
毕竟京中的地那是寸土寸金,卫知府也不像徐中行,能一字千金,因此能置办出一个两进的宅子已经是很不错了。
蒋明菀到卫家的时候,早有人在门口候着,见她来了,立刻有人将她迎了进去。
一路畅通无阻的走到二门上,这才下了马车,卫夫人也早就在此处等候,见她来了,面上立刻露出笑来:总算是把你盼来了。
蒋明菀也笑着迎了上去。
多年不见,卫夫人比起当年看着富态了一些,但是气色还算不错,看起来这几年日子应该过得也挺好。
她身后还跟着儿媳妇,蒋明菀看了一眼,就是文哥儿的媳妇,对这姑娘,她的记忆不深,但是如今再看,却发现她长得的确不错,温婉可人,眉目如画。
等众人行完礼之后,这才往后院去了。
卫家地方小,也就不必坐什么轿子了,直接就走了进去,没一会儿就到了正房,去了里屋坐下,文哥儿媳妇又亲自给卫夫人和蒋明菀斟了茶。
蒋明菀笑着接过茶碗道:好孩子,别忙了,快坐下吧,我与你母亲不知多熟,哪里用得着这般客气。
一边的卫夫人也笑着道:是啊,徐夫人说的不差,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气。
张氏听着婆母这样说,笑着道:不过是一盏茶的事儿,没想到却被母亲和徐夫人这般关照,倒是叫我有些无地自容了,母亲就允我尽尽孝心吧。
卫夫人看起来应当是十分喜欢自己这个儿媳妇的,笑着拉着她的手道:好孩子,你的孝顺母亲心里哪能不清楚,不过如今两个孩子就够你闹腾的了,这些细枝末节的倒不是什么要紧事了,你且先回去歇着吧,我正好也和徐夫人说说话。
张氏知道婆母想和这位徐夫人说些私房话,也并不愿意留下来碍眼,笑着道:既然母亲这般说,那我就不打扰您和徐夫人说话了。说完行了一礼,便退了出去。
等到儿媳妇走了,卫夫人这才和蒋明菀道:这次请你过来,还真有件要紧的事儿要和你说。
蒋明菀一听这话一愣,她还当卫夫人请她过来是为了叙旧呢。
不过能让卫夫人如此郑重其事,看起来应该也不是什么小事。
蒋明菀神色也郑重了几分,轻声道:夫人请说便是。
卫夫人也不和蒋明菀绕弯子,直接就道:你们家这回和孟家结亲,只怕是彻底得罪了宫里那位。
蒋明菀没想到她说的事儿竟然是这个,不过对她说的这话也并不惊讶,只道:夫人可是知道了什么?
卫夫人叹了口气:我也不瞒你,我们老爷有个同乡前几年入了宫做了太监,这人的父亲之前和我们家老爷幼时是有几分交情的,后来我们老爷考上了功名,但是这家人却家计艰难,后来他们家实在是活不下去,这才将人送入了宫。
一开始我们老爷还没认出来那位,倒是那位先认出了我们老爷,过来认了同乡,后来断断续续的,那位就给我们老爷传了一些宫里的事情,前几日他突然出宫采买东西,就悄悄来了家里,和我们老爷说了一件事。
原来那位王公子之所以那般不依不饶的逼迫孟家嫁女,倒不是因为真的有多看重孟家小姐,而是因为这是宫里那位王贵妃的意思。
按着那人的话说,王贵妃觉得自家跟脚太浅,想给自己弟弟找个正经八百的文官做岳丈,日后也可以引为援手,因此王家这才上了心,死活都要娶孟家姑娘。
蒋明菀听着这些话,眉峰忍不住跳了跳,她看向卫夫人,轻声道:真真是自找死路啊!
卫夫人一下子愣住了。
她说这话,原本是想让蒋明菀小心王贵妃报复,但是却没想到会听到这样一句话。
而蒋明菀此时却笑了笑道:夫人不必为我操心,既然王家有此心,可见已经走上了取死之道,日后倒是不必再担心什么了。
可是卫夫人还有些迷糊,其实刚一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她就想立刻告诉蒋明菀,可是自家老爷却拦住了他,说如今不是时候,徐孟两家眼看已经说定了,这个时候说于事无补,反倒是冲撞了喜事。
因此她才硬生生憋了几日,这才请蒋明菀上门。
可是她万万没想到蒋明菀会是这个反应。
而蒋明菀自然也不会和卫夫人打什么哑谜,很快就笑着和她解释。
夫人且想,若是王家只是贪图孟小姐美貌,皇上听了只怕也只会一笑置之,只当这是小儿纨绔,胡闹罢了,可是若真是和宫里那位联系起来,皇上又会怎么想?一个宫妃,竟然也敢牵扯政事,如此野心,皇上能够容忍吗?
卫夫人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之前老爷看起来不慌不忙,原来他早就想明白了,却一点不给我透露,白让我着急。
蒋明菀听了这话也是一笑:许是卫大人想要夫人自己想明白呢。
卫夫人摇了摇头:我日子都过得糊里糊涂的,哪能想出这番道理,也是你们这些读过书的人,才能通晓这些道理,看起来我当年让芸姐儿跟着蓁姐儿一起读书,倒也没做错,人若是不能明理,事情放在你鼻子底下你都看不分明。
蒋明菀听着卫夫人这番感叹也没有多言,只不动声色的转移了话题。
说起芸姐儿,不知道如今芸姐儿如何了?
哟说起自家的闺女,卫夫人顿时有看了兴趣,笑着道:如今她公公去了北边做官,她和女婿也一起跟过去了,两人如今已经有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日子还算过得去,女婿明年也要下场秋闱了,听我们老爷说,很有把握。
蒋明菀一听也很为芸姐儿高兴:人都说好事成双,秋闱过了便是春闱,若是能一举得中,这般前程,也总算是没有辜负你为她的一番打算。
卫夫人笑着摇头:也是他们自己争气,我只盼着她能早些来京城,离我近些才好。
蒋明菀笑着点头:总会有那么一天的。
这一日,蒋明菀和卫夫人说了许久的话这才离开。
不过等她一上车之后,原本轻松的神色就凝重了几分。
刚刚她在卫夫人面前说的话的确不假,但是王贵妃竟然有了如此野心,难道是宫里出了什么变故?不然她又何必生了拉拢文官的心思?
翻着前一世的记忆。
蒋明菀却是一无所获,她当时对自己的生活都毫无兴趣,更不用提离她八丈远的皇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