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昔日好友重新相聚,却没什么欢欢喜喜的。
江时比起以前更加冷淡,他没有再交过更多的朋友,话也越来越少,只是学习学习,解压时会和林寻陈宵打场球,可再也没有流汗后舒心痛快的笑。
高三是个所有人都在被推着走的阶段,没有多余的心力留心身边的人,学习的节奏很紧很快,江时也是没日没夜的学,他病倒过一次,在新年前夜。
床头柜上的漂亮蝴蝶灯是黑夜里唯一的光源。
时间过了零点,他久违的梦见了池然,梦见了缀着流麻的玻璃罐星星,梦见持续回响的新年钟声,和钟声下漫天飞舞的气球,记忆中的少年环抱着他脖颈。
在人声喧嚣中,偏头望进他眼底。
他说,“新年快乐。”
池然和他拉勾,承诺下一个新年,每一个新年,都要一起度过。
可弯弯眯起的笑眼终究在眼前缓缓散去,连带着时间倒退回相识之前,那个夏天好像一场梦,好像从未有人曾许诺过永远。
原来时间不止会淡去悲伤,同样也会淡去那些快乐美好,心动的回忆。
江时再没梦见过池然,连同丢了的满罐子星星。
又是一年夏天,高考的长跑结束,有人欢喜有人愁。
江时考了桐大,第一志愿录取,他拒绝去国外,宣淑清最终松了口。
大学开学前两天,他拖着行李去新学校报道之前,绕回了C市,在这座城市从白天转到了黑夜,离开前去了学校门口的一家早餐店前。
他要了袋豆浆,甜甜涩涩的口感,到公交站前,去往动车站的24路公交车缓缓驶来。
倒数第二排最左边的两个位置空着,江时坐上去,行李卡在脚边,车子缓缓驶动,到动车站站点时,他往身侧看了眼,恍若时空重叠,黑夜变作烈日炎炎。
江时垂下眼眸,片刻后起身下了车。
第95章
春去冬来,转眼又一年风雪飘扬。
安市是座海边城市,冬季海岸边的风卷动碧蓝海水翻腾,时不时一个大浪,砸在礁石上的水汽,能让十多米外大桥上的行人扑面潮湿。
行人裹紧身上厚实的棉衣,急匆匆的步伐离去。
桥边一道身影久久伫立,青年身着浅色的材质厚实的防风长款羽绒服,同色系的绵绒绒的毛线帽,只围巾深了些宽大的遮住半张脸,露出一双栗色瞳仁,在冬季昏沉的光线中透亮清澈。
他出神地望向远处的涌动的蓝,睫毛早已沾了潮湿水汽却浑然不觉,到身后苍老的一道声音响起。
“小然?”
老人试探唤了一声,池然才怔怔转过身,看清面前的人时往下拉了拉围巾,这是他们家的邻居齐奶奶。
“真是你啊,我说怎么那么像呢。”齐奶奶慈爱地笑了,拉住池然的手很是亲昵问,“什么时候回来的啊?你爸爸妈妈可想你了,哎,这本来以前读书一年到头见不了两次,现在工作以后更忙了。”
池然冻僵的手翻出手机上的日历给奶奶指了指,是昨天回来的。
“这次回来呆几天?”齐奶奶见又一个浪翻打过来,拉着池然离开,“年轻人也得顾着点身体,大冬天这风寒的很,工作很累吧,奶奶怎么觉得你瘦了。”
齐奶奶是个很热情的奶奶,从他们家搬到安市来的第一天,奶奶就提了水果上门。
安市本身是座沿海的四线城市,相对落后封闭,居住的普遍都是本地人,也就近两年旅游业发展好了些,多了点外地游客,而七年前池然一家搬过来时,附近邻里邻居都是有讨论过的。
可齐奶奶从不好奇多问,老太太热情却有分寸,让当时窘境的池然一家慰藉不少。
老太太人缘好,邻里邻居都喜欢的不得了,时间久了下来,很快大家也都敞开心扉欢迎他们的到来,这里虽不发达,可民风淳朴,除了冬季漫长的风雪和湿冷,是个漂亮迷人的城市。
一年又一年,倒是也渐渐适应起来。
池然和齐奶奶一路走着,多半是奶奶在说,池然在听,过了大桥,人便多了许多,这片是安市规划出的旅游区,里头的店都被涂成彩色,形成统一整体的风格。
冬季是安市的旅游旺季,三三两两结伴的游客对着这座海边小城发出感慨和向往。
短短十多分钟的路,天空又飘起了小雪,池然进店的时候,肩头落了雪籽。
“奶奶也来了啊?”池妈妈刚把小蛋糕端去客人桌上,见着两人进来,笑着上前,“您要喝点什么吗?”
池然把围巾帽子解了下来,齐奶奶说,“倒点热水就好,我老人家喝不来甜的。”
奶奶看着池然,“这孩子是瘦了,来的时候小脸还肉肉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