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黑土坝里的秦军胆小不开门,那瓯人们就当着堡垒中秦军的面,将他们的袍泽杀死在外面,同样能狠狠出上一口恶气。一个战术,几手准备。阿拉莫对于此战很有信心,同时也寄予了希望。“如果能杀进秦人的堡垒,得到他们的粮食,就能让族人们缓上一口气。而且这场大胜还能鼓舞族人的士气,让那骆王和阿屠骨知道,秦人并不可怕,说不定还能让他们前来支援我们。”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本该传来的好消息却迟迟没有回报。阿拉莫也曾派人前去古拉埋伏的地点查探,得到的消息是还没发现秦军的踪迹。这让阿拉莫心头不安,难道另一边的秦军看破了他们伏击的打算?好在没过多久,古拉那边就派人来说发现了秦军援兵,他们会进行伏击,让他做好准备。这一等就等到了天边晨曦微明,也没看到秦军溃卒被驱赶过来,阿拉莫心头再次浮现不好的预感。“王,你不用担心。秦军的武器很好,或许古拉击败并驱赶他们过来需要一些时间,有蛙神保佑,咱们瓯人一定能赢的。”库达在一旁安慰着,让阿拉莫心情略微好了一点。可惜这个心情在极短的时间内再次变得恶劣起来。因为那支被伏击的秦军来了,但和阿拉莫想的不一样,这支秦军并不是被瓯人们驱赶过来的,反而是他们驱赶着近千的瓯人往这边过来。“怎么会这样!”阿拉莫站在高岩上,看到远方瓯人被秦军驱赶追杀的场景,整个人都麻了。他喃喃道:“明明是我们伏击秦人,怎么反而战败了?”“王,我们该怎么办!”周围的瓯人全乱了,不少人惊慌的大叫。他们看到远方的族人被秦军当做牲畜一样追杀,有人跑的慢了,被后面的秦人追上就是一刀当场砍死。为了活命,一个个瓯人只能强提着力气往前奔跑。他们知道瓯人的王就在这里,他们活命的希望也在这里。“王,这是秦军的阴谋,我们这一次已经输了,还是撤回去吧。”库达这位都老年岁较大,见多识广,敏感的从眼前的场景里察觉到了危机,提议撤回山中。“撤?”阿拉莫回头看着他,双眼已是发红。他低吼道:“莫非要抛下我们的族人吗?”库达咬着牙。阿拉莫转头看向远处的黑土坝堡垒,盯着那墙垣上飘荡的黑旗。“我知道你是怕我带人去救,然后被墙里的秦军杀出来,最后死的人更多。但你想过没有,这一次我们攻打秦人失败,死了许多族人,如果现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族人被秦军在眼前屠戮,那瓯人的心可就散了!”“我们现在冲出去,或许不仅不会失败,还能救回族人,将那些追杀他们的秦人杀死!”阿拉莫吼了出来。人心一散,瓯人就没有了未来。更别说他这个年轻的王,身体中还流淌着热血,怎么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族人死在眼前,自己却带着人逃回山里。“瓯人的勇士们!跟着我阿拉莫向前杀死这些秦人,救回我们的族人,杀啊!”“蛙神保佑,呱!”阿拉莫振臂高呼,高举着武器,身先士卒的向前冲去。周围恐惧、惊惶的瓯人们见到阿拉莫这样做,顿时士气大涨,跟着上前发动冲锋。黑土坝外原本准备伏击的数千瓯人全都冲了出来,声势浩大,瞬间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还真钓出来了?”追杀瓯人的秦军后方,韩信看到前方的变故,大喜过望。他叫道:“刘羽何在?”“刘羽在!”项籍高声应道。“给我带锐卒上前陷敌!”韩信大声下令,现在正是猛士上阵的时候了。项籍双目大睁,眼中尽是兴奋。终于等到了!这个冲锋陷阵,杀敌立功的机会!“军候放心,刘羽定不辱使命!”项籍大吼一声,急不可耐带着军中精选出来的陷阵之士往前冲去。