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说书人现场编了一段,淫词豔语,各种姿势,描述之细,叫人羞臊,仿佛他就在汤池旁亲眼所见,围观记载。
祝知宜:“??”
梁徽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凑近他耳旁低声道:“回去咱们试试?”
祝知宜冷笑一声。
说到君后不胜体力,底下又传来一衆小娘子的尖呼窃笑——
“今早特意辰时出门,去抢了离码头最近的位置,远远看君后,真真九天下凡尘,瞧不清脸,但看就是肤白腰软的。”
“哎皇上给他擦汗你们瞧见了麽?还挡了太阳,我嗓子都给喊破了,回府被我娘骂了一顿。”
“我姑母的嫂子的干姐姐原在尚宫局当差,听她说皇上近日夜夜留宿君后宫中,夜里也不让人近殿——”
这些个如花似玉小娘子越来越口无遮拦,用词孟浪,祝知宜听不下去,扶额唤梁徽快走。
梁徽大笑。
作者有话说:
小祝:?
第37章 捡纸鸢
出了酒楼,湖畔消食,未至浓夏,已有亭亭新荷,四五孩童在岸边放纸鸢。
一个梳着垂髫的小童跑过来,看看祝知宜,又看看更高些的梁徽,扯住梁徽的衣角央道:“哥哥,帮我们拣一下风筝吧。”
梁徽挑了下眉,逗他:“有什麽好处吗?”
“……”祝知宜蹲下来问:“你们的风筝在哪儿?”
小童子指了指不远处的杏树,还挺高。
祝知宜忍笑看向梁徽,堂堂大梁国君要爬树给小儿拾风筝了,他挺想看的。
梁徽无奈地看着他,一点不像朝堂上那个笑里藏刀的帝王,好脾气地让小童等着,脚尖点地,跃身而上,稳稳落在粗壮的枝桠上,解开缠线,将风筝丢下去。
小童子兴高采烈道了谢,给祝知宜塞了一串糖葫芦,说“哥哥,好处”一溜烟跑了。
祝知宜:“……”
梁徽懒洋洋地靠在树上,看地上的祝知宜有点不知所措地拿着一串糖葫芦,“啧”了一声,戏谑道:“明明是我干的苦力,怎的甜头全给清规占了去。”
“……,那你下来,我给你。”
梁徽没动:“清规没上过树吧?上来看看,风景极好。”
“?”祝知宜瞪圆了眼,这成何体统。
“我不上,你下来。”
“我不下,你上来。”
“你上来!”
“你下来!”
“……”
梁徽也不急,耐心极好,微笑着等他。
祝知宜拗不过他,一跃而起,他没上过树,踩空了一脚,梁徽手疾眼快,稳稳搂住他的腰身,贴至耳边低声嘱咐:“小心一点。”
祝知宜耳后根泛热。
梁徽手臂有力,搂着他倚在枝干上,碧空无云,登高望远,俯瞰衆生。
近处亭台楼阁,远处良田万顷,梁徽护着他,在他耳边介绍这是哪个宗王府邸私园,那是哪个贪官庄子豪宅。
祝知宜挑眉:“梁君庭,有什麽是你不知道的麽?”
朝臣阴私、后宅垢秽、事无巨细,自在胸壑,如此想来,这人实在是可怕得很,天下之大,没有能瞒过他眼睛的。
梁徽却看着他说:“有。”
“什麽?”
梁徽盯着他的眼:“清规的心思。”
“……”
“我从来猜不透清规的心思。”
“?”祝知宜气笑,连称呼也变了,“皇上莫要倒打一耙,臣向来是坦蕩磊落有一说一的。”
“反倒是皇上——”他语气平静,悠悠道,“君心难测,真假难辨,叫人惶恐。”说笑的语气说着认真的话。
梁徽仍是望着他,自嘲勾了勾嘴角。
坦蕩磊落。
祝清规确实足够坦蕩磊落。
因为只有心无杂念才会坦蕩磊落公事公办。
可庆的是祝知宜与他讲话大胆随意了许多,第一次从祝知宜口中听到控诉,让他心头微动。
“朕叫清规惶恐麽?”
祝知宜自觉有些失言,他斟酌道:“倒也不——”
“清规说真话。”语气中竟有一丝恳切的错觉。
祝知宜忽而有些难为情,沉默片刻,如实道:“惶恐不至于,难测倒是有几分。”
“难测?”
“臣愚钝,”祝知宜回头望他,抿了抿嘴,“时常分不清皇上哪句真哪句假。”
言语之间,气氛微妙。
“噢?是麽?”对弈一般,你来我往,梁徽率先发动攻势,仗着树上空间窄小,趁势将下巴搁在祝知宜肩上,歪着头,轻声道:“朕鲜少说假话,可清规似乎总并不爱把它当真。”
祝知宜动弹不得,但也不甘示弱:“皇上是不说假话,可藏了一半的真话也算不得多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