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回到家,蒋明菀便看见院里乱糟糟的,她还有些奇怪的,平安就满脸笑的迎了上来:太太,老爷遣了人回来报信了,说是明后就能回来了,老爷还买了许多省城的特产送了回来,如今就等太太查看呢。
蒋明菀心下一哂,刚刚还说徐中行不给家里报信呢,这报信的不就来了吗?
她心情稍微好了一些,急忙回了正堂,一进去,便看见院里摆了一院子的东西,吃的用的玩的都不少。
两个孩子一脸高兴的左看看右看看,见着蒋明菀回来了,扬哥儿笑着迎了上来:母亲快看,这是父亲送回来的东西!
蒋明菀看着扬哥儿手里拿着的齐大大圣的面具,心说这还真是符合扬哥儿的审美了。
蓁姐儿这会儿也走了过来,笑着给蒋明菀行了一礼:母亲,父亲这回还送了许多花样新奇的料子来,我之前在京中从未见过呢。
蒋明菀笑着摸了摸一双儿女的脑袋,柔声道:本省地处东南,临近海外,又海贸昌盛,自然有不少外来的新奇样式,你若是喜欢,日后让你父亲多给你买一些。
蓁姐儿笑着摇头:也就是图个新鲜罢了,我还是喜欢咱们自己的料子。
母子几人说说笑笑走进厅堂,之间厅堂的桌上也摆着几个匣子,海棠笑着道:这是老爷让人买给太太和姑娘的首饰,奴婢刚刚看了,工艺虽不如京城的精致,却也新奇有趣的紧。
蒋明菀打开看了一下,果然不错,其中一个红宝石和金刚石做的璎珞很有意趣,蒋明菀将那璎珞递给了蓁姐儿:这个好看,衬你的肤色。
蓁姐儿有些不好意思:这是父亲买给您的,女儿怎么能拿?
蒋明菀失笑:都说了是给你和我的,怎么就成了我的了,且拿着吧,你父亲往常送给我的首饰,我都带不过来呢。
蓁姐儿这才笑着收下了,看着她的神色,也是很喜欢这个的。
而蒋明菀那句话也是没说错,徐中行虽然出身寒微,但是他本人却不是清高不知世事的人,当初在京城的时候,他便凭借书画双绝,在士林中名声鹊起,后来中了状元,他的书画更是千金难求,也是因此,积攒了不少银钱。
后来他又拿这些银钱,在京城置产买地,每年的收益也是不少,如今来了东南,京城那边的产业便交给了蒋明菀的娘家帮忙打理,每年也会送来不少收益。
因此,他对家里的人倒是格外大方,给蒋明菀送首饰钗环不知多少,儿女也从未因为银钱发过愁。
想着这些,蒋明菀倒是越发觉得徐中行这个人难得了,有才华却不迂腐,对妻子儿女也算看重,她当年的选择的确没错。
等一家人高高兴兴的看完徐中行送回来的东西,蒋明菀便让底下人将东西一一分类收进了库里。
两个孩子似乎是有些激动过度了,等收拾完之后,都有些疲惫,蒋明菀便让他们下去歇息了。
然后这才将负责这次押送的书童清风叫到了跟前,问问他徐中行可有什么话捎回来。
徐中行捎回来的是一封信,蒋明菀接过来之后,整体打量一遍,确定没有被人拆封,这才打开看信。
徐中行话不多,写信也少有赘述,因此只有一页半,但是这一页半里的信息却不少。
先是说了一下卫家的事儿,巡抚大人已经上书皇上,要重查此案,后面则是说了杨家的事儿。
这其中,就包括了杨家那位小姐,杨静姝终身大事的问题。
蒋明菀的神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第26章 、回家
上一世徐中行却是从未和她提起过杨静姝的终身问题的, 至于后来杨静姝到底嫁没嫁人,她也没怎么关注过。
如今想来,当时她和徐中行关系极差, 他不告诉自己也正常。
