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顺着河岸而行,因近来多雨,京墨和柚白便拿着伞,隔他们一段距离跟着,快到海棠林时,褚匪趁赵凉越不注意,对京墨摆摆手示意,京墨会意,就带着柚白去别处练武吃糕点了。
赵凉越到石亭刚坐下,就看到褚匪又从旁挖出一坛酒来。
赵凉越心有余悸,不禁问道,褚大人,你莫不是把你以前酿的酒都埋这里了?
这坛确实是以前埋的。褚匪将酒小心翼翼地放桌上,但并没有揭开的打算,而是仔细擦净泥土,道,我是替这坛酒的主人挖出来的。
赵凉越抬眼看了眼褚匪,那双桃花眼里明显染上了淡淡薄雾,便问:是你以前很重要的友人吗?
是王老前辈的小儿子,以前也会一口一个哥哥地叫我。褚匪看着眼前,当年我和刑朔要在这埋媳妇酒,他还小,根本不知道娶妻何意,但非要让我们带着他,于是就有了这坛酒。
然后这坛酒便一直埋在这里,因为它的主人死在了十三年前的浩劫之中。赵凉越想到这里,不禁唏嘘,又见褚匪依旧不肯称呼一句老师,就知道那场浩劫所划刻下的伤痕,绝非能随着时间流逝而消失,死去的人背负骂名无法瞑目,活下来的人被戴上无形的镣铐,终此一生。
褚匪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赵凉越觉得,他依旧是一个看不透的人。从进京初见时,他一副不羁无赖的模样,到后来窥见他十三年来与虎谋皮的一角,一人千面,让人看不明白哪一面才是真实的他。
但赵凉越不得不承认,褚匪作为老师曾经最为得意的门生,有着自己所不及的魄力和耐心,他的城府很深,但你走近抬头一望,就可以看到他执著守护的东西这样的褚匪,老师不可能会忘记,更不可能会相信他的背叛。
赵凉越突然间想到,柚白曾说,他们很像兄弟。于是,赵凉越鬼使神差地走到褚匪面前,唤了句:师兄。
褚匪愣住,半晌后似乎才反应过来,抬头看向赵凉越,那双桃花眼里光影明灭。
我们都是老师的学生,算来也是同门,我该唤你一句师兄的。
你,信我了?
赵凉越眉眼一弯,笑道: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了,信不信的话也不必说了吧。
褚匪随即也跟着笑了,道:溪鳞,你这样说,是很容易让人误会的。
赵凉越面露疑惑,只当是褚匪又在胡言乱语。
溪鳞,竟然叫了,便不要收回去,以后私底下都叫师兄吧。褚匪凑过来,得寸进尺道,再叫几声吧,刚才我没听清。
赵凉越侧头过去,转而看向那坛酒,问道,今日将酒替那孩子挖出来,是要送给谁吗?
那孩子葬身火海之时,十六的年纪,也曾倾心过一位姑娘,如今那姑娘到了出嫁年纪,却突然暴病而亡,我就想着他两或许还能在黄泉路见上一面,这坛酒正好可以派上一用。褚匪看向那坛酒,笑了下,道,不过那孩子素来粗心,估计酿的酒比我酿的难喝,那姑娘肯定像你一样,皱着眉不肯喝第二口。
赵凉越不禁唏嘘,问道:当年凡涉旧案者,皆是刀下亡魂,他怎会葬身火海?
