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三国:我不是曹睿 > 第440章 洛中八卦

第440章 洛中八卦(1 / 1)

「乘夜追击?」曹睿转头盯着话音刚落的司马懿。

「正是!」司马懿拱手道:「能多一千骑到襄平,速取襄平丶追击公孙渊的胜算就多了一分。当下不该吝惜骑兵马力,正是用武之时!」

满宠也随之沉声进言道:「敌军形势已然崩坏,司空论断可行,还望陛下明鉴。」

曹睿微微仰头,在屋内绕着圈子缓缓踱步。大约过了半炷香的时间,曹睿这才拿定主意,语气笃定的说道:「满将军,辛苦卿乘夜统军去一趟吧。让文钦带着羽林左军全数随你进发,匈奴三千轻骑也一同随行。」

这是送上门来的军功!

而且还是双倍军功,满宠如何愿意放过,简直是求之不得!

满宠当即应下:「臣领旨,还请给臣半个时辰的时间准备,臣稍后便走。」

「好!」曹睿点头:「待襄平攻下,朕再从辽隧处移驾。」

满宠领命而去,司马懿与甄像二人并没有走。曹睿遣人赐了甄像酒菜,又令人为甄像部属做些热食开餐。

司马懿则跟在曹睿身边进言道:「今日大军交战,斩获敌军三千有馀,俘虏的数量有不到六千人,悉数收缴了兵器丶在北城严加看管了起来。」

「王师损伤约一千六百馀人。」

曹睿眉头微皱:「今日这麽大的赢面,这一千多人都折在哪里了?」

司马懿嗯了一声,从脑子里快速检索出刚刚听到的各部军报:

「三路渡河的步卒之中,北路夏侯献丶中路田豫折损了约五百军士,馀下都是南路鲜于靖部与敌军骑兵交战时的结果,河间郡都尉周定也在阵中战殁。」

曹睿道:「周定?他是征辽东时第一个战殁的两千石将领,朝廷遣人去其家好好抚恤一下吧,再追封个关内侯荫其后代。」

「至于这个鲜于靖,朕记得当日攻无虑城时,他部折损的也是比田豫要多。看来此人并不走运。」

司马懿道:「战场之中,军势变化如水而不可尽测。能从普通将领中脱颖而出丶进入名将行列里的,几乎个个都是运气极好之人。」

曹睿点头:「不知司空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似乎近些年来,大魏与吴蜀两国之中,再没出现过建安年间那麽多勇将了。」

「就拿大魏来说,八百士卒冲破孙权丶阵斩乌桓蹋顿的张辽张文远,披坚执锐丶长驱直入的徐晃徐公明,先登无前的乐进乐文谦,类似这样的将军越来越少了。蜀汉关丶张丶赵一般的骁锐勇将,东吴周瑜丶吕蒙一般的横行将才,似乎都见不到了。」

司马懿略微一想,随即拱手奉承道:「勇将渐少,这是陛下和大魏的福份。」

曹睿发问道:「此话又当作何解释?朕只觉没有旧时那麽多漂亮仗了。」

「方才陛下提到这些勇将出名的战例,多半是在劣势下打出来的。以少胜多才会被人铭记,倚多为胜反倒庸常了些。」司马懿笑道:「大魏与刘备丶孙权馀党打了这麽多年,越打越熟不说,会战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自从到了太和年间后,大魏国力丶军力次次皆众于敌,兵行险招的次数也渐渐减少。就拿当今的合肥丶寿春一带来说,数万重兵屯驻淮南,又岂能轮到张文远带着八百人犯险呢?」

曹睿叹道:「少了勇将,却能显出帅才来。只不过三次征伐朕都在场,故大司马丶大将军丶满将军这三人待在朕的身边,功劳好似也匀走了些。」

司马懿微微一礼:「此乃国家福分!」

曹睿点头:「确实是福分。今夜满将军这麽一去,襄平应该就是大魏的囊中之物了。方才依伯明所说,刘晔已遣人去暗中通知那优位居了。公孙渊前有高句丽之敌,后有朝廷大军追击。」

「此人何其不智?竟连昔日的袁尚丶袁熙二人都不如。」

袁熙?

司马懿想到一桩不能对陛下提起的故事,而后拱手道:「公孙渊此人先篡叔位,是不孝也;后违君命,是不忠也;临战而逃,是无德也。此等不孝不忠的无德之人,做下这等事情又有什麽不应该呢?」

「此人连光武时的隗嚣一半智谋都没有。」

曹睿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公孙渊若破,辽东四郡定当一鼓而下。如今已是六月上旬,若能在月中攻破公孙渊,安定四郡还要多久?」

司马懿想了一想:「以各地远近计算,至少要一月之久。辽隧丶襄平皆为辽东郡之地,北面玄菟郡还算近些,南边乐浪丶带方两郡就更远了。」

「辽东还好,玄菟郡丶乐浪郡丶带方郡实在过于偏僻了。」曹睿若有所思的摩挲着腰间佩剑:「战后的分派还是件麻烦事。」

麻烦事?