而如今,既然徐中行将这事儿交给了她,那就说明,杨静姝是他心里那个人的概率很小,毕竟想来徐中行也没有替自己心爱的女人找丈夫这样宽大的胸怀。
有了这个念头之后,蒋明菀心里下意识就松了口气。
松完气之后,她自己心里又觉得有些古怪, 她还以为自己早就将这件事情放下了。
蒋明菀沉默了片刻, 一时间心中有些复杂,许久,终于对跟前的清风道:老爷的意思我明白了, 辛苦你送信,你且下去休息吧。
清风道了声不敢, 行了一礼, 这才退了出去。
等到清风离开, 蒋明菀才开始研究给杨静姝找人家这件事。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蒋明菀不用想都知道。
一方面是因为杨静姝的家世和大归的身份,地位高一点的士绅之家可能会有所衡量,但是若是找个普通的寒门出身, 她又怕杨家人不乐意。
一句话总结, 就是容易两头不讨好。
可是这件事既然徐中行已经揽下来了, 那就硬着头皮也得做。
不过想着上一世徐中行应该是自己搞定了这件事, 那她这辈子倒也不用着急, 等到徐中行回来了, 再与他慢慢商议。
蒋明菀定了心意,也就不再多想,只将这封信妥帖的收好。
第二天下午,蒋明菀正和海棠几人在屋里说话呢,玉兰便一脸喜色的走了进来,笑着道:太太,老爷回来了!
蒋明菀一惊,下意识站起身:回来了?到哪儿了?
看着太太少见的失态,玉兰面上笑意愈甚:传话的说已经进了城,马上就到家门口了。
蒋明菀此时也意识到了自己失态,有些尴尬的抿了抿唇,想要坐下,却又想着好歹得迎一迎他,考虑了片刻这才道:让人去喊一下蓁姐儿和扬哥儿,既然老爷回来了,也得迎一迎才是。
玉兰笑着应了。
等到玉兰出去,海棠也在一边笑道:太太,可要换件衣裳?
蒋明菀一愣,看了一眼自己身上半旧的家常衣裳,心里有些犹豫,但是嘴上却道:都老夫老妻了,有什么好换的呢。
海棠隐约察觉出了她的口不对心,笑着拉着她往里间去:好太太,就换一件吧,老爷好不容易才回来了,看着您穿的鲜亮,心里也放心不是。
蒋明菀一时间说不过她,只能顺着她去了里间换衣裳。
等蒋明菀换完衣裳出来,两个孩子也已经来了,扬哥儿激动的在院里走来走去,蓁姐儿也换了一身新衣裳,面上满是笑,仿佛也很期待。
看见蒋明菀出来,扬哥儿高声道:母亲,咱们快去迎父亲!
平日里倒不见他这般亲近徐中行,这回倒是这般积极,想来徐中行一走一个月,他心里只怕也是十分想念吧。
蒋明菀也不让孩子们心焦,领着两个孩子就往二门去了。
蓁姐儿乖顺的搀扶着蒋明菀,笑着道:父亲一走一个多月,总算是回来了,也不知在外头吃住好不好,是不是瘦了。
蒋明菀听着这话心下发软,笑着看了眼女儿,柔声道:有你这般牵挂他,只怕你父亲便是吃住的不好,心里也是甜的。
蓁姐儿听着这话,忍不住露出一个腼腆的笑来。
等到母子三人终于走到二门上,正好看见平安迎了上来,他满面是笑:太太,老爷的马车已经进门了!
正在说话间,徐中行的马车便驶到了二门边,蒋明菀不知怎么的,心里竟然有些忐忑。
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马车帘子便被掀开了,露出徐中行那张清隽的脸。
看着比走之前疲惫了些许,也瘦了一些,但是精气神还在,眉眼更多了几分冷峻的气质,不过在看见他们母子三人时,眉眼间的冷峻便化作了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