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琰一双美眸盯着蔡邕看,其中有着不同于大多数女子的坚毅。
她生得端庄曼妙,仪态万方,从小熟读万卷藏书,熏陶了她的心灵和气质,从小跟着父亲逃亡,看遍破碎江河,使得她气度不凡,心有沟壑。
蔡琰不仅博学多才,还擅长文学、音乐、书法。
而这一切,都来自其父亲蔡邕不留余力的培养。
蔡琰以前从没有顶撞过蔡邕,理论上一辈子也不会做,可今日她却是做了,只因心中对河东卫氏反感到了极点。
“也罢,便全都告诉你。”
蔡邕长长叹了一口气,极为重视礼法的他,为了礼法可以和汉灵帝争吵的他并没苛责蔡琰,反而闭上着眼睛,说道:“你可知,太师(董卓)已再三暗示,让我将你许配给他儿子董琦!”
“什么!?”蔡琰花容失色。
董琦是董卓唯一长子,长得膘肥体胖,完全是武人模样,说话如打雷,并且今年当有三十五岁,还有一女名为董白,前些时间刚刚及笄,也就比蔡琰小两岁。
听说董琦丧妻三年,没想到会打到自己头上。
“父亲是觉得将小女嫁给董琦,还不如嫁给那卫家?”蔡琰疑惑问道,声音平静了不少。
“不错,此为无奈之举!”蔡邕点头。
“那我们回去吴地不行吗?”蔡琰不甘问道。
蔡邕当年被汉灵帝刘宏下令流放朔方郡,不得因赦令而免罪,可后来有爱怜蔡邕的才高,趁着第二年大赦天下赦免蔡邕,准许他返回原籍,途中得罪了中常侍弟弟王智,最终逃命江海,远走吴会之地,待了十二年。
那时,蔡琰三岁,后来四岁到及笄(十五岁)都是在吴会之地长大,口音其实也偏向那边,带着吴侬软语。
直到这两年,才随着蔡邕先到洛阳,后到长安。
让蔡琰选择,更想回吴会之地居住。
以蔡邕的影响力,她们必定可以生活的很好,更何况师兄顾雍出身顾家,照顾她们可谓轻轻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