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你的鞭法,怎会制不住我一个弱女子?可若你毒发身亡,我自也脱不了干系,横竖都是死,我何故骗你?”
“就怕你有同党。”宋琼冷哼,兀自用长鞭把阿玖和高柜紧紧捆在一起,打了个紧结,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阿玖道:“公主聪慧,我确有同党,只要公主放了我,我立马供出其身份。”
“你到底是何人?”
“我是……姜国派来的……”阿玖声音压得很轻,想趁宋琼靠近再用摄魂术迷惑她,然而后者却偏在此时毒发。她眼见宋琼“哇”地一下吐了口血,身形晃晃悠悠,不慎碰倒油灯,灯油流出来,火苗一舔点燃了整个纱帐。
糟了!
纱帐之火很快蔓延到绒毯、木料等易燃物上,星火燎烧,火势越来越烈。
殿外有宫人喊:“走水了,走水了!快救公主!”
阿玖瞠目,惊觉无处可逃,向旁望去,宋琼身影却已不知所蹤。她眼睁睁看着大火袭来,周遭场景莫名开始变换,一会儿是一间破旧的小茅屋,一会儿是华丽的宫室,眼前一会儿是翻涌着浪涛的深渊,一会儿是高涨刺眼的火笼。窒息与恐惧席卷全身,黑烟笼罩,阿玖晕过去之前似乎听见有人唤她名字,但并未听清。
很快没了意识。
……
庆阳三十年春。
宋国。
三月初四。烟雨朦胧,白雾茫茫。
刚打了胜仗的宋军押着俘虏浩浩蕩蕩回京。街头百姓纷纷出来迎接年少有为的大将军——当朝的三皇子,姓宋,名瑜,字怀瑾,年方二十。
大将军骑在马背上,身着如意黄金甲,戴乌金银丝护臂,两肩各一个镂金虎头肩吞,大红披风迎风飞舞。
百姓欢呼着,为三皇子所带军队增光添彩。
队伍尾端押着的一衆俘虏,皆是青州遗民。老人妇孺押在一处,青年壮丁押在一处,最后是战败的青州兵。有宋国百姓好奇张望,但隐在大雾之中,根本看不清容貌。
“三皇子回来咯,三皇子打胜仗回来咯!”
胜仗……回来?
耳畔不断钻入嘈杂的呼喊声,囚车突然颠簸一下,里面着残裳、戴断簪的女子向前一倾,头磕到囚板上。她吃痛,浑浑噩噩的脑袋清醒几分,缓缓擡头。
这是……宋国京街?
“驾!”
倏然,清灵的少女音色自白雾里传来。随后马蹄声踩踏在石板路上的清脆声愈发接近。阿玖随着衆人一同望去,只看见一抹鲜红自朦胧中窜出,马儿疾驰而来。
“幼卿!”三皇子惊喜地唤公主的名号。
“是幼卿公主。”“幼卿公主来了。”人群中同样有人认出,登时行跪拜之礼。
宋帝最宠爱的嫡女,三皇子的亲妹妹,当朝的幼卿公主——宋琼。
公主自小备受宠爱,性子潇洒不羁,不受仁义礼教约束。琴棋书画不会,骑马射箭倒是样样精通,十八岁都还没招到驸马爷。是以平民多以她为反例,教育自己的女儿知书达礼,切勿向之看齐。
“吁——”公主红衣飞扬,一扯缰绳,马儿擡起前蹄,又重重踩到地上,嘶鸣着停下来。
“恭贺皇兄平安回京。”
宋琼绣眉凤眼,绿鬓如云,眉宇间隐隐一股秀毓灵气,生的就是一副皇权富贵的模样。她偏了偏头,似是被队伍中间吸引了目光。
公主翻身下马,踱步过去。
衆人目光随着她移动。
宋琼走到队伍中间,弯下腰,打量起一个俘虏来。那俘虏衣裙残破,发髻散乱,脸上有血迹,却没挡住那女子的倾城美色。公主用指腹擦掉她脸上血迹,又挑起她下巴:“你叫什麽名字?”
那女子对上公主带着笑意的眸子,一双桃花眼倏然瞪大。是她?怎麽是她?然而宋琼却没注意她眼中惊恐,又问了一遍:“你叫什麽名字?”那女子回过神来,抿了抿唇,缓缓啓齿。
“阿玖……”
得到答案,宋琼忽地一笑,站直身子,不多作停留,跃上马背。她扯了扯缰绳,丹唇勾起一脸恣意。
“把她带到我的凤阳阁去。”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包括阿玖在内,同时倒吸一口凉气。押送俘虏的领军大惊失色,吞了吞口水,颤声提醒:“公、公主,她可是敌国的花魁啊……这是否合礼法暂且不说,这名声……”
“那又如何?父皇说了,这些俘虏我想怎麽处置怎麽处置!我就要她了,带走!”公主孤傲,甩鞭策马,扬尘而去。
领军脸上一阵青白,转头向三皇子示意。宋怀瑾看着她的背影,宠溺笑笑:“依了她罢。”
幼卿自小就在父皇和母后的溺爱下长大,天不怕地不怕,不像寻常女子一样受礼教束缚。但好在本性没有长歪,在他看来,也是个天真可爱的丫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