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不好听的,就算是这五百人全军覆没在了宛城之下,付燚和关将军至多也就是心疼个一瞬间罢了。
为了这区区五百人和心疼的一瞬间,布置下这么大的局,牺牲一个如此有能有才之人,那着实是有些小题大做而得不偿失了。
更何况,南阳的城池可不仅仅是新野一座而已。
换言之,付燚大可以用任何城池的名义前往宛城。难道魏军还能在这么多的城池中,都安排下这样一个人不成?
况且,按照刘封从新野发出的讯息来看,此刻所有的城池都应该在集结部队赶往宛城才对。
这一点也是很好证伪的。
只要安排细作往其他城池中,打探一番是否有兵马调离,或者安排斥候,在前往宛城的路途上侦查是否有兵马调动的情况,便能轻易地得知消息的真伪。
很显然,花费这么大的手笔,调动这么多的资源,就为了汉军可能存在的突袭,想也知道根本不可能。
想及此处,付燚的心中实际已经有了判断。
当即,付燚也是开口下令道:“将此军报传于关平、廖化,并令二人立即率所部加速向新野汇合,按照刘封之方案,以新野军侯带路,骗开城门。”
“是。”身旁的一名传令兵立即答应道。
“传令斥候营。”见传令兵拍马而去,付燚却是接着说道:“前往附近城池,打探魏军撤离之消息,并快马赶赴前路,查看是否有多路人马向宛城汇聚。”
“是。”又一名传令兵也是立即答应道。
是的,付燚的心中虽然已经已经有了肯定的判断,但为了谨慎起见,付燚还是决议继续查探一番。
若是没有异常,关、廖的大军自可以继续前往宛城,也不会耽误什么,若是有所万一,付燚也可以在前往宛城的途中截断关、廖所部。
这不是犹豫不决,更不是胆小如鼠的表现,而是谨小慎微的特质,也是一名将军应有的质素。
很简单的道理,打仗,固然要看谁的本钱更厚,却也要拼谁犯的错更少。
而面对占据着绝对的优势的战局,付燚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减少自己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