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华如水,华灯初上,白玉堂和展昭抵达松木茶轩时,周围早已热闹非凡,人声鼎沸。
吴家是有名的茶叶大家,是以这场吴家兄弟的茗战吸引了衆多文人墨客与名门子弟。来者必须闯过三关,证明自身在茶道上的造诣之后,方能入内观看斗茶实景。
“哎,你说这吴嘉木和吴瑞草谁会赢啊?”
“吴嘉木年岁稍长,经验老道,吴瑞草年纪虽轻,却是天赋异禀,这两兄弟谁输谁赢,还真是不好说啊。”
“我在长胜赌坊买了吴嘉木赢,本想进去一睹风采,可惜第一关就败下阵了。”
“这松木茶轩使的好手段,大家对二吴斗茶本就津津乐道,这闯三关更是吊足了人们的胃口,难怪两年功夫便已崛地而起,蒸蒸日上。”
伴随着周围人的说长道短,展昭和白玉堂终于走到了松木茶轩的正门。
只见门前悬挂着两排长长的灯笼,文韵优雅,下方垂着红蓝两色流苏。燃烧的光芒透过质地柔韧、细腻光滑的纸面,既将灯笼上的字画映照得格外清晰,又将那条直通内阁的路径照得亮如白昼。
这便是三关中的第一关——解茶。台上一男一女两位茶童分立两排灯笼之下。左边的灯笼多以书画为谜面,右边的灯笼多以文典为谜面。灯笼数量有限,一左一右,交替移动,轮流进行,解完即止。
此刻正轮到左边的灯笼茶关,只见一个年方弱冠的青衣公子在台上侃侃而谈道:“陆羽《茶经》有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杜牧亦有诗云: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这灯笼上既画着吴嘉木和吴瑞草两兄弟,又打一字,我猜便是个茶字,不知我说的对与不对。”
男茶童待他说完,擡手将灯笼下方的蓝色流苏向下一扯,那灯笼外层的的纸便开始沿着骨架由上至下地滑动,直至被卷入灯笼底座,而灯笼的内层纸面上恰好写着一个茶字。
在周围人群的一片叫好声中,这青衣公子拱手作揖,虚拜两下,这才翩翩入内。
那男茶童又拉动红色流苏,这灯笼便向前移动,直至下一个灯笼来至门前。
白玉堂低声道:“猫儿,我听那青衣人的声音有些耳熟,却想不起来是谁。”
展昭道:“我也有同感。等进去了看看正脸,说不定便想起来了。”
两人正说着,已轮到右边的灯笼茶关,上书“采蒸捣拍焙穿封”七字。那女茶童脆生生地道:“文之妙者为诗,诗之精者为联。但我家掌柜说了,此关乃是解茶,大家不必讲求格律,只需按茶道对应七字即可。”
此言一出,台下顿时兴奋起来,旋即便有人问道:“只要对得出,都能进去麽?”
那女茶童点了点头,又道:“半柱香内即可。”
“我来!”香方点起,刚刚问话之人就胸有成竹地沖了上来,“绿白黄青红黑花。”
女茶童想了想,点了下头,那人便兴高采烈地进了门。
白玉堂也随即上台道:“韦木金石胡罗宗。”
女茶童又点了点头,却见白玉堂并不入门,疑惑道:“你已破了解茶关,怎麽还不走?”
白玉堂指了指台下的展昭,道:“我等他一起。”
女茶童道:“按规矩,同行者不能破同一解茶关,你若等他,便等下一个灯笼吧。”
两人交谈间,底下尚有人不明就里,四处问东问西,有人烦不过,便说道:“这采蒸捣拍焙穿封七字乃是七道制茶工序,刚那人以茶的颜色分类对之,不算工整,但也挑不出大错。随后这白衣公子又以点茶器具对之,韦木金石胡罗宗,分别是韦鸿胪、木待制、金法曹、石转运、胡员外、罗枢密和宗从事。除此之外,点茶器具还有漆雕秘阁、陶宝文、汤提点、竺副帅、司职方等。你连这些都不懂,还过来闯三关?”
“嘿嘿,这不是二吴斗茶传的厉害,我过来看个热闹嘛。”
半柱香很快便燃尽了,女茶童拉动流苏,换了左边的灯笼上来。
衆人打眼一瞧,上面绘着太古三皇之一的神农氏,打一数字。因着白玉堂之前说的话,又都将目光都投向了展昭。
展昭见画作中神农氏脸色青紫地倒在地上,便朗声说道:“《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这谜底必是七十二无疑。”
至此,两人成功过了三关中的第一关——解茶。
卷七:双白头02
入门之后,分左右两个廊道,向左直行约十步路,便看到一扇宝瓶洞门,门后别有洞天,曲水流觞,正是三关中的第二关——品茶。
衆人一同饮茶,优先答对茶名者即为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