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记忆陷阱
h小玉站在萧志明实验室的门前,深x1一口气,调整了一下隐藏在衣领下的微型录音设备。作为一名「科技记者」,她今天将再次接近这位可能是「量子叠加谋杀」的幕後黑手。
「h小姐,欢迎回来。」萧志明亲自开门迎接,他今天穿着一件深蓝sE衬衫,看起来b昨天更加正式,「我很期待我们今天的深入交流。」
「谢谢您cH0U时间,萧教授。」h小玉微笑着说,「您的感知重塑系统确实令人着迷,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它的原理和应用。」
萧志明带着h小玉进入实验室,这次他们来到了一个宽敞的展示厅,四周墙壁上投影着各种虚拟场景:从壮丽的山脉到繁华的城市,从深海世界到外太空景观。
「这些都是我们系统创造的虚拟环境,」萧志明解释道,「但与传统VR不同,我们的系统不需要任何头盔或眼镜,直接作用於人的感知系统。」
「这太神奇了,」h小玉真诚地赞叹,「但这种技术是如何工作的呢?」
「核心是我们的量子感知节点,」萧志明指着墙角一个小型装置,与h小玉之前在林正信家中和办公室发现的极为相似,「这些节点能够发S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和光波,直接影响人类的感知系统,同时也能g扰电子设备的数据处理。」
「这听起来有些......危险?」h小玉小心地提问。
萧志明笑了笑:「任何强大的技术都有潜在风险。关键在於如何使用它。在正确的手中,这是造福人类的工具;在错误的手中......」他停顿了一下,「当然,我们有严格的安全协议和1UN1I指导原则。」
「您提到这种技术可以影响电子设备,」h小玉继续问道,「这是否意味着它可以改变监控摄影机或其他记录设备的数据?」
「理论上,是的,」萧志明的眼睛闪烁着某种光芒,「我们的系统可以创造一种感知场,在这个场内,所有的电子设备都会记录系统设定的虚拟现实,而非物理现实。这在某些特殊场景,b如军事演习或电影制作中,可能非常有用。」
「这确实令人印象深刻,」h小玉评论道,「不过,这种技术是否也可能被用於欺骗或犯罪?b如,创造虚假的证据或者掩盖真实的犯罪现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萧志明的表情微微变化,但很快恢复了平静:「理论上,任何技术都可能被lAn用。但我们的系统有多重安全机制,防止未经授权的使用。而且,」他意味深长地补充,「即使是最完美的技术,也无法创造完美的犯罪。总会有蛛丝马迹,总会有某些细节被忽略。」
「说到犯罪,」h小玉假装漫不经心地转变话题,「林正信的案件有新进展吗?警方找到真相了吗?」
「据我所知,还没有,」萧志明回答,嘴角浮现一丝几不可察的微笑,「那个案件确实......非同寻常。一个人同时在两个地方Si亡,这挑战了我们对现实的基本认知。」
「有人说这可能是某种高科技犯罪,」h小玉说,「甚至有人提出,可能有人使用了类似您的感知重塑系统这样的技术。」
「有趣的理论,」萧志明评论道,「但那需要极其复杂的设备和专业知识,不是一般人能够掌握的。」
「像您这样的专家呢?」h小玉直接问道。
萧志明沉默了一瞬,然後轻笑:「我想,如果我真的想设计一个完美犯罪,我会做得更......优雅。不会留下那麽多疑点和矛盾。」
就在这时,实验室的门被敲响,一名助手进来,低声对萧志明说了些什麽。萧志明的表情变得严肃。
「抱歉,h小姐,」他说,「有一些紧急事务需要我处理。我们可能需要暂时中断采访。」
「当然,我理解,」h小玉点头,「不过在离开前,我能再看一眼您的核心技术展示吗?那对我的文章很重要。」
萧志明犹豫了一下,然後同意了:「可以,但请跟着我,不要随意触碰任何设备。」
他带h小玉来到展示厅的另一端,开始解释一些核心技术的原理。就在这时,h小玉假装接到一个电话。
「抱歉,我需要接这个电话,」她说,走到一旁,假装通话,同时趁机观察周围环境,特别是那个被隔离的区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通过门上的小窗,她隐约看到里面有一张病床般的设备,上面似乎躺着一个人。虽然距离太远无法确认身份,但那个人的T型和年龄与林正信相符。
「看来我们找到了关键线索,」她在心里想着,迅速拍下了一张模糊的照片。
结束「通话」後,她回到萧志明身边,继续采访,但心里已经迫不及待要将这一发现报告给林逸凡。
离开实验室後,h小玉立即联系了林逸凡。
「林先生,」她低声报告,「我在萧志明实验室的隔离区域看到了一个人,很可能是林正信。他似乎被固定在一种特殊的床上,可能处於某种控制状态。」
「这是一个重大突破,」林逸凡立即意识到,「如果林正信还活着,那麽所谓的量子叠加谋杀确实是一场JiNg心设计的骗局。我们需要立即行动,救出林正信,同时收集足够的证据来指控萧志明。」
「还有一点,」h小玉补充,「萧志明似乎已经察觉到了什麽。他提前结束了采访,而且态度变得警惕。我担心他可能已经怀疑我的身份。」
「那我们必须加快行动,」林逸凡决定,「在萧志明销毁证据或者转移林正信之前。」
......
