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没有说很忙好安内的。
对于朱桓和全琮,陆逊多看一眼都觉得晦气。
升帐之后,陆逊也没有更多废话,收回了朱桓手中的虎符之后,便开始对接下来的战斗进行布置。
其他人自不必多说,自然是跟随着陆逊回援建业。
至于朱桓和全琮,则是毫无意外地被陆逊留在了安陆。
你们不是想要守安陆吗?行,那你们就好好守、慢慢守!守到天荒地老!
这样做当然是为了出气,但偏偏任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一来,当日之事,朱桓和全琮的确做得太过。
要是你们是对的,那也就算了,可偏偏你们还是错的。既然错了,那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二来,也是更重要的,此刻想要撤离安陆,没人挡住汉军肯定是不行的。
否则,一旦汉军随军掩杀而来,众将可没人挡得住关羽的刀锋。
因此,留人坚守安陆令汉军不可轻动,几乎是必然的。
若是朱桓和全琮不留下来,那就要别的将领留下来,可谁愿意留下来呢?毕竟,面对关羽,留守之将的结局,也是不言可知。
于是,在陆逊下令要朱桓和全琮两人留守安陆之时,在场十数员将领,竟是无一人为朱桓和全琮说话与求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这一刻的吴军内部似乎有些具象化了。
随即,陆逊也是给两人明确了此番的任务:坚守安陆至少一个月。
更要命的是,陆逊只给两人留下了三千大军而已。
三千人,面对关羽足足四万大军,还要坚守一个月之久,这简直就是天荒夜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