褚匪的手指触摸着那坛埋了十余年之久的女儿红,像是陷入了久远的回忆,一字一顿道:因为拒不伏诛。
当年的京都,樊家军的谋逆让整个朝堂蒙上了一层死灰,先帝震怒,接连诛杀数万人,人人自危。待结案敲定后,留京的樊家军于午门前自刎,以血请柬,却换得先帝更为恼怒,连同当日值守的官员一并下旨处死。
王家两脉,一脉王岘,于谋逆案中力挽狂澜,得帝宠信,自此煊赫无比;而另一脉因王讳参与谋逆,罪不容诛,不论男女,不论老幼,九族一律问斩,再无昔日辉煌。
圣旨到达王讳府邸的时候,王讳的小公子王逸披麻戴孝,自府门内负手而出。
彼时,他的父亲和两个兄长皆已被先帝赐下毒酒身亡,天下对王讳一脉也是诅咒谩骂,但王逸的神色依旧坚毅,举止泰然,立若雪松,面对前来抓捕的禁军和诸官员,脸上毫无惧色,拱手拜天,列出王韩十大罪状,痛斥满朝文武,然后一把火点燃了整个府邸。
那是王逸早就做出的选择,火油干柴等物提前备好,府中诸人也皆愿同死。那场大火足足烧了七天七夜,自此天地为墓,以示冤屈难鸣。
当时王家剩下的人,共两百零一,全身葬身那场火海,尸骨无存。褚匪的手还放在那坛酒上,抬头看着自远处逼近的乌云密布,道,七天七夜,没有下一场雨,我与刑朔守在外面,也等了七天七夜,只能眼睁睁看着整座府邸被火海吞噬。
赵凉越长叹一声,皱眉道:老师至死没有向我提及过自己的妻儿。
已经失去的东西,怎么弥补都会成为遗憾的。褚匪看向赵凉越,苦涩的嘴里发出个淡淡的笑来,道,所以眼前的东西,就一定不能再失去。
赵凉越认同地点点头,道:樊家军和老师的冤情,必定会昭然于天下的。
这时,天空中划过一道闪电,随即一声炸响,骤雨倾盆而下。
两人见一时半会儿回不去了,便在石亭内坐下。
褚匪四下望望,明知故问道:明明京墨和柚白拿了伞的,也不知现在跑哪去了。
无妨。赵凉越不疑有他,道,柚白贪玩,多半是缠着京墨带他练武买点心去了。
鉴于两人无事可干,赵凉越一时兴起,便用石子在桌上划出一个九格的棋盘来。
褚匪笑道:这是小孩子玩的,我们不是应该下围棋吗?
赵凉越揉揉用石头刻划而发酸的手,呵呵道:随便画一个打发时间呗,难不成你还真要划出一个棋盘来?
褚匪却是郑重点了下头,真的拿过赵凉越手里的石头。
赵凉越于是就这么静静坐着,看对面的褚匪低头划刻,眉目中全然是十分的认真。
褚大人,你真的要划完吗?一共可是横竖各十九条线。
叫师兄吧,附近又没人。
不想叫了。
褚匪抬头看了眼耍赖的赵凉越,道:那我们待会儿下棋,如果我赢了,你就叫我一声师兄。
赵凉越自信道:好啊。
于是褚匪刻划的动作可见地快了不少。
对了,有件事我有疑惑。赵凉越用手指轻轻敲着石桌边缘,道,大理寺丞李邨怎么会是假冒的,李家也算颇有名号的世家,怎么会连这样的事都搞错?
如果你拿着真假两人的画像作比,是看不出来分别的,因为他们虽然不是同一个人,却是有血缘关系的。褚匪道,当年威远将军李隽在时,在朝中也算颇有名望,先帝就将一位郡主赐婚给他做妻子,郡主贤良淑德,但长相平平,于是李隽很快有了好几位外室,后郡主察觉,不但没有怪罪,还将她们接到府中,视为姐妹好生相待。
再后来,李隽也是真犯了浑,竟是要纳一位青楼女子进门,还要立为侧夫人,郡主不堪受辱,与其争辩,但李隽还是强行带回那名青楼女子和他们的孩子。那时正好郡主怀孕,因此气得早产,致使在产子后的那年就去世了。可这时,李隽又开始明白郡主的好,并取了群主闺名的一个邨字作为他们长子的名字,并对李邨溺爱如命。
说来也巧,那名青楼女子的儿子和李邨自小长得一模一样,在郡主去世后,李隽单单留下孩子,处死了青楼女子,那孩子作何用呢?竟是做为长子的替身,因为那些年朝廷频频对漠北用兵,作为将领之一的李隽和家人难免会遭遇暗杀。但李隽绝对想不到,那个像影子一样的、被自己当做长子盾牌的庶子,有一天会成为一把利剑,刺穿长子喉咙,取而代之。
听罢,赵凉越唏嘘长叹,然后道:这样的世家秘辛,想要得知可不容易。
褚匪笑:因为你师兄我运气好啊,还真就让我查到了,真李邨的儿子李暮寻眼光也是真的好,满朝文武,偏偏就一眼认准了我,觉得只有我能给他父亲翻案。然后你看,这破局的最好利器不就来了?他们要用李邨对付我,我就送他们一份大礼,让其功亏一篑。
恋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