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种材料其实很早就使用了,被称作蜃灰。《左传》里就很清楚的记载了宋文公死的时候,用的蜃灰下葬。在秦国不管是修建宫室,还是涂抹房屋,都经常用到这种东西。只不过秦军的防线太长了,上百里距离啊,哪怕是把鸿沟水中的牡蛎绝了种,把它们的壳全用来烧成灰,也是远远不够。故而赵佗放弃了在这里用三合土筑墙增加防御力,但他既然冒出了这个念头,那就不能无用。赵佗依旧让人去水中寻牡蛎,然后让军中工匠进行试验配比,寻找出制造坚硬三合土的最佳比例配方。三合土坚固好用,现在用不起,不代表以后不能用。他先把配方弄出来,等日后找到大量石灰石,就可以发挥大用,这种建筑材料前景可期,以后能用到的地方还很多。就在赵佗思索他的新发明的时候,角楼上负责瞭望预警的士卒突然发出警告,不远处的木制望楼上也传来高亢的号角声。紧接着,墙垣壁垒上燃起无数黑烟。烽火示警!楚军至矣!“太好了,这些荆楚蛮子终于来了,乃公等的屁股都痒了!”黑臀脸色大喜,他在这军营里呆了近一个月,早就摩拳擦掌,想着和楚人大干一架。哪知道只有最开始几天,楚军派人前来骚扰进攻,被秦军当头一阵乱射后,扔下尸体就跑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今日终于来了。赵佗让涉间、黑臀等将吏立刻回军营组织士卒列阵守御,他则带着钟离眛和卢绾等亲信走上后方的木制望楼。站在高耸的望楼顶部,赵佗一眼就望到一支规模庞大的赤甲军队正在自南方逼近。草草一看,恐怕有两万之多。“来真的了?”赵佗眼睛微眯,不过心中并不畏惧,反倒还有一种兴奋。因为秦军的优势实在是太大了。王翦之所以将中军大营扎在固陵沿线,除了要借助鸿沟码头和固陵城邑进行补给外。更因为此地距离南方的楚国陈郢刚好就三十多里的路程。这距离并不长,日常行军一日可达。如果楚军自陈郢发兵过来,一日内抵挡此处,那必定是疲惫之卒。若是在中途休憩一晚再过来,那也得当天赶个十里路,体力上怎么都不可能和营中以逸待劳的秦军相比。第二点就是这道墙垣虽然仓促修成,并不算特别坚固,但作用却非常大。有这道墙垣壁垒在此,楚军的车骑就无法发挥作用,不可能从侧翼和后方突袭,他们只能以步兵正面冲墙。这样一来,秦军先可以凭借弩矢弓箭杀伤一波楚军士卒,等到楚卒冲到近前时再借助墙垣的掩护进行厮杀肉搏,有壁垒相护,秦军伤亡怎么都比楚军小。就算被楚军夺取攻占了墙垣,甚至被摧毁了也没关系,有这道墙在前面一挡,后方军营的秦军早就收到警戒,在墙垣和军营之间的空地上列好军阵,架满强弓劲弩。等到楚军突破墙垣壁垒后,不等他们在墙内列好阵势,就会迎头遭遇一阵箭雨射击,死伤绝对惨重。箭雨射完后,迎接楚人的是精神满满,全副武装的秦军战阵。小小一道壁垒墙垣,足以改变整个战场局势,无怪乎被楚令尹项燕称作是乌龟壳。所以赵佗并不认为对面的楚将会傻到真的发动攻击,楚军兵力本来就少,何苦发动攻击,自损士卒呢?楚军不想和秦军拼耗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将秦军主动诱出壁垒,到外面决战。果不其然,楚军到达后,并没有马上敲响战鼓,发动攻击。“将军,楚军是要用器械攻墙了,那东西是发石机?”卢绾叫了一声。身侧钟离眛看的真切,惊愕道:“不对,看那架势,不是普通的发石机,莫非是巨砲!”“是矣。”赵佗微微点头。