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1 / 1)

('

牧山不去看林子峯流连在宋晨身上四处揩油的手,反胃,主要是想到宋晨也曾希望自己能对他动这种心思,有种被觊觎还被认为唾手可得的感觉,很厌恶。

牧山心知肚明宋晨为了能“演画家”,与林子峯交换了什么,但牧山不再想去提醒他回忆手拿画笔废寝忘食的日日夜夜,只不走心地说了恭喜。

“牧山,你不喝酒?”宋晨视线扫过牧山面前干净的桌台,“我们边看演出边喝酒庆祝嘛,热闹。”

“你们喝,算我的。”牧山并未动容,极尽耐心重复,“明天有事,我不喝了,待一会儿就走。”

宋晨笑意一僵,觉得连自己过生日牧山都不买账:“很重要的事吗?”

“谈不上重要。”牧山不找借口,“我出去一趟,要开很久的车,路也不好走。”

宋晨脸上更挂不住,“谈不上重要”的事也好像比今晚的聚会重要。

李浩煜嘴贱,但跟谁都不愿撕破脸,习惯性打圆场:“认识这么长时间你还不知道?他能来就不错了。”

牧山和宋晨认识的时间确实不短。

他当年在国外念大学,毕业时外公外婆特意飞过去参加典礼,顺道逛校园,碰巧美术系在办展览,外婆一眼相中了宋晨在展的油画。

外婆是个喜欢画儿的人,在她的私人藏品中,名家真迹有没有不知道,价值连城的仿品倒还真有几幅,而牧山两岁半时随手涂鸦的“大作”也被收纳其中,可见外婆欣赏的风格派系都没个路数,全凭当时喜欢。

外婆寿辰,牧山正愁没礼物送,就联系了展出上那幅画的作者,也就是宋晨。

宋晨很意外,跟牧山闲扯“我的画能被当成‘作品’认可就是它最大的价值”,说什么都不收牧山的钱,只说交个朋友。

在国外念艺术学费不菲,牧山自然而然认为宋晨也是家底殷实的小少爷,爱社交不在意那几个铜板,牧山司空见惯,也遵循这种交友规则,钱就没强行给,想着今后从别的地方把人情还上——而宋晨借机混进牧山并不宽泛的朋友圈,一并结识了牧山的发小李浩煜。

进场时间到,三五成群的人陆陆续续填鸭进来。

宋晨和林子峯旁若无人胶着亲热,李浩煜在心里偷想——这导演估计也不出名,不怕绯闻,而宋晨踏进演艺圈的出道表演正在进行,可惜牧山作为VIP观众并不买账。

李浩煜索性和牧山闲聊:“明天什么事儿?”

牧山逐渐不耐烦,但听李浩煜问起“明天”,能好好说句人话:“我资助的那个小孩儿,明天高中毕业成人礼。”

“你不会是要开车到他们县上去吧?”李浩煜不解,“你不是说他晚两年才读上书,那今年也快二十了,还凑什么成人礼的热闹?”

牧山答非所问:“劳驾分享点儿生活经验,升学红包我给多少合适?”

李浩煜:“……”

谈不上重要的事,嗯。

作者有话说:

阅前请知道:

*作者会尽量不脱离现实,但本文属于都市童话,不建议处处代入现实

*攻受年龄差7岁,是彼此唯一,经济状况悬殊,之间有特殊因果,非常介意攻受不平等的读者谨慎阅读

*知晓提醒后仍然指责作者,作者会不高兴(但除了长结节毫无还手之力)

*读者理解的不一定是作者想表达的,请勿在评论区随意避雷

*开坑连更,有推荐后每周一三五更新,周日随榜加更,时间21:00,请假会提前,捉虫会回复,修文勘误都会说明

*一如既往希望大家看文开心!新年快乐

第2章 “小牧先生是你该叫的吗”

