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林院自成立以来,一直缺人,所以此规便被废掉,改为现在的,三甲进士入翰林院。
那姚掌院天不怕地不怕的,待事恪尽职守,从不怕旁人说三道四,才跟南珵同朝为官不久,倒是刮目相看这小子。
城中传得沸沸扬扬,太子摇身一变入朝为官,姚掌院本就对此人青睐有加,南祈太子学识渊博他还是略有耳闻的,眼下倒让他忽略了此人是帝女殿下的丈夫,他动了动唇,没再说话。
这场‘硝烟’适可而止。
下朝后,陆绮凝跟南珵回‘月梨宫’时,一路过好几个花园。
陆绮凝感觉这花园虽多,但都小得可怜,难不成以数量取胜,春日风还是大了些,二人也没欣赏争相开放的花,直奔宫殿。
“吟知,你跟阿爹阿娘他们说了没?他们怎么说。”她咬了一口小厨房做得包子,皮薄馅大的,不是那种肉馅的,而是草药馅,一口下去,还有一股清新之感在口中散开。
冥祈元年中秋夜,她跟南珵找了处观夜空最佳之地,赏月时二人突发奇想想迁都,就迁都到江南,为谨慎起见,那时还是只二人彼此知晓,迁都事大,不能是一时兴起,直至年关将至,陆绮凝想迁都心思更加重了起来。
她跟南珵给远在南祈都城的六位写了封信,约莫就这几日回信便能收到,宫中琐事一应归南珵管。
实不相瞒,南珵是看了那封信,但他未给陆绮凝瞧,也未告知这姑娘一声,这姑娘整日批折子到深夜,累不堪言,他都没机会说。
他给陆书予盛了碗清粥,放至人跟前,“他们说同意,我们可以迁都,不过若建江南皇宫,最起码要有一年之久。”
陆绮凝用瓷勺舀了清粥出来,“一年不算久,美好心愿要慢慢等。”她将清粥吹了吹,送到嘴边,这里清粥熬的普遍好喝一些,也不知是熬制时间够久,还是如何,在江南跟南祈都城她没喝到过如此好喝的清粥。
“不过阿爹阿娘在信中还提及另一件事。”南珵故作平常道,这事他原本不打算说,可话到嘴边不得不说,他难保这姑娘心中如何想。
陆绮凝见他欲言又止的,“什么事,你说。”
“就是本来外祖母与外祖母去到南祈都城,可喜可贺,但岳父岳母又担心榕城只有你我,会太过操劳,想着今年开春便过来这边,你我商议迁都至江南时,那边六位一合计,还是等江南皇宫建好后,直接迁到江南相见。”
陆绮凝还以为是什么事儿呢,这事倒是很符合一位母亲焦灼之心,又想让自个孩子展翅高翔,又怕孩子一人过得不好,总之两头愁。
“那今年我们就累些,等来年春暖花开时,举家欢庆,你我也能多六位帮手。”
**
冥祈三年初夏,刚入四月,江南河中芙蓉出奇早开,在不久前,陆绮凝跟南珵将都城迁至这里,原先在榕城的官员跟士兵,也举家迁到这里,江南城一时间扩建不少,就连护城河畔对岸的小国也合成一个国家。
江南皇宫延续冥祈红墙青瓦,江南初夏的日头,足以在上午就把皇宫砖瓦烧得灼热,男女老少都不敢在殿外滞留。
陆绮凝跟南珵住的是‘时雨宫’,陆绮凝阿爹阿娘住的是‘月绒宫’,她外祖父外祖母住的是‘满梨宫’,她公公婆婆住的是‘同结宫’,还有一座空置殿宇,这五座宫殿是互有桥廊通着的,但彼此又互不扰之。
江南皇宫的后宫就这么几座大的宫殿,数不尽的小殿宇是给宫中下人所居住,除了这些,便是很大一座御花园,跟很多凉亭,还有湖上所建水榭数座。
午时,‘六位活宝’也不在各自宫殿用膳,全跑到‘时雨宫’主殿,五座大的殿宇都各自设有小厨房,御膳房膳食也送,但正点膳食悉数送到‘时雨宫’,而非其他殿宇。
‘六位活宝’是陆绮凝跟南珵二人窝在被窝里给起的。
用膳时,陆绮凝虽贵为帝女,位子还是坐在偏处,最中间两位是她外祖父外祖母,席间她跟南珵就默默用膳不讲话,就听着‘六位活宝’给二人传输当皇帝的经验。
之所以旁人称她帝女,而非女帝,也是有讲究的,她虽是顺传位,且当时两朝合并为冥祈朝,但原本南祈皇帝跟皇后,也位居太上皇与太后,那冥祈朝就有三对太上皇与皇后,辈分上乱做一团,只她称帝女,才可将此事规整顺通。
不过今日‘六位活宝’默契不讲有关朝堂事,而是阵线一致拐弯抹角说着另一件事。
“这用膳时怎么感觉冷冷清清的。”陆绮凝阿娘怀中窝着一只猫在睡觉,猫听到这话,“喵”了一声,“不是在说你啊,猫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