与此同时,黑土坝的秦军堡垒中。校尉曹参站在高台上,同样看到堡垒外的场景。“好一个韩信,不愧是上将军看中的人,果真没让我失望。”曹参同样大喜,下令道:“让梅鋗给我带着他的人杀出去,捅了这些瓯人的屁股,与韩军候合击!”黑土坝外的平地上,三军瞬间混战在了一起。瓯人抢先冲出来,与韩信部的秦军交锋。因为这支秦军先是打了一场被伏击的战斗,又一路追赶瓯人过来的缘故,耗费了不少力气。被这数千瓯人一冲,势头顿时止了下来,虽有项籍这等猛士带兵破阵,一时间也难有寸进。甚至阿拉莫带领的瓯人在短时间内还占据了一丝上风。但随着黑土坝中的秦军杀出来,从后面对瓯人发动了攻击,形势瞬间大变。曹参可是让梅鋗麾下的近千越人以及另外的千人秦卒睡了个好觉,个个精力充沛,此刻冲杀出去如狼似虎,瞬间打的瓯人节节败退。另一边的项籍靠着勇猛凶悍,同样带着秦卒杀出了一条口子。两路秦军夹击,瓯人大军终于抵抗不住,开始了溃败。曹参这时候已经带着剩下的秦卒从两翼包抄了上来,进行疯狂的杀戮。看着瓯人们一个个惨叫着倒在血泊中。西瓯王阿拉莫一脸绝望,他抹了把脸上的血,回头看了眼远方的山岭,又低头看了看脚下的土地。“这里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祖先的土地。”他低语着,然后抬起头颅,双眼红的发亮。“瓯人,永不屈服!”阿拉莫举臂高呼,操着手里的剑向秦军冲了上去。血肉横飞,殷红的血浸红了大地。秦始皇三十五年,春。西瓯王阿拉莫战死,瓯人主力被秦将曹参、韩信歼灭。第七百九十二章 :平瓯西瓯王城附近的一片平坝上,秦军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小城,作为对瓯地的永久性控制中枢。“屠兄啊屠兄,唉。”赵佗拿着手里的后勤文书看了又看,不住摇头叹息。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一批的辎重刚从北方运过来。屯驻西瓯的秦军现在不缺粮秣衣食,各项物资供应充足,这一切大多是屠睢的功劳。西瓯位于十万大山的边缘地带,不是什么人间绝域,但也称得上群山连绵,交通难行,更不像南越和闽越一样滨海建城,可以让秦军楼船从海上进行补给。按理说在这样的条件下,秦军想要获得后勤补给,就只能依靠人力畜力翻山越岭运粮过来,沿途损耗很大,且一旦遇到意外就很容易陷入缺粮的危机。这些问题,屠睢全给赵佗解决了。屠睢是沙场老将,他为了征伐百越建立功业,自然会考虑到后勤问题。在做长沙郡守的五年时间里,屠睢征召了大量的民夫,在零陵附近开山堑岭,硬生生凿出了一条近百里长的南北向水渠,将北边的湘水和南边的离水连在了一起。这样一来就能让运送着粮秣的秦军舟师从江水进入湘水,又从湘水通过零渠(灵渠)转入离水,将粮食补给运送到附近的秦国驻军手里。屠睢征越惨败,甚至自己身死于此,却给赵佗攻取西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零渠的开凿让秦军后勤无忧,被屠睢打残的西瓯失去正面抵抗秦军的能力,只能舍村寨而逃,最终让赵佗不费吹灰之力的占据西瓯全境。赵佗心中怎能不生感叹。他放下后勤文书,又转而看向从南越和闽越等地送来的军报。两地虽然平定,但不能掉以轻心,甚至赵佗还要更加在意,可不能在这种时候出现变故。就在这时,屋外有兴奋的脚步声传来。赵佗抬头望去,见到是负责军中情报的郦食其。郦食其满脸兴奋,边走边叫:“上将军,大喜,大喜啊!”赵佗笑起来:“看先生如此神色,莫不是从曹参处送来的捷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