他站在高耸的木楼上,很清楚的看到墙垣外的楚军后方,正有一辆辆牛车拉来各种巨大的木块和金属部件。楚卒们将那些部件卸下,然后在距离墙垣两百步左右的空地开始进行组装。这距离,这体型大小,作为本时代的巨砲之父,赵佗自然一眼就看出了楚人在做什么。“楚军果然有巨砲。”赵佗不仅不怒,反而一副果然如此的模样。因为秦国早有准备,昌平君熊启地位高贵,李信伐楚时他坐镇淮阳,负责后勤一切事情,怎么可能弄不到巨砲的制造技术。更别说蒙武战败后,被楚人俘获的秦卒不知道有多少,里面就有许多工匠,足以让楚军弄出这种武器。王翦既然要用坚壁自守的战术,自然会考虑到这些因素。“可惜啊,楚人毫无创造力,对面看上去还是最老式的初代机。”赵佗笑着摇了摇头,下令道:“钟离眛,下去告诉赵广。把我军的新式巨砲拉出来。给对面见识见识。”第二百九十五章 :秦楚砲战“我要用巨砲砸烂这该死的乌龟壳,还要砸烂对面秦将的脑袋!”猎猎凤旗下,楚将项渠站在华丽的战车上,看着前方的秦军壁垒,手掌一拍车轼,发出气势豪迈的宣言。项渠的身后是列阵的楚国大军,两万楚卒站成整齐的阵列。前方,楚军的民夫和工匠正在组装一种可怕的攻城武器。巨砲!秦军在伐燕时弄出来的武器,据说是数百年前那位发明大师鲁班遗留的秘术。相比于只能抛飞十多斤石块的老式发石机。巨砲威力惊人,不仅射程更长,能抛起上百斤的巨石进行攻击,还可以通过改变配重进而调整攻击距离,简直是当世一等一的攻城利器。普通小城在巨砲轰击下无法抵挡,唯有大都巨城方能抵抗一二,但城墙上的守军同样会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项渠还记得就在去年,他代替父亲坚守项城,面对蒙武调集的大量巨砲轰击,城上楚军抱头鼠窜,防御角楼一个接一个的被摧毁。唯有等到巨砲停止后,他们才敢与攻城的秦军作战,一场防御战打的非常艰难。项城是控扼颍水的中枢城市,由项氏几代人打造的像铜墙铁壁一般,但在被秦军连续数月用巨砲轰炸后,城墙也差点崩坏,要不是公子启适时背刺秦军,项城恐怕就要沦陷了。从此后,项渠就对这种可怕的武器又惧怕又渴望。他被巨砲迎头砸过,心里也很渴望,有一天他能用这种武器来砸别人。如今,梦想成为现实。在公子启所献图纸和俘获的秦军工匠参与下,楚军在数日前就造出了这种武器,并在陈郢进行试射。当看到那上百斤的巨石飞天而起,在经过不断调试后终于击中目标地域时,楚军士卒欢呼雷动。他们楚国,终于造出巨砲了!这真是所有楚人的骄傲!如今,项渠便带着这两万士卒,押送巨砲来此组装,准备进行第一次实战。当然,项渠之所以如此做,并不是打着以巨砲破开墙垣的主意,那并不现实。巨砲威力虽强,但只适合摧毁墙垣上的角楼和上层建筑,对于夯土墙体攻击力有限。想要攻墙,最多是以巨砲石弹摧毁秦军角楼和压制守墙的士兵,然后让士卒抬着木桩撞击墙体,或是蚁附而上,那样更快速有效。项渠之所以带巨砲来这里,一是为了提振楚军士气,将过去的耻辱还给对面的秦军。昔日你们秦军拿巨砲轰我楚人,今日便是我楚军用这种武器来轰你们秦人的时候了。攻守之势,异也!想来今日战后,整个淮阳的数十万楚人都会士气大振,人人骄傲。第二则是诱逼秦人走出营垒,和楚军交战。长久对峙,楚军耗不过秦军,但也不愿主动攻垒冲墙,徒受损伤。故而只能用这种方式进行挑逗诱杀,将秦军诱出来大战,如此楚军方有一线获胜之机。眼见前方工匠组装巨砲快要完成,项渠突然想起一事,转头对战车旁骑着马的另一位将领开口。 ', ' ')