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明菀听着这话,面上闪过一丝柔色,她抚了抚肚子道:我与老爷商议了,等到胎坐住了再给四方报信,免得让他们白开心一场。
呸呸呸!赵夫人一脸嗔怪:这样的好日子,怎么能说这么不吉利的话呢。说完又上手摸了摸蒋明菀的肚子:我看啊,这里头一定是个白胖聪明的孩子!
蒋明菀抿着唇笑了笑:我只盼着他健健康康的就成。
不过还有句话没说,这里头可不是一个,而是两个,龙凤胎。
虽然听着玄乎,但是在蒋家却不少见,她的大嫂就生了一对双生女,两个侄女长得一模一样,特别可人疼。
只是她肚里这两个孩子,性子长相却是天差地别。
不过即便如此,她心里也是欢喜的,她的擢哥儿和芷姐儿也要来了啊。
赵夫人和蒋明菀说了好一会儿的话,直把自己生儿育女的经验都和蒋明菀说了一遍这才住嘴。
蒋明菀自己都有些哭笑不得,她也是生养过两个儿女的人,她倒是把她当成大姑娘了。
不过两人说了会儿话,蒋明菀的心情也好了许多,还忍不住问了问文哥儿的婚事。
赵夫人说起这个就有气,低声道:说起来也是我们门第不显,巡抚大人也还罢了,那位巡抚夫人,可真不是省油的灯,当时你与徐大人说了那个文公子的事儿,文公子又和我们老爷说了,我们老爷听说之后,觉得事关重大,就和巡抚大人也通了情。
结果没成想,巡抚大人对我们老爷还是谢了又谢呢,那位巡抚夫人,竟是一点不知道好歹,说我们家是嫉妒她们姐儿的婚事,说些瞎话来污蔑人家文公子,我们老爷到底是个能忍的,被人这么说到脸上也没吭气,最后还是巡抚大人斥责了夫人一顿,这才没闹出什么来。
蒋明菀听了也觉得挺无语的,她记得有人说过,巡抚大人的这位继妻,出身不显,人还是当时先头那位夫人的娘家亲自选的。
这选的果然巧妙,都精明到脸上了,大事儿上却如此糊涂,根本就没有任何威胁。
蒋明菀也没多说这宅门里头的龃龉,只淡淡道:咱们该做的都做了,至于人后如何,咱们这些外人也就管不得了。
赵夫人十分认同的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到底是人家张家的事儿,咱们这些外人何苦来的。
之后两人再没有说起这个,反而说起了一些家庭琐事。
要放在以前,蒋明菀是十分不喜欢说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的,但是如今也不知是重活了一世,心情也变了,竟也觉得这些日常有趣起来。
等到了中午,蒋明菀留了赵夫人一顿饭,用完饭之后,原本蒋明菀是要亲自起身相送,但是到底被赵夫人拦了,后来是蓁姐儿代她送的人。
等到蓁姐儿送完人回来,她又来了蒋明菀屋里说话。
当时徐中行那一句多陪陪你母亲说话,可算是被她给记住了,这几日一直腻在蒋明菀跟前。
母亲,我刚刚听芸姐姐说,等到她哥哥成了婚,她们家里好像也要给她相看了。
蒋明菀估摸了一下芸姐儿的年纪,眼看也快十五了,的确是该说亲了,不过再一看蓁姐儿,她又觉得有些早了,她的蓁姐儿这辈子可不能这么急匆匆的成婚,得多在她膝下养两年才好。
作者有话说:
先发后改感谢在20220405 18:37:03~20220406 18:12:1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无心玫玫 30瓶;marshmallow 10瓶;樾萻 9瓶;梅子排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2章 、过渡
自打蒋明菀有了身孕, 她一下子就清闲了下来。
里外等闲都不让她经手了,甚至连杨静姝的婚事,徐中行也不让她操持, 甚至徐中行还去了一趟杨家,和他们说了里头缘由。
