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实上,这个问题放在束吉身上就很明显了。
这个东羌的领袖,在马谡麾下立了赫赫战功,参与过马谡初期的所有战事。但是只要马谡一离开陇右,几年时间官职一直在原地踏步,甚至姜维都追上他了。
而这样的歧视,可是广泛存在于整个大汉。如果处理不好,恐怕未来还会出现一次胡人南下呢。
“所以使君,恕我等无能为力,眼下六镇已经没法继续向下渗透力量了。”邓艾摊摊手,苦笑了一声向马谡说道。
要是可以,他们倒也想从上到下全都用大汉的人。这样控制力高而且还安全,但奈何形势不允许啊
就季汉现在这個国力,能威慑住六镇马谡本人得占一半的功劳。如果一点让步都不肯的话,六镇恐怕早就乱了。
“这个我可以理解,六镇问题可以说非常复杂,硬来不得。”马谡摇了摇头,眉头紧皱,沉吟一番给出了回复。
“往后骠骑将军府得给予六镇举孝廉的权力了,尽可能拉拢部分胡人将领进入军中了。不然仅靠六镇这点岗位,要不了多久就塞满了。”
“不可啊!”跟随马谡一块来的吴懿听到此事顿时一惊,急忙开口劝阻道。
“如果幼常你这么干了,就算威望高无人敢反对,恐怕私下里也会有很多人对你恨之入骨的……难道你忘记了杨仪了吗?”
现在可是三国时代,汉人从上到下都对胡人有一种刻到骨子里的蔑视。如果马谡开了这个口子,让胡人有权力进入大汉官僚系统,恐怕会遭到整个官僚体系的敌视。
要知道,这是当年诸葛亮南征南蛮都没干的事情,如此大忌马谡要是犯了还了得。
“我也不想,但这也是没有办法。”马谡摇了摇头,随着气温下降,胡人会越来越向南迁移。
总有一天他们会进入中原,与汉人出现冲突。如果不趁早想办法分化拉拢其中的一部分,等届时恐怕迎接大汉的就只有血雨腥风了。
至于大汉官僚系统的敌视,马谡则是不以为然。反正对他恨之入骨的人多了去了,也不差这些。
如果他们真有弄死自己的动作,那样更好,他马谡最不怕的就是刺杀了!“此事就这么定了,一切责任我一力承担!就为了大汉的未来,就算顶着天下的指责,我马谡也绝不后悔!”马谡最终拍板,以骠骑将军的名义发布了政令,先在自己的权力范围内进行招揽。
后续随着教育的推广,也可以以此为基础逐步教化胡人。只要将河套平原上这一批胡人教化一部分,让其忠于朝廷,那大汉就算在河套平原站稳脚跟了。不过没法将选锋营安排下去,马谡就只能自己带着这一千选锋士做部队尖刀来打仗了。
三万大军在夏阳附近休整了一番,等后续六镇的辎重抵达之后,汉军才开始过河。
为了保证安全,马谡先带着选锋营先行,先大部队一步渡过黄河。一千精兵在渡口对岸建立好滩头阵地,扎营控制住蒲津渡,以接应大军渡河。
因为粮秣匮乏,蒲板津那边的汉军并没有进行动员。所以这一次攻略河东郡,就只能靠六镇的兵马了。
不过在马谡看来,这并不是这么难事。他所要面对的只是并州已经被打残的部曲,要不是需要后续兵力占领城池,马谡都认为自己带着一千选锋营足矣。
汉军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在河东郡扎下营来,马谡甚至连鹿角都不布置,摆明了看不起你魏军。
只不过,这一次魏军并没有被马谡的威名所吓住。
在汉军扎营东岸的第二天深夜,魏军步骑数千人趁着夜色自安邑突袭到了蒲津渡。
“使君,蜀军在渡口驻有二营,西营是河套胡兵的大营,戒备森严。东营仅有一营的规模,并未布置鹿角壕沟,防备极其空虚!”魏军的探马迅速将汉军的情报传递回来,汇报给了中军一个文人模样中年人。
他便是并州刺史王经,现在并州战区的最高长官。
“蜀军如此托大?他们不会以为在上郡击败我一次,我就会当缩头乌龟了吧?我又不姓司马。”王经看着前线送上来的战报,眼里闪过一丝不屑。
“使君不可大意,听闻这一次蜀军的统领正是马谡啊。”并州的主薄鲁芝也跟了过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提醒道。
“田刺史离开之前也曾说过匈奴五部心怀异心,眼下我们可没有犯错的机会了。”
“这个我清楚,不用提醒。”王经摆摆手,但看上去并没有听进去。
“不过现在蜀军都已经自己露出破绽来了,难道我们还要迟疑不前吗?尤其是我们这么多兵马奔袭而来,要是犹豫太久,蜀军可就有察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