皇帝没有说下去,司马懿也知趣的没有深问。毕竟这个话题还是有些敏感的。

若辽东安定,首要问题就是如何治理。由于辽东之地实在偏远,襄平更是与洛阳远隔四千里,比凉州的武威郡还要更远,与敦煌大约在同一个距离水平。

是不是还要再如寿春或者陈仓那般,在襄平设置一个都督府?又或者是在辽东恢复州郡兵的制度?

就看陛下如何决断了。

当下已是太和四年,司马懿也已经习惯了自己的工作状态。

在洛阳时,位居东阁处理天下政务。

随军从征,协助陛下参赞军中大小事务。

朝内朝外,都是一等一的重臣。

纵使有着这样举足轻重的地位,关于辽东战后的安排,陛下没有主动提出,司马懿仍然不敢多言,免得哪里触了陛下的霉头。最近两年,陛下依旧如以前那般知言纳谏,可在大事上也越来越乾纲独断。

等公孙渊伏诛之后,想必就能知晓了吧?

就在曹睿与司马懿二人交谈之时,远在荆州襄阳城内的都督府内,身为光禄大夫丶监荆州诸军事的赵俨赵伯然,此时迎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客人。

「你说此人是从洛阳而来,还带着卫仆射的手书?」赵俨侧目看向今夜当值的参军梁几。

「正是。」梁几拱手答道:「属下观此人年龄,似乎刚加冠没有多久,却仪表堂堂丶气度不凡。」

赵俨捋了捋颌下花白的长须:「既然如此,那就将此人请进来吧。」

「是。」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一看!

不多时,梁几领着这名年青士人走了进来。

「学生隐蕃隐叔平拜见赵公。」年青士人恭敬一礼。

「方才老夫听府上之人通报时,还诧异了些许。」赵俨面带笑意乐呵呵的站起,并无半点封疆大吏的架子:「既来老夫之处便是客人,还请入座。」

「多谢赵公!」隐蕃略一拱手,随后神态自若的坐到了堂中右侧最前的椅子上。

赵俨与陈群丶辛毗丶杜袭等人并称颍川四大名士,面对这个自称学生的年轻人,也持了士人谦虚的礼节。

提携后进,这是士人群体中塑造口碑的一大捷径,赵俨处理起来得心应手近乎本能。

「叔平从洛阳来?你这姓氏倒是少见,老夫倒是第一次听到。」赵俨面容和蔼的发问道。

隐蕃端坐椅上,答道:「禀赵公,学生是青州北海郡人,今年二十二岁。『隐』姓系承姬氏,始祖为鲁隐公,并非大姓。学生是太和二年入的太学,今日来此,乃是奉了仆射卫公的命令。」

赵俨没急着问卫臻有何事遣他来,而是捋须笑道:「老夫今日倒是长了见识。叔平从洛阳来,卫仆射可还好?不知洛中可有什麽新鲜事情?」

隐蕃拱手道:「学生出发之前,被卫仆射接见过一次,卫仆射身体康健无虞。至于洛中之事,故太傅锺公家中倒是有一事可提。」

「哦?」赵俨没想到还能真问出什麽:「锺公年高德劭生荣死哀,此生倒也无憾了,还能有何事?」

隐蕃道:「锺公是无憾了,可他家人却起了些风波。锺侍郎之母孙氏素来住在锺府外面,锺公小妻张氏并不许孙氏前来致哀。发丧当日,孙氏在道中拦路闹将起来,场面有些难看。」

赵俨啧啧称奇:「竟有如此事情!卫仆射与洛中诸公有何说法?」

隐蕃苦笑道:「还能有何说法?孙氏是锺侍郎亲母,又是被陛下赏赐了宅院的,这等无关紧要之事卫仆射不愿细管。朝中三公,华太尉有疾未能成行,陈司徒在寿春,司马司空又在辽东,九卿们又岂会趟这等浑水?」

「些许难听之言学生就不赘述了,最后还是锺侍郎当众对着生母后母跪地下拜,二人这才停了闹剧。」

老夫少妻,身后难免有如此事端!

赵俨心中暗自腹诽之时,却也从侧面对隐蕃的言辞多了些正面印象。二十二岁的年纪,面对自己这个封疆大吏对答流利,倒也不是个庸人。

赵俨微微颔首:「叔平方才提及带了卫仆射手书?」

「正是。」隐蕃起身从怀中摸出书信,双手朝着赵俨的方向一呈,侍卫随即将书信接过递给赵俨。

赵俨皱眉凝神看了许久,而后看向隐蕃:「此行凶险,老夫也无法多助你什麽。叔平且珍重!」

隐蕃深深施了一礼。(本章完)

最新小说: 代替登录 他的长夜与黎明[刑侦] 镜界:折叠者 刑侦:三分野火 赛博花园 暗流 [综英美] 镜像理论 欲尽天明 我妈妈是后妈文炮灰[七零] 末世小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