后来弄得杨家姐弟上门,对她千恩万谢,但是却坚决不让她再操劳了。
这搞得蒋明菀都有些不好意思,等徐中行下了衙回来之后,好好的说了他一回。
但是徐中行面上却没有半分改变,只淡淡道:这本就不是咱们家的事儿, 何必让你费心。
蒋明菀听着这话, 心里既高兴又有些嗔怪:再不是咱们家的事儿,既然当初揽过来了,那就得有始有终, 老爷倒好,明火执仗的上门去和人家说这些话, 不知道的, 还以为老爷对杨家人有什么不满呢。
徐中行听着这话里带着的一丝娇嗔, 倒是难得的语气滞了滞,许久才道:我和他们都说清了,不会让人误会你的。
蒋明菀忍不住笑出了声,自己分明是怕坏了他的名声, 他倒好, 却说不会让人误会自己。
她心里无端的就生出一股甜意, 只觉得徐中行这样冷冷淡淡的模样, 好似也格外顺眼了许多。
因为没了事好做, 蒋明菀便开始看徐中行买回来的话本和游记, 自打上次之后,徐中行又给她买了许多,他们上次看过那个人写的游记。
蒋明菀只把那书当成奇幻故事看,并不当真,但是蓁姐儿跟着也看了许多,倒是惊得她不轻,一脸艳羡的道:这个随笔书生真是厉害,竟去过这么多地方。
蒋明菀忍不住笑:我忖度着,他只怕连他们的省都没出过,里头的许多见闻,都是他编出来的。
蓁姐儿有些迷惑:编出来的?
蒋明菀笑着点头:这些书生们往日为了读书用功都来不及,又哪里会有这个闲心四处闲逛呢?你且看这里写的,他对读书和科举如此了解,而且言语间也有向往之意,说明他也不是什么富贵闲人,可见其中道理了。
蓁姐儿这才恍然大悟,有些生气道:真是个不老实的,竟这样唬人呢。
蒋明菀却并不觉得有什么:想要读书上进,所抛费的银钱在咱们看来没什么,但是放在普通人家身上,便不知多少艰难,这书生不靠家人供养,能自己想着赚些润笔费,已经不知强到哪里去了,你父亲当年为了读书,也曾在书斋抄书,这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
说完她又顿了顿:当然了,骗人总归是不好的,这书生到底还是入错行了,若是去写些志怪小说,想来一定比游记赚得多。
蓁姐儿听了也忍不住笑:母亲说的不错。
徐家母女俩这边温馨和睦,但是张家便不同了。
张夫人满肚子窝火,看着身边坐着的女儿,有些怒其不争:你这孩子,旁人说句闲言碎语,你竟也当真了,你又怎不知这话是不是旁人说出来哄你的?
莹姐儿今年不过十四岁,距离及笄还有一年,按理来说婚事应该不着急的,但是张夫人看着庶女得了好亲,心里便焦急的不成,如今好不容易将婚事抢了过来,便立刻觉得多年夙愿得偿。
没想到还没得意几天呢,就出了这样的事儿。
莹姐儿自小是听惯了母亲的训斥的,如今听她这么说,下意识咬了咬唇,最后到底还是鼓足了勇气低声道:既有风言风语,何不找人去查探一番,自然就知道其中真假,假的自然不必理会,但是若是真的,母亲难道也不心疼我吗?
这话说的张夫人面上神情一僵,许久才又换了一副温和的模样,柔声道:好孩子,这世上的男子,在年轻的时候,总是轻狂些,但是你想一想文家的家教,也不会真的将家中的宗子惯成不堪的模样,如今他年纪大了些,也稳重了,自然也就好了。
原来那位文公子不仅是文家的公子,还是正儿八经的宗子,长房嫡出。
可是越是这样,莹姐儿的心中越觉得古怪:既是宗子,文家也是大户人家,那什么样的闺秀找不到,非得远远的在咱们这边找,母亲你不觉得奇怪吗?
张夫人被女儿的话堵得哑口无言。
她虽然行事不讲究,但是也不是个傻子,自然也知道这样一桩好事儿落到他们头上,里头绝对有问题,可是文家的名头就足以让她忽略掉这些不妥,只想着女儿嫁进世家大族的好处了。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