天机徵信社的办公室里,林逸凡召集了团队成员和周警官,共同制定行动计画。
「根据h小玉的发现,」林逸凡说,「我们有理由相信林正信仍然活着,被囚禁在萧志明的实验室内。同时,所谓的量子叠加谋杀很可能是萧志明利用感知重塑系统创造的一场骗局。」
「这确实符合我们的调查结果,」贾明德补充,「我分析了那些量子感知节点,它们确实能够创造极其b真的感知幻象,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更重要的是,这些装置都连接到一个中央控制系统,很可能就位於萧志明的实验室内。」
「但我们仍然缺乏直接证据,」周警官指出,「仅凭这些推测和一张模糊的照片,我无法获得搜查令。」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就是为什麽我们需要一个计画,」林逸凡说,「一个能够迅速获取决定X证据,同时确保林正信安全的计画。」
「我有一个想法,」李刚提议,「如果萧志明的系统真的能够C控感知,那麽它一定有某种限制或弱点。没有任何技术是完美的。」
「你说得对,」贾明德赞同,「根据我的分析,量子感知节点需要在特定范围内才能发挥作用,而且可能受到某些物理屏障的影响。此外,它们需要持续的能源供应和数据连接。如果我们能够切断这些连接,或者g扰它们的运作......」
「我们就能破解萧志明的感知重塑骗局,」林逸凡接上话,「让所有人看到真实的现实,而非他设计的幻象。」
「但这需要接近他的中央控制系统,」h小玉指出,「而那很可能就在那个被严格隔离的区域内。」
「我们需要一个诱饵,」林逸凡思考着,「一个能够引诱萧志明暴露自己系统的诱饵。」
「什麽样的诱饵?」周警官问道。
「萧志明的弱点是他的自负,」林逸凡解释,「他认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完美的犯罪,一个无法被破解的谜题。如果有人声称已经破解了这个谜题,理解了感知重塑系统的原理,他可能会忍不住反驳或证明自己的优越X。」
「我可以扮演这个角sE,」贾明德提议,「作为一名科技专家,我可以声称已经破解了他的系统,挑战他的技术优越X。」
「这是个好主意,」林逸凡赞同,「但我们需要更多的保障。周警官,您能安排一支特警队在附近待命吗?一旦我们获得足够证据,就立即行动,逮捕萧志明,救出林正信。」
「可以安排,」周警官点头,「但我需要一个合法的理由。我不能仅凭猜测调动特警队。」
「我们可以利用那些量子感知节点,」林逸凡说,「我们已经在林正信家中和办公室发现了这些装置,它们明显是未经授权安装的监控设备。这足以构成非法入侵和监控的罪名,足以申请搜查令。」
「这是个合理的理由,」周警官同意,「我会立即着手申请搜查令。但行动必须谨慎,如果萧志明真的拥有这种高级技术,他可能会利用它来混淆视听,甚至C控我们的感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正因如此,」林逸凡说,「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抵抗或者破解他的感知重塑技术。」
「我可能有解决方案,」贾明德说,「根据我对量子感知节点的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和光波影响人的感知系统。如果我们能够设计一种屏蔽装置,阻挡或者g扰这些频率......」
「我们就能免疫於他的感知C控,」林逸凡接上话,「看到真实的现实,而非他设计的幻象。」
「正是如此,」贾明德点头,「我已经开始设计这种屏蔽装置,但需要更多时间来完善和测试。」
「时间可能不多了,」林逸凡担忧地说,「如果萧志明意识到我们正在接近真相,他可能会销毁证据,甚至可能对林正信造成进一步伤害。」
「那麽,我们需要立即行动,」周警官决定,「我会尽快申请搜查令,同时安排特警队待命。你们继续完善计画和屏蔽装置。我们明天一早行动。」
「关於费用问题,」陈美玲提醒道,「考虑到行动的紧急X和高风险X,我建议向客户收取紧急行动费30万新台币和额外的风险附加费30万新台币,总计60万新台币。」
「同意,」林逸凡点头,「请准备相应的费用通知。我们需要确保所有的收费都有充分的理由和透明的记录。」
会议结束後,团队成员各自开始准备明天的行动。贾明德专注於完善屏蔽装置;李刚研究萧志明实验室的平面图,规划最佳的进入路线;h小玉整理所有关於萧志明和「感知重塑系统」的信息;陈美玲则负责与林晓彤联系,通报最新进展并收取相应费用。
林逸凡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思考着案件的各个方面。这个「量子叠加谋杀」案不仅挑战了常识和科学原理,更挑战了他作为侦探的所有经验和直觉。他即将面对的是一个真正的犯罪天才,一个利用前沿科技创造「完美犯罪」的天才。
「没有真正完美的犯罪,」他再次提醒自己,「即使是最聪明的犯罪者,也会留下蛛丝马迹。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找出这些痕迹,揭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