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要收藩镇的精兵,人家就给你上交一批老弱病残,说这就是我们的精兵啊,你又能如何?】
【你派人下去查?哎,你敢查,五代第一战神李存勖的人头就是你的警示。】
【所以五代君主的办法就是你藩镇招募兵,那我也招募精兵,那大家一起来扩军,看看谁怕谁。】
【朝廷一边扩军,一边还不敢裁撤前朝遗留下来的老兵们,因为怕他们失去了生计,给皇帝再来个兵变,那乐子就大了。】
【所以五代的统治者就只能把这些士兵们养着惯着,当成祖宗伺候着,但这样一来会怎么样?】
【财政扛不住了呀,那就只能加税啊,老百姓活不下去了啊,一想,那我不如也去当兵算了。】
【于是就陷入了这么一个死循环。】
……
大汉.武帝时期
暗室之中,司马迁斟酌字句,良久才动笔,生怕有所疏漏而引发后人误解。
一句文字写完,或许是举毛笔太久,手腕有些酸累,遂将毛笔放到笔山之上。
看向窗外一眼,想要透口气,却看到天幕所说皇帝与藩镇军备竞赛,将财政压力全部压到百姓身上,百姓苦不堪言,只得也去当兵。
不禁悲叹:“国虽大,好战必亡,五代之乱,更甚汉武也。”
言罢,司马迁心生悲愤,天下百姓何其无辜,刘彻真乃桀纣一样的暴君。我必须留下些什么,用来警示不后人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此行害民,暴政误国啊!
司马迁遂重新执笔,又掏出一卷新的竹简,在写下《平准书》三字,心情沉重的写下一排隽永隶书。
“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入物之税,比三十倍……于是天子乃始拊循百姓,振乏救困,假贷贫民,郡国所被灾甚者,无出租赋……”
……
明朝.太宗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