牧山单独资助一个贫困学生已有六年。

他作为地产大亨的孙辈,拿到MBA时大概可以算“人生高光”,明明是在公司做个决策实权聊胜于无的闲职、挂着听起来高级但虚悬的头衔,可做什么都能被外人夸一句年少有为。

只有他自己,和像他一样要什么有什么的朋友,比如和牧山家关系紧密的发小李浩煜,才知道他基本是属于不务正业那一挂的。

但他也有件从成年至今一直在做的事——资助一所乡村小学。

少爷从私账里腾出点儿零花钱就能补贴山区学校整年的开销,牧山并不在意流水的账单,也不热衷于教育事业,他之所以这么做,归根结底是因为他“离经叛道”的父母。

那所乡村小学在本市区200公里外的子阳县、子阳村,除了经济不好,其实是个自然风光漂亮、物种多样性丰富、生态优良的地方。

那里是一些人的旅游选择、是另一些人的“穷乡”。

而他父母门当户对,坐拥社会上层的资源和机会,当年那样高的学历、那样宽广的前程,捐款不说,非要双双跑去吃支教的苦,成天形容粗糙,搞得他和亲生爸妈经常对面不识。

牧山少年时还曾愤慨质问一年见不了几回的至亲:“有那么多人去做这些事,为什么非得是你们?”

爸妈话里带着愧疚和他不懂的坚持:“有那么多人去做这些事,都远不及我们去做来得更容易和方便。”

牧山时至今日都认为爸妈自诩伟大,因为他只是一个被抛下的小孩,脱去锦衣玉食,心理上和留守儿童同感,他甚至感受得到,他爸妈并不期待他的诞生,如果不是迫于“催育”压力,他根本没机会睁眼看世界。

家庭的组建,背后不一定都是水到渠成,无论经济条件是贫瘠还是优渥,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于他而言,他双亲就是没对他负责,把他扔在外公外婆身边,自己心安理得追求人生价值去了——

那他的人生该由谁来引路?

牧山没解开这个心结,也不想解。

可爸妈在他成年之际早逝,骤然迷茫之下,他还是联系了那所学校的校长,捏着鼻子替爸妈掏腰包。

他不是没有恨意。

恨意之外的那份妥协,大概是他继承的博爱遗产吧。

子阳村小学的校长叫郑如兰,现在年过古稀,无儿无女。

她年轻时奔走于地方政府和上级政府之间,茕茕孑立、踽踽独行,一步步搭建起外来教师到乡村支教的桥梁,一生致力于将山区孩子送往广阔世界——不仅限于读书,能读的读,不能读的就学手艺。

牧山认为真正伟大的人不是他父母那样的,而是郑如兰这样的,不让儿女牵挂、不让儿女承担。

不过这也无法改变牧山的看法,他除必要场合不想踏足学校一步。

牧山不是唯一捐资者,但他是最大捐资者,他的款项主要用于推动建设,另一部分在郑如兰的极力促成下,成立了专项资助女童读书生活的基金会,其他特困男童需要郑如兰另寻渠道。

六年前,郑如兰例行公事致电牧山时提到,小学时隔多年又出了个聪敏优秀、很有学习天赋的孩子,但这孩子家里困难,又不符合基金会资助的条件。

孩子叫乐柠,父母离异受村里闲言碎语,各自进城务工又各自成家,他由爷爷一手带大。爷爷乐平身子骨不爽利,干不了重活儿,文化程度也低,乐柠因为各种原因读书耽搁两年,小学毕业就十四了。

郑如兰说她正在找人扶持乐柠去读县城里最好的中学,牧山那会儿大三,在国外花钱如流水,确确实实是本着无所谓的态度,说他可以。

牧山把这事对李浩煜一提,本以为李浩煜也会无所谓,但李浩煜不支持:“资助什么资助,这跟你给学校花钱不一样,你单独给他一百,下回他管你要一千,你给一千,再下回就是一万,牧少爷,你别以为小地方民风淳朴,见着钱和世面之后,大概率是贪心不足。你不缺钱,但你膈应,帮急不帮穷,知道吧。”

牧山本也没打算玩亲情游戏,但还是笑说李浩煜傲慢。

“傲慢就傲慢吧,”李浩煜不甚在意,“等你好心栽花、花长虫,你也得跟我一样傲慢,我们这种人就是这样的。” ', ' ')

最新小说: 板桥战神 爱丽丝之梦(兄妹骨) 为夫治阳痿 快穿:病态偏执狂为我哭红了眼眶 倦爷,你家夫人是大佬 全员娇宠:首富千金她只想报效祖国 我真的是龙 虐文女主她拒绝变美[快穿] 满级大佬穿书后爆红全网 反派女配但求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