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神探迷踪 > 第四十一章:量子叠加谋杀

第四十一章:量子叠加谋杀(2 / 2)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逸凡和李刚首先来到了林正信位於信义区的豪宅。在周警官的陪同下,他们进入了案发现场——林正信的书房。

「这就是第一具屍T被发现的地方,」周警官指着地上用白sE胶带标记的人形轮廓,「管家大约早上六点半进来打扫时发现的。」

「屍T的确切位置和姿势?」林逸凡问道。

「仰卧,头部朝向窗户,双手自然放在身T两侧,」周警官回答,「颈部有一道深约5厘米的刀伤,切断了颈动脉,Si因是失血过多。Si亡时间初步判定为凌晨2点45分到3点15分之间。」

「凶器呢?」李刚环顾四周。

「没有发现,」周警官摇头,「现场非常乾净,没有打斗痕迹,没有指纹,没有DNA,除了Si者自己的。」

林逸凡仔细检查了房间的每一个角落,特别关注窗户、门锁和可能的入口。「监控系统呢?」

「完好无损,」周警官说,「录像显示,林正信昨晚十点回到家後就一直在书房工作,直到午夜左右熄灯休息。之後没有任何人进出房子,直到早上管家发现屍T。」

「但屍T确实在这里,」林逸凡若有所思,「这意味着要麽监控被篡改了,要麽......凶手找到了一种不被监控捕捉的方式进入。」

「或者凶手根本就没有物理上进入过这个房间,」李刚突然说,「如果我们考虑某种远程C控或者预设装置的可能X......」

「有意思的理论,」林逸凡点头,「我们需要更仔细地检查房间,寻找任何可能的隐藏装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他们花了两个小时彻底检查了整个房间,但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装置或痕迹。

「这太不寻常了,」林逸凡评论道,「如此完美的犯罪现场,几乎像是......被设计出来的。」

接下来,他们前往科技部大楼,检查第二个案发现场——林正信的办公室。

「情况几乎完全相同,」周警官在办公室内解释,「清洁工早上七点左右发现屍T,位置、姿势、伤口都与家中的完全一致。Si亡时间也在凌晨3点左右。」

「监控呢?」林逸凡问道。

「同样没有异常,」周警官回答,「录像显示,林正信昨天下午五点离开办公室後就没有回来过,也没有任何人进入过办公室,直到清洁工发现屍T。」

「两具屍T现在在哪里?」李刚问道。

「在法医中心,」周警官说,「初步DNA检测显示,两具屍T的DNA完全相同,就是林正信的。我们正在等待更详细的检验结果。」

「我们需要亲自检查屍T,」林逸凡说,「同时,我想询问两位目击者——管家和清洁工。」

「可以安排,」周警官点头,「不过我必须警告你们,这两位目击者的JiNg神状态不太稳定。他们坚持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但面对这种不可能的情况,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感知。」

「这很正常,」林逸凡说,「面对无法用常识解释的现象,人的心理会产生防御机制。」

离开科技部大楼後,林逸凡和李刚前往法医中心,检查了两具屍T。正如林晓彤所说,两具屍T确实完全相同,连最微小的伤痕和特徵都一致,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具中制造出来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这不可能是自然现象,」林逸凡低声说,「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会有细微的差异。这一定是某种高科技手段造成的。」

「但技术再先进,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复制一个完整的人T,包括所有的DNA和细胞结构,」李刚反驳,「除非......」

「除非我们的基本假设是错的,」林逸凡突然意识到,「我们一直假设有两具真实的屍T,但如果其中一具,或者两具都是某种高级仿真呢?」

「这是一个大胆的假设,」李刚思考着,「但如果是这样,那麽制造这种仿真的技术水平必须远超当前公开的科技水平。」

「正是如此,」林逸凡点头,「我们可能面对的是一个拥有前沿科技的犯罪天才。」

接下来,他们分别采访了两位目击者——林正信的管家陈伯和科技部的清洁工李大姐。两人的证词几乎完全一致: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场所发现了林正信的屍T,确信那就是真实的林正信,而不是什麽复制品或者幻象。

「最奇怪的是,」林逸凡在回天机徵信社的路上对李刚说,「两位目击者都通过了测谎,他们确实相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这意味着,要麽他们真的看到了真实的屍T,要麽......他们的感知被某种方式C控了。」

「感知C控?」李刚皱眉,「你是说像催眠或者幻觉药物那样?」

「可能更先进,」林逸凡思考着,「如果有一种技术,能够直接影响人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感知,让人确信自己看到的是真实的,即使那只是一个投影或者幻象......」

「这听起来像科幻,」李刚评论道,「但考虑到案件的离奇程度,我们可能真的需要考虑一些非常规的可能X。」

回到办公室後,林逸凡召集团队分享各自的发现。

「我分析了所有的监控录像,」贾明德报告,「表面上看,没有任何异常或编辑的痕迹。但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案发前後的特定时段,录像中的数据包含一种微妙的编码模式,这种模式与正常的数字噪音不同。我怀疑这可能是某种隐藏信息或者触发机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我调查了林正信的背景,」陈美玲接着说,「他在科技部主要负责研究经费的审批和分配。过去五年,他拒绝了数十个研究项目的经费申请,其中一些项目的提案人对此非常不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名叫萧志明的VR/AR技术专家,他的感知重塑系统研究项目在三年前被林正信主导的委员会拒绝了。据说,萧志明当时情绪激动,公开指责林正信阻碍科技创新。」

「萧志明?」林逸凡重复这个名字,「我们需要更多关於他的信息。」

「我已经开始收集了,」陈美玲说,「他是台湾顶尖的VR/AR技术专家,曾任职於多家国际科技公司,拥有多项专利。三年前从最後一家公司离职後,他创立了自己的研究实验室,专注於感知科技的研究。」

「感知科技......」林逸凡若有所思,「这与我们的理论相符。如果有人能够开发出C控感知的技术,那麽创造量子叠加谋杀的假象就不是不可能的。」

「我会立即着手调查萧志明的研究内容和近期活动,」h小玉说,「我可以以科技记者的身分接近他。」

「好主意,」林逸凡赞同,「但要非常小心,如果他真的是凶手,而且拥有这种高级技术,那麽他可能非常危险。」

「关於费用问题,」陈美玲提醒道,「考虑到调查的复杂X和需要的专业技术分析,我建议我们向客户收取额外的科技分析费30万新台币和深度调查费50万新台币,总计80万新台币。」

「同意,」林逸凡点头,「请准备相应的费用通知。确保所有的收费都有充分的理由和透明的记录。」

会议结束後,林逸凡独自一人在办公室思考着案件的各个方面。这个「量子叠加谋杀」案不仅挑战了常识和科学原理,更挑战了他作为侦探的所有经验和直觉。

「如果萧志明真的开发出了感知重塑系统,」他自语道,「那麽他可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完美犯罪。但没有任何犯罪是真正完美的,总会有蛛丝马迹。」

林逸凡决定亲自深入调查萧志明的背景和研究,希望能找到破解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谜题的关键。而在台北市的另一端,萧志明正在他的实验室里,欣赏着自己创造的混乱和恐慌,全然不知道有一个徵信社正在一步步接近他JiNg心设计的「完美犯罪」的真相。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书海阅读https://www.shuhaiyd.cc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最新小说: 如果爱有声音 雾中曳光 BL 乱世留白 BL 劫火 干扰剧情后我成PO文女主了【NPH】 《把吊枝摘了吧》 沉舟与光 【MHA】虚位掌镜【胜出胜】 《你是我不能说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