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秋日还是在最炎热的夏季,这里都保持着清凉与舒爽。即便是在屋子里,也让人感到格外的怡然自得。
过了中午时分,高渐离与秦舞阳一同来到这里。他们沐浴着秋日的凉风、品尝着暖茶、享受着阳光,谈天说地、坐而论道。
虽然这里没有太子所享有的奢靡享受,但流露出的却是无数天下人都会称赞的君子之风。
然而此时在这里响起的并非那些儒家书生的迂腐之谈,而是关乎整个天下局势的重要议论。
虽然针对秦国的事情已经大致确定下来,六国都将鼎力出手,但在这场战争中究竟由谁来率领六国军队却成为了重中之重的问题。
毫不夸张地说,谁能率领六国的军队一同进攻秦国,谁就有可能成为未来几百年内最强盛的国家。
太子丹自然也希望燕国能够担此重任。他多次自荐并推荐他人,但都被其他五国以各种理由敷衍和压制了下去。他们都在竭力争夺六国军队的统帅权。
于是太子丹开始着手实施一个早已谋划好的计划。
那是一个针对秦国、针对秦王嬴政的计划。然而这个计划实在太过重大,仅仅靠他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
自那决定性的一刻起,太子丹便陷入了漫长的等待与深沉的思考之中,日复一日,夜不能寐,终于,在某个晨光熹微的清晨,一套周密且可行的计划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形。于是,他即刻召见了高渐离与秦舞阳,这两位他最为信赖的伙伴。
不仅是他俩,还有一群平日里与太子丹关系密切,利益相连的大臣也被召集到了宫中,共商大计。他们虽名为臣子,实则更像是太子丹的智囊团,心腹中的心腹。
在这个小圈子里,太子丹曾无数次分享过他的想法与忧虑,也听取过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作为燕国的储君,太子丹的心腹自然不止高渐离与秦舞阳这几人,但他们无疑是最亲近的。
而那些稍微疏远一些的,此刻也正端坐在府中,等待着太子的召唤。他们都知道,自己与太子丹已经牢牢地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上,无论前路如何坎坷,都只能并肩前行,共同面对。
自从嬴政的崛起如同一道乌云笼罩在太子丹的心头,那个曾经与他一同成长的身影,如今却成了他最大的威胁。
自下定决心要除掉这个心腹大患后,太子丹便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头了。
无论是为了燕国,还是为了自己,他都必须找到一种方法,将嬴政从这个世界抹去。
关于嬴政必须尽早除去的言论,在民间早已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