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网 > > 秦将 > 第773页

第773页(1 / 1)

('

另一个少府则是赵佗现在担任的职务,掌管山海池泽之税收,以及各种器物督造和皇宫里的一干杂事。

帝陵内随葬器物的制造自然也是赵佗的职责。

他招来负责此事的少府工丞章邯,转述了一遍始皇帝的指导意见。

“有陛下诏令,郎中令和卫尉那边自会配合,让匠人参照这两军配置,以真人一比一的模样进行临摹和烧制。车马、战阵尽数按真实排列。”

“另外派遣画师,画我大秦诸将的模样,以此烧制将军俑。王太尉、杨端和将军、辛胜将军、辛梧将军,还有南方的冯无择将军,以及后续回京的李信将军、王离将军也通通安排上!”

赵佗念出了一大串人名,这烧俑陪葬之事,全都别想跑。

至于他赵佗,自然也要被仿照着烧制一个威武的将军俑出来。

“要是几千年后有人把兵马俑挖出来了,不知道见到我赵佗的俑,会是个什么感觉?”

他这时想到原本的历史上,那些兵马俑身上并没有刻名字,后世之人就算挖出来,也得连蒙带猜,分不清身份。

“诸位将军俑身上可刻制相应名号。”

赵佗补充了一句。

“唯。”

章邯将少府的指示记下,开始正式立项开工。

对少府各官署来说,秦始皇三十年,注定是繁忙的一年。

少府的一部分资源用在兵马俑项目上,对于其他的科技方面,赵佗也没有闲着。

他先调集了一大批铁匠,重点钻研金属冶炼技术的提升。

战国时代正是华夏从青铜器向铁器转换的一个重要时期,虽然各国都已经开始以铁打造兵器甲胄,但终归是少量。

在秦国,铁主要是用来生产农具,其铸造和锻造技术极为有限,更不要说是生产钢了。

冶炼技术的桎梏,阻碍社会的发展。

赵佗来自后世,虽然冶炼的具体方法原理不一定懂,但大概思路是没问题的。

而对于聚集了整个大秦能工巧匠的少府来说,缺少的正是一个可以掌舵指挥的领航员,只要指出了方向,下面自有一群专业人士进行具体的研究和改进。

“冶炼重点是提高温度,所以第一当改进橐(tuó)龠(yuè)。”

赵佗的思路是很明确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所谓橐龠,就是春秋时代就已经开始使用的鼓风皮囊。这是用皮革制成类似于气球一样的东西,通过压缩这个气囊,进行鼓风,提高冶炼的温度。

想要对这个东西进行改造,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问题,重点主要是看有没有人能够提出思路。

赵佗还记得,以前的农村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有用来烧火做饭的锅灶,旁边就放着一个风箱。每次要在锅里烧水做饭,点燃柴禾放进锅灶口里面,就要有人右手拉风箱,左手添柴火。

那个木头制造的密封式的风箱,就是提高冶炼温度的神器。

有赵佗来引领思路,手下的能工巧匠进行制造,这个东西几天的时间里就弄了出来。

赵佗制造的是双动活塞式风箱,这玩意儿在原本的历史上大概是要到唐宋时期才被人发明出来。

相当于赵佗一个举动,就将这项技术提高了一千年左右。

有了先进的风箱,炉火的温度大大提高,在此情况下,炒钢法的思路也被赵佗提了出来。

具体过程他不懂不要紧,手下自有大秦最优秀的铁匠来进行钻研,在两三个月内就攻克了这个难题,总结出了效率很高的炒钢方法,使得秦国的熟铁和钢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大加强。

赵佗在这一年的重点项目除了兵马俑外,就是提升冶炼技术。他并不满足炒钢法的成果,又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百炼钢”的概念。

百炼钢并不复杂,就是将炒钢反复的锻炼,就能使之成为精钢。以这种钢打造兵器,将成为这个时代世界上最锋利的武器。

冶铁技术的提升,除了提高秦军的武器质量,对于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样是大有好处。

用这样的钢铁来打造农具,坚固耐用,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除此外更可以用来采矿、修建水利工程以及各种建筑。

