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走过人声鼎沸处,进入城中,袁耀仍有些飘飘然。
原来自己的形象在柴桑百姓心中已经这么高大了。
其实自己到豫章郡后,也没给老百姓们做什么事。
只是确定了一个屯田养军、与民养息的大政方针,然后任命了鲁肃、何夔和郑浑为各县县令而已。
具体如何治理地方,袁耀也从来没管过,全凭鲁肃他们自己的能力。
其实袁耀也不懂在古代如何治理百姓推行政化,但有人懂就行了。
他只管用人就完事了。
而选拔任用人才,又恰好是袁耀的特长。
汉末乃至三国大小小小的人物,袁耀都了如指掌。
像何夔和郑浑这种因为治理地方颇有政绩而出位的能臣干吏,当个县令、县长其实有些屈才,这两人的才能去当郡守都绰绰有余。
仅仅不到一年时间,这两人就达到了袁耀一开始对他们的期许。
郑浑作为历陵长,一方面劝课农桑,让流落在山泽里渔猎为生的流民散户,重新回到了田野中耕田种稻;随着今年秋季的大丰收,也是让久经旱涝灾害的历陵人对种田重拾起了信心。
另一方面,郑浑严刑峻法,严禁弃婴的同时,将现有的孤儿收容豢养;又重新编户,设置乡亭,使得凋敝已久的历陵县终于焕发了些许生机。
下一步,郑浑还要修复农田水利,推行教化,让历陵人真正安居乐业起来。
何夔作为海昏令,是袁耀平灭彭氏宗族后的最大收益者。
海昏本就是大县,只是之前彭氏宗族俨然一副国中之国的作派,连历任海昏令都得仰其鼻息。
在袁耀拔除彭氏这一颗大毒瘤后,加之刘馥率屯田兵驻军于上缭,何夔很快就彻底掌控了海昏县上上下下,并将其治理得井井有条。
现在的海昏县,就连各乡的有秩、啬夫,游徼都完全由县府任命,而非乡里推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