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瑾刚结束了一场马拉松式的学术研讨会,还未来得及喝口水,就被医院的紧急电话召回。
“叶医生,有一位特殊的病人需要您立刻回来诊断。”电话那头的声音急切而紧张。
叶瑾二话不说,打车直奔医院。当她赶到病房时,看到的是一位面容憔悴的中年男子,眼神中透露出绝望和无助。
“叶医生,我感觉自己没救了。”男子的声音沙哑而虚弱。
叶瑾轻轻握住他的手,安慰道:“别这么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询问,叶瑾发现这位病人患有一种罕见的免疫系统疾病,之前的治疗方案都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
叶瑾决定重新制定治疗方案,她日夜翻阅国内外的医学资料,与其他专家进行远程会诊。
在这个过程中,叶瑾遇到了重重困难。新的药物需要特殊的审批程序,治疗方案也受到了一些同行的质疑。
“叶医生,您确定要这样冒险吗?”一位同事担忧地问道。
叶瑾坚定地回答:“这是病人最后的希望,我们必须试一试。”
经过不懈的努力,叶瑾终于获得了使用新药物的许可。然而,在给病人用药的过程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病人的病情急剧恶化,生命垂危。病人家属情绪激动,对叶瑾的治疗方案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你们这是在拿我家人的生命开玩笑!”家属的指责如同一把把利刃刺痛着叶瑾的心。
叶瑾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她没有退缩。她日夜守在病人的床边,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
终于,在一个寂静的夜晚,病人的病情出现了转机。各项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叶瑾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但她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继续精心照料着病人。
与此同时,医院里又来了一位重症儿童。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病情复杂,手术风险极高。
叶瑾在照顾那位中年男子的同时,也抽出时间参与到儿童的治疗方案讨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