赵佗还打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口铁锅。

当他吃到炒菜的味道的时候,那眼泪可是止不住的流下来。

“还缺了调料啊。”

赵佗对此有些不满足,只能寄希望于在王离击破月氏,秦国的商人前往西域通商交流后,能够给中原带来更多的好东西。

烧制兵马俑,改进冶炼技术等种种事项占据了赵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当赵佗成功弄出来百炼钢铁后,时间已经来到了秦始皇三十年的初夏时节。

对于大秦皇室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太子扶苏的正妻李氏,生下了一个孩子。

相隔几天后,长公主嬴阴嫚也诞下了一个孩子。

第七百一十五章 :近亲

“哈哈哈,我赵佗有女儿了!”

武功侯府中,赵佗兴奋的小声说着,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床榻。

那个被襁褓包裹,安静的躺在妻子身侧的小小婴儿,让赵佗整颗心都暖化了。

赵佗两世为人,又已经有了长子赵彻,对于这个二胎孩子的出生,本该稳重。

但赵彻出生的时候,赵佗身在北地,正要指挥军队发动北伐之战,并没有亲眼见到,自然是没有什么感觉。

这是他第一次守在家中,等候着自家的孩子出生,心态是完全不一样的,更别说这是他最为喜欢的女儿。

从此儿女双全,真是喜哉乐哉。

“辛苦你了,嫚嫚。”

赵佗上前,握着妻子的手,轻柔开口。

嬴阴嫚脸色有些苍白,尽显产后的虚弱。

好在是二胎,状态要比初产妇好得多,她脸上露出浅浅的笑:“没想到你还真喜欢女儿。”

赵佗嘿嘿笑道:“那是自然,我之前就说过,我赵佗若有女,当视为掌上明珠,万分疼爱。”

“掌上明珠?”

嬴阴嫚咀嚼着这四个字,眼睛很明亮。

待到乳母将睡着的女儿抱走后。

她将头靠在赵佗肩膀上,轻声道:“生彻儿的时候,你没在我身边,我很害怕。这一次就好多了。”

赵佗想象着当时的场面,心中越发感动,他伸手轻轻抚摸着妻子的脸颊:“以后我都会在你身边。”

两人相互依靠,心中各自温暖。

半晌后,嬴阴嫚突然笑了。

她望向赵佗:“真是奇妙,去年怀上孩子的时候,嫂子说如果两家生下来各是一儿一女,那就是天作之合,或许可以亲上加亲,以全天意。没想到这最后生下来,还真是一儿一女啊。”

赵佗神色立刻阴沉下来。

太子妃李氏在六日前刚生下了一个孩子。

男孩。

重十一斤五两(秦斤)。

这体重在秦代都算是个胖小子了。

当时这消息在咸阳公卿中还引起了一阵波澜,让无数人侧目。

始皇帝大为欣喜,亲自前往太子府中看望了一阵,足见他对这个孩子的重视。

就连赵佗也为之高兴。

扶苏有了儿子,代表秦国的皇权交替更加稳定。

对一个国家来说,有明确的继承人选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但现在,听到妻子的话,他有些高兴不起来。

嬴阴嫚见到赵佗脸色不好看,皱了皱鼻子,说道:“上次说到这事情,你当场就不高兴,说什么不同意这门婚事。具体为什么不行,你又不说,我看这就是真正的天作之合,为什么就不行呢?”

赵佗嘴角微微抽搐。

为什么不行?

先不说他不愿意包办婚姻,就算真的要包办,那也不能选扶苏的儿子。

这可是近亲啊!

近亲结婚,生下的孩子有可能是个弱智,或是得什么古怪的遗传病。

这种风险,赵佗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女儿去承担。

他看嬴阴嫚的模样,估摸着她对这件事有些心动。

古人讲究“同姓不婚,其生不蕃”,对近亲结婚生子会出现问题,应该有些认识。 ', ' ')

最新小说: 穿越耽美小说当女配 前夫的魔盒 艳淞 再爱你一回 超凡学霸之诡异巡猎者 我在柯学世界当房地产大亨 被邪恶巫师诅咒以后 论反派是如何攻略